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2016年元旦起新规出台 维修保养可不去4S店
来源:汽车投诉网
4.3万0收藏
一直以来,在汽车投诉网上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因为保修期内没在4S店保养而之后车辆出现故障4S店拒绝给车辆保修的案例比比皆是。日前,东莞的刘先生在汽车投诉网上发表投诉表示,自己的斯巴鲁森林人在行驶6万公里左右时发动机出现异响,与4S店沟通需更换发动机中缸,但因为期间有几次没在4S店保养,4S店要求车主承担部分费用。

一直以来,在汽车投诉网上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因为保修期内没在4S店保养而之后车辆出现故障4S店拒绝给车辆保修的案例比比皆是。日前,东莞的刘先生在汽车投诉网上发表投诉表示,自己的斯巴鲁森林人在行驶6万公里左右时发动机出现异响,与4S店沟通需更换发动机中缸,但因为期间有几次没在4S店保养,4S店要求车主承担部分费用。

安徽的郑女士同样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她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因为第4次和第5次保养没在4S店进行而被4S店拒保。类似的案例枚不胜举,从自主品牌到豪华品牌,这在我国汽车行业内也早已成为多年的行规,而这样的规定也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消费者们认为,自己有权选择在哪里进行保养维修,强制在4S店进行保养维修是霸王条款。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持续多年不成文的规定终于要被终结了。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修改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厂家和4S店不得以不在官方授权店保养为由拒绝给车辆质保,对广大车主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该规定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和车主息息相关的有两点:

1、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这个规定终于让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再绑住消费者了,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维修保养店。

2、对零配件供应商和社会维修保养机构在松绑的同时,将其规范化,除了要求非4S店也需要提供“同质配件”之外,还要逐步对车辆维修记录进行统一存档管理,将一辆车的所有维修保养记录电子化并全行业可查。

利好:新规使行业更公开透明 倒逼4S店提高服务意识

这个规定其实是更加透明了经销商和4S店,首先在零配件价格上将更加公开公正,如果4S店乱收费,车主将会第一时间知道,而且可以随时选择不在4S店进行保养维修,减少消费者被忽悠的可能性。

另外,该规定同时能够刺激行业竞争,倒逼4S店提高服务意识,挽留客户。日前,奔驰提出的尚银/逸蓝修养套餐也正是在向该规定靠拢,尚银修养套餐是为奔驰车辆提供延长保修的服务政策,在所选套餐期限内,车主无需为意料之外的维修费用所担心。

而奔驰逸蓝修养套餐轻享版是车龄届满3年且里程数未达50万公里的车主均可购买使用,未满3年的车主可提前购买预定逸蓝修养套餐轻享版主要包括基础A、B 保养的3种组合形式:1A+1B,2A+2B,3A+3B.不同的套餐组合及车型,将在星徽保养菜单的价格基础上享受2%-20%不等的折扣优惠。

可以想象的到的是,有了延保和过保后打折优惠这两个套餐之后,奔驰能够有效的留住一大批客户。

担忧:监管制度是否完善?行业水平参差不齐

不过针对这样的规定,也不是没有担忧。新消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汽车三包规定:“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内因消费者未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维护、修理产品而造成损坏的经营者可以不承担本规定所规定的三包责 任。”于是,一些厂家据此在保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中规定:“消费者必须在生产者授权的4S店保养否则经营者不承担三包责任。”但国家质监总局特别补充说明,“家用汽车产品不在生产者授权的4S店等保养,出现的质量问题只要与该保养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说在其他汽车4S店保养未造成损坏的,经营者不能免除三包责任”

这两条规定可以说都很明确的表示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但近年来4S店强制要求车主在店内保养依然是行业潜规则。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执行力度不够以及监管制度的缺失。针对新规定,同样,如果没有强硬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制度,政策也很有可能变为一纸空文。

另外,也有业内专家认为,新规定意味着4S店承担的责任风险更大了。“客户可以去维修连锁店或是街边店去保养维修,这些店面的维修设备和维修水平参差不齐,且入门条件低,什么车都修,对专一车型的电路了解度不及品牌4S店,如果以后出现了质量问题,4S店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加大了。不仅如此,4S店日常的保养量会减少,收入会减少。“车辆出了问题,客户最先想到的还是4S店的责任,4S店人员解决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解决和举证。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不管是哪方的问题,还是会尽力地去帮客户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收益会减少,责任风险却更大。

所以如何规范整个行业,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也是规定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