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热门投诉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热门投诉
探岳朗逸宋PLUS DM-i途观LGS8好猫H6CS75PLUS艾瑞泽5轩逸
秦 PLUS DM-i宋Pro DM-i逍客GS8 混动英朗海豚奇骏速腾帕萨特迈腾
GS4博越RX5皇冠陆放 HEV赤兔A4L瑞虎8新帝豪CR-V途昂

投诉34万+

集体3.3万+

多次投诉1.2万+

涉诉金额9.5亿+

2025年 ~ 至今

退换车652

投诉查询
首页聚焦
注册会员
发表投诉
专员审核
企业处理
企业回复
满意度打分
完成/再投诉
我要投诉
投诉
最新投诉
集体投诉
多次投诉
企业回复
燃油车
纯电新能源
混动新能源
投诉编号 每日最新汽车投诉标题 状态 投诉时间
QT340986
奔驰GLC级奔驰售后服务缺失导致消费者损失未转出(审核中)
QT340984
吉利星越L智擎吉利星越L智擎保险丝盒卡扣断裂,厂家无人处理未转出(审核中)
QT340982
吉利博越吉利博越车辆多部位出现异响,售后甩锅敷衍维修未转出(审核中)
QT340981
上汽大众帕萨特变速箱机电单元损坏,厂家不予免费索赔企业处理
QT340980
沃尔沃亚太XC70 混动首批车主保养权益缺失,要求厂家补齐权益企业处理
QT340979
比亚迪唐DM车机硬件系统配置与宣传不符,厂家拖延不解决企业处理(临时)
QT340978
北京奔驰C级电池频繁出问题,4S店拖延不予更换企业处理(临时)
QT340977
比亚迪元PLUS主动刹车功能形同虚设,导致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企业处理(临时)
QT340974
沃尔沃亚太XC70 混动购车政策突变导致首任车主利益受损,要求厂家补偿企业处理
QT340972
比亚迪宋PLUS EV车辆驻车系统和云服务失灵,厂家以人为操纵为由不予解决企业处理(临时)
一追到底
已结案
比亚迪元PLUS主动刹车功能形同虚设,导致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企业处理(临时)比亚迪元PLUS主动刹车功能形同虚设,导致车辆发生追尾事故2025年8月11日上午,在京台高速霸州段发生追尾。当时车速127公里每小时,被追尾的是也是一辆比亚迪元plus。追尾时主动刹车没有做出任何提示和刹车,事故造成两车都有不同程度损伤,万幸是人员没有受伤。后向厂家投诉主动刹车问题,厂家让当地4s店回复。4S店用电脑检测系统没有错误代码,又说主动刹车得在时速7-120公里以下且在碰撞危险时有效。我查阅说明书后明确时速150公里以内有效,因为没有错误代码问题一直没解决。11月1日,在廊坊银河南路等红灯,起步时跟前车发生追尾,主动刹车也没有任何反应,也造成轻微事故。自2023年购入该车后,主动刹车没有发生过任何触发,没有应有的作用。当时买车时就是因为带主动刹车才购入的该款车型,可此车的功能从没发生过,要厂家给实质性解释和维修。14小时前起亚K3中控台老化黏手,要求厂家免费处理完成起亚K3中控台老化黏手,要求厂家免费处理详情:1.该款起亚中控台严重出现质量不合格,中控台发黑黏手。厂家存在偷工减料(本车中控台出现质量问题最早2023年5月行驶里程39000km ,截止现在50000km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请协助部门严格查处理;2.中控台配件裂,开副驾出风口2处、中控屏1处。该起亚款式质量太差,请相关单位监管部门严格核查。(根据国标GB/T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及行业共识,燃油乘用车主流设计寿命为10年或20万公里。正常使用情况下,中控台作为汽车内饰重要部件,在车辆设计寿命内不应出现严重老化黏手的情况。而中控台老化黏手,多是由于采用了质量不佳的材料或生产工艺存在缺陷导致。如使用的塑料材质抗老化性能差,或加工时添加了不合适的助剂等)这依据国标质量条款,这材质是不合格,要求厂家免费处理。1天前比亚迪海豹06 DM-i经销商隐瞒出售库存车,要求退款完成比亚迪海豹06 DM-i经销商隐瞒出售库存车,要求退款2025年11月9日在江西省森迪有限公司青山湖区高新大道***号比亚迪店买了新车,在购车之前没有明确告知我是卖库存车。我以为它放在展厅的都是新车,然后谈好价格之后签完合同付完首付。第二天去看车的时候告知我是库存车是新车,他说我这个价格只能买到库存车,然后跟我说车子是买的库存车。我不知道去店里买车是买库存车而不是新车,因为之前没有过买车经验,以为去店里买车都是新车,实际上是给了我一个库存车。我不能接受,因为相差10个月,然后我要求全额退款。因为是诱导我消费的,然后目前的话这边没有任何人给出退款答复。去店里告知,按照合同办事说我们已经签订的合同。你去哪里投诉都没有用,表明的意思大概说投诉无果的只能起诉他们,但是起诉的话他会拿合同来说。跟踢皮球一样,没有人给我答复,没有人给我解决。并且相关负责经理人说,他只需要点点手指头就可以。我打几百个投诉电话,他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解决。我现在严重受到了欺诈以及欺骗,我要求全额退款。我已支付的款项是20130元,一分钱都没退。希望可以帮我解决这个事情,这是一笔非常大的金额,我这边是无力承受的。因为超过了三个月以上就属于库存车,他拿一月份的车给我,我接受不了。我要求退款所有费用,不接受强卖。2天前广汽丰田凯美瑞双擎车辆严重撞击后安全气囊未弹出,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处理广汽丰田凯美瑞双擎车辆严重撞击后安全气囊未弹出,存在安全隐患10月24号我的车辆60左右速度与泥头车相撞,后失控撞到墙上导致车头防撞梁和大梁严重变形需要切割,驾驶位车门严重变形。这款辅助驾驶满血版的配置,预碰撞没有提示,主动刹车没有干预,安全气囊没有弹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3天前上汽大众途观L索赔后的大灯亮度差且有划痕,要求厂家更换完成上汽大众途观L索赔后的大灯亮度差且有划痕,要求厂家更换我的车是上汽大众23款途观L 330旗舰,正常行驶2年多的时间。9月份发现日间行车灯变黄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和4s店协商,因为在质保期内进行索赔,索赔成功后进行新车灯更换。但是更换新车灯以后,发现灯光不如原车灯光亮度高,而且在新车灯内还有划痕。所以作为车主对车灯的质量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原厂的翻新件或者是瑕疵品,一对新的车灯怎么会出现内部划痕。现在想要求重新更换一对新的原厂原车大灯,希望厂家给予解决!3天前岚图汽车岚图知音新车交付即现致命安全缺陷,厂家和4S相互推诿拒不解决企业处理岚图汽车岚图知音新车交付即现致命安全缺陷,厂家和4S相互推诿拒不解决本人于2025年10月29日提走岚图知音新车,车辆在交付后极短时间(仅行驶约12公里)内,便暴露出涉及行车安全的致命性系统缺陷。且经销商与厂家相互推诿,拒不解决。具体情况如下:重大安全质量缺陷:胎压监测系统(TPMS)完全失效。1.系统故障:车辆在右后轮胎压已降至0.1Bar的极端危险情况下,其官方配置明确规定的“数字显示式胎压监测系统”全程未触发任何声、光报警(仪表盘无任何警告提示)。2.违反规定:此行为严重违反了《岚图汽车用户手册》(4S店提供截图)中白纸黑字写明的“车辆上电后,当任一轮胎压力值低于1.9 bar时,组合仪表屏中胎压异常报警指示灯点亮”的安全条款。3.风险加剧:更严重的是,在此轮胎已完全失压的状态下,车辆的自动泊车系统非但未进行安全拦截,反而正常启动并将车辆驶出了车位。该过程可由小区物业监控录像佐证(录像显示早在11月3日该轮胎已呈现漏气瘪压状态)。4.直接后果:上述故障直接导致轮胎在零胎压条件下被碾压,造成右后轮胎彻底损毁。此问题非普通功能瑕疵,而是车辆核心主动安全系统的完全瘫痪,在真实场景下已构成对驾乘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威胁。厂家与经销商相互推诿,拒不解决问题。1.经销商拒不举证:事发后,4S店技术人员承认查看过车辆后台数据,但无正当理由拒绝向车主提供该关键证据,意图掩盖真相。2.厂家不作为,形成无效闭环。本人多次通过岚图官方400热线投诉,但厂家客服仅充当“传声筒”,机械地将问题记录后,再次派发至涉事4S店进行处理。涉事4S店则坚持车辆无问题的立场,导致投诉流程在“厂家-4S店”之间形成无效闭环,至今未给出任何实质性解决方案。岚图厂家对其授权经销商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诉求表现出漠视。11-09深蓝汽车SL03 增程版车辆碰撞后气囊未弹出,售后不出具安全性能报告企业处理(临时)深蓝汽车SL03 增程版车辆碰撞后气囊未弹出,售后不出具安全性能报告大梁变形、A柱变形,车门开不了。气囊未弹出,SOS未接通,车道偏离预警未提示。车辆事故后出现上述问题后,请求售后出具完整的车辆安全性能报告。服务态度很差,让我们找厂家要。我没法直接联系到厂家,请求售后给出厂家的联系方式也不给。11-08昊铂 昊铂HT新车安全辅助异常,4S已更换部件及调试仍存隐患企业处理(临时)昊铂 昊铂HT新车安全辅助异常,4S已更换部件及调试仍存隐患本人是2024年11月11日买的车,正常使用了十几天就出现了安全辅助系统不可用,一直连续到今年的十月份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辆车在正常使用2万公里期间,维修和调试的次数非常多,基本每个月都要跑去4S店两到三次。更换的配件:有主副车门门板、副座椅总成、动力电机、中央扶手开关面板一个,调试方面包括OTA升级只能回店里面线下升级三次。因为我车线上数据升级不了,四门异响修到4S店的员工都怕,就给我车内做了四门隔音仍然没有好。中控异响没修好,后备箱尾门异响修好了,可是发现后备箱门不对齐了!11-071上汽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车辆撞毁严重但气囊未启爆,厂家不作为拒担责企业处理上汽通用雪佛兰科鲁兹车辆撞毁严重但气囊未启爆,厂家不作为拒担责车撞报废,发动机都掉下来了,大架撞凹进去了,气囊居然不弹出来。厂家说未达到启爆条件,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不担当不作为,这给消费者心灵、经济、生命造成重大损伤。11-07一汽奥迪Q6L e-tron新车故障不断,4S店无法处理企业处理一汽奥迪Q6L e-tron新车故障不断,4S店无法处理提车才一周多,陆续出现车机音响没声音。蓝牙连接连不上,连上后突然中断,间隔二三十秒又自动连上。播放蓝牙音乐时按下暂停后不定时突然恢复播放,反复暂停反复自动播放,简直糟糕。从11月5日开始自适应巡航和智驾突然无法使用,同时伴随后方紧急制动功能也失效。去到4s店重庆长久世奥维修检查一天处理不了,店里说法他们不熟悉这套系统。而且他们不是授权维修店,让我去另一家新元素的店处理,态度倒是没问题。但作为奥迪的4s店连维修电脑都只有一台,这就是问题了。我想拜托投诉网替我问问奥迪厂家,既然产品不成熟为什么急着卖。既然不是每家店都有你的维修授权,那为什么还每家店都卖这个车,为什么不只让有维修授权的卖。厂家发布会说的天花乱坠,作为消费者也相信品牌的力量。结果确实买来几天就后悔不该换掉油车,这样糟糕的体验是万万没想到出自奥迪。希望厂家能重视新产品用户,能给予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11-06
每周红黑榜
小鹏汽车
投诉量/宗
381(近两年)
解决率
96%
QT分
63
红榜
理由:
企业重视网站投诉,能够及时与车主和网站作沟通,并且大部分车主问题能合理得到解决,大部分车主对解决方案表示认可。
奥迪(进口)
投诉量/宗
106(近两年)
解决率
96%
QT分
59
黑榜
理由:
网站多次联系企业处理投诉并及时反馈结果,但网站上的投诉依然未得到企业的回应,目前已积累不少投诉。
资讯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比亚迪为何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比亚迪为何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多次极端测试后仍不起火、不爆炸,比亚迪用实践证明,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基因早已融入企业骨髓。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的一句话引发行业共鸣:“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位比亚迪的资深发言人向全球汽车界明确表态:比亚迪将继续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坚决不走为追求续航数据而牺牲安全的技术路径。在众多车企为续航里程争先恐后转向三元锂电池的背景下,比亚迪的这一表态宛如一股清流。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9月,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市场的装车量已达493.9GWh,同比增长42.5%,市场份额突破80%,成为动力电池的绝对主流。市场的选择已经证明了磷酸铁锂路线的正确性。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线——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优势,能够为车辆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但其化学性质不够稳定,热失控风险较高。磷酸铁锂电池则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超长的循环寿命,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低温性能也存在不足。从材料特性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热稳定性可达500℃以上,远高于三元材料的200℃左右。三元锂电池因含有镍、钴等活性较强的金属,在高温下更容易发生分解反应,引发热失控。这种材料本质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两者在安全表现上的不同。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指出:“从材料本质安全来看,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好于三元锂,三元锂电池因活性更强,在热失控风险防控上难度偏高。” 但他也强调,三元锂在能量密度方面优势突出,当前量产的三元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600瓦时/升以上,而磷酸铁锂尚不足450瓦时/升。比亚迪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坚守并非偶然。比亚迪董事会秘书李黔在专访中表示:“比亚迪战略的制定均以技术为导向。只有对技术有深刻理解,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深。”这一战略远见源自比亚迪对汽车本质的深刻理解——安全是一切豪华与科技的前提。早在2002年,比亚迪就选定了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即使在2015年后三元锂电池凭借政策东风席卷全国之时,比亚迪也从未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东京车展沟通会上强调:“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产品最核心的设定目标。”他用中国公交电动化15年的实践为例证:全国众多城市的电动大巴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至今未发生过恶性燃烧事故。在比亚迪看来,电动大巴单次载客五六十人,安全至关重要;私家车即便载客数少,安全同样是不可逾越的红线。除了安全考量,资源战略也是比亚迪坚持磷酸铁锂路线的重要原因。三元锂电池高度依赖镍和钴两种贵金属,而我国这两种资源极度匮乏,进口依赖度高达90%以上。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更容易获得,价格也更为稳定。2020年,比亚迪基于磷酸铁锂技术推出刀片电池,解决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短板。刀片电池的黑科技体现在CTP技术上,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省去了“模组”环节。这就好比剥柚子时,传统电池包需要先剥表皮,再剥掉包裹果肉的白皮;而刀片电池则像是转基因柚子,剥开外皮就能直接看到果肉。这种设计不仅优化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减轻了电池包总重量,使体积能量密度提升高达50%,续航里程几乎可以比肩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能上,刀片电池表现更为出色。比亚迪独创的七维四层电池安全体系,从单体、模组、电池包到系统四个层级,覆盖可靠连接、高压防护、碰撞、过充、短路和热失控七个维度,全方位保护电池安全。刀片电池通过了严苛的针刺穿透测试——在钢针刺穿电芯引发内部短路的极端情况下,电池无明火、无烟、无爆炸。在碾压测试中,刀片电池经过50吨满载重卡碾压后,电池包完好,无漏液、无变形、无冒烟现象,装车后依旧可以正常使用。比亚迪对磷酸铁锂的坚守,本质上是一种安全理念的坚持。李云飞向行业发出呼吁:“行业发展需要所有参与者‘做加法’,而非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短期数据优势。”在比亚迪看来,安全不是一个可以妥协的选项,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正如李云飞所言,“消费者或许不会关注车辆搭载的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电池,但每一次非磷酸铁锂引发的电动车恶性燃烧事故,都会冲击整个行业的安全口碑。”这种安全理念的背后,是比亚迪对长期主义的践行。比亚迪董事会秘书李黔在回顾比亚迪造车20年时感慨:“20年造车走的是艰辛而痛苦的路,因为汽车品牌获得社会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比亚迪一直在坚持做证明题,证明新能源汽车可以、自主品牌可以、比亚迪可以,最终等到了电动车的春天。”安全口碑的建立需要长期积累。凭借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安全性,比亚迪已在全球市场建立起安全可靠的形象。从2010年推动公交电动化以来,全国城市电动大巴全部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5年来未发生恶性燃烧事故,充分验证了这一技术路径的安全可靠性。即便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备受关注的今天,比亚迪依然认为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具有持续进化空间。近期,比亚迪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项检测,再次展现了其在安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闪充刀片电池作为行业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通过了400kN挤压测试(新国标要求100kN),电池包无烟、无明火、无爆炸。同时还通过了70km/h车速、重叠量30mm的刮底测试,电池包无破裂、电解液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随着冬季电池保温技术的不断进步,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也在持续改善。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正在逐步解决磷酸铁锂电池的固有短板,进一步夯实了这一路线的实用性。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智能化竞争中,比亚迪也在积极布局。有业内人士曾质疑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局限,但比亚迪用市场数据回应了这些疑问,2023年1至9月,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突破80%,成为动力电池的绝对主流。随着比亚迪等车企的持续深耕,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正在逐步提升,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电池技术的竞争本质上是安全、续航、成本、寿命的多维平衡游戏。比亚迪凭借多年坚持,已经证明了一点,安全基础上的持续进化,才是新能源汽车走向普及的真正关键。2天前乐李可9657
马自达伪装测试车曝光,或对标现代 Ioniq 5 和特斯拉 Model Y 马自达伪装测试车曝光,或对标现代 Ioniq 5 和特斯拉 Model Y 11 月 8 日消息,汽车媒体 CarBuzz 今天(11 月 8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一组在美国加州抓拍的路测图,展示了一辆马自达伪装测试车,借用 CX-80 和 CX-90 的混合车身,但通过完全封闭的前格栅等细节,暴露了其纯电身份。该车为纯电动车型的迹象十分明显。首先,据谍照摄影师透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完全静音,没有传统内燃机的轰鸣声。其次,其前脸设计也佐证了这一点。马自达不仅完全封闭了品牌标志性的前进气格栅,还堵住了保险杠两侧原有的进气口。这些改动都是为了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续航里程,是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时的典型设计。援引博文介绍,与这台伪装车同行的还有现代 Ioniq 5 和特斯拉 Model Y,这两款车都是其潜在的竞争对手。谍照团队观察到,马自达的工程师似乎正在对三台车进行对比测试,包括研究电池、悬架系统,并测量座舱温度。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台现代 Ioniq 5 悬挂着与马自达测试车前缀相同的制造商牌照,这表明该车很可能为马自达所有,用于基准测试。这台测试车的车身构造也充满疑点。它虽然采用了主要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销售的 CX-80 车身,但前翼子板却来自 CX-90。此外,其前轮的位置相比量产燃油版车型明显向后移动了几英寸,轮拱的切割线条也与车身冲压线不符。这些不协调的细节表明,马自达可能只是借用现有车壳来测试全新的电动平台。3天前田秋怡9400
本田下调全年利润预期 21%,受及亚洲市场销量下滑影响   本田下调全年利润预期 21%,受及亚洲市场销量下滑影响 11 月 8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五,本田汽车将全年利润预期下调 21%,主要受到电动汽车的一次性成本上升、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销量下滑,以及安世半导体芯片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本田将截至 2026 年 3 月的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从 7000 亿日元下调至 5500 亿日元(现汇率约合 255.59 亿元人民币,约 36.5 亿美元)。在本财年前半段,本田汽车业务出现营业亏损,主要因为电动汽车相关的一次性支出高达 2240 亿日元。该公司现将 2030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由 30% 下调至 20%。本田同时将亚洲(含中国)市场的年度销量预期下调至 92.5 万辆,较此前的 109 万辆减少逾一成。本田执行副总裁贝原典也表示,中国车企进入东南亚后竞争愈发激烈,促使当地厂商通过提高优惠或降低售价吸引消费者。“我们认识到必须对亚洲业务进行根本性调整。不过,从本财年至下一财年,不会推出新的车型。”本田年度利润预期的下调还包括因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造成的损失,约 1500 亿日元。本田还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损失 3850 亿日元(现汇率约合 178.91 亿元人民币),比此前预估减少 650 亿日元。贝原典也表示,关税可能持续存在,但由于该公司在北美的本地化生产比例较高,当地混合动力车需求旺盛,有助于缓冲部分影响。本田 7 月至 9 月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25%,从上年同期的 2579 亿日元降至 1940 亿日元。摩托车业务方面,越南销量疲软,但巴西和泰国的强劲需求弥补了部分下滑,使该公司保持稳健盈利。上月,日本驻河内大使馆致信越南政府指出,河内计划禁止燃油摩托车上路,可能对与越南庞大摩托车市场相关产业的就业造成冲击。3天前田秋怡9578
理想 MEGA 车主白嫖 20 万新电池?是车企服务的内卷还是套路理想 MEGA 车主白嫖 20 万新电池?是车企服务的内卷还是套路开了 2 年、仅跑 1 万公里的理想 MEGA,车主突然被官方通知免费更换价值 20 万的新电池 —— 这则小红书分享近期在新能源圈引发热议。有人羡慕 “车企大气”,有人质疑 “背后有猫腻”,这场看似 “天上掉馅饼” 的服务,实则是理想在用户运营和技术迭代上的一盘大棋。根据车主 “狗蛋儿聊车” 的分享,他的理想 MEGA 购车近 2 年,总里程仅 10408 公里,却被理想客服主动预约更换全新电池包。要知道,一块理想 MEGA 的电池成本约 20 万元,就算是付费更换,也得花掉车主小半年的油钱。这种 “主动送福利” 的操作,让车主直呼 “不好意思”,也让围观网友炸开了锅。从技术角度推测,这次免费换电大概率和电池健康度监测有关。理想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会实时追踪电芯衰减、热管理状态等数据,一旦发现某块电池的健康度偏离标准范围,就会触发 “主动更换” 机制。对于只开了 1 万公里的车来说,更可能是批次性电芯优化—— 厂家通过后期监测发现早期批次电池有潜在改进空间,于是通过免费更换来升级用户体验,同时收集数据反哺技术迭代。网友讨论分成了明显的两派。羡慕派直言 “这波血赚,理想格局打开了”,认为这种主动服务能极大提升用户忠诚度;质疑派则提出尖锐问题:“换下来的旧电池去哪了?是不是翻新后给下一批用户?”“才开 1 万公里就换电池,是不是早期电池有质量隐患?”其实这种顾虑并非空穴来风。新能源行业的 “电池循环利用” 一直是敏感话题,车企回收旧电池后,通常会进行梯次利用(比如改造成储能电池)或材料回收,而非直接翻新装车。理想作为新势力头部品牌,在电池溯源和回收体系上有严格流程,不太可能冒风险将旧电池二次销售。至于 “早期批次优化”,更像是技术迭代中的常规操作 —— 就像手机系统更新一样,车企通过用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只是理想把 “软件升级” 延伸到了 “硬件迭代” 层面。理想 MEGA 的这次操作,本质是其 “用户驱动” 理念的极端体现。从之前的 “油电同价” 打破新能源溢价,到现在的 “主动换电池” 刷新服务标准,理想一直在用超出行业常规的动作塑造品牌认知。对于用户来说,免费换电池确实是实打实的福利 —— 不仅让爱车续航 “回春”,还相当于给车辆增值了 20 万。但从行业角度看,这种模式很难大规模复制。毕竟不是所有车企都有实力承担如此高昂的服务成本,也不是所有车型都能像 MEGA 一样,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数据监测实现 “按需服务”。如果你是理想 MEGA 车主,遇到这种好事当然可以欣然接受;但如果你是其他品牌车主,也不必焦虑。这种 “主动换电池” 更像是理想针对高端用户的定制化服务,而非行业标配。对于普通消费者,更该关注的是:•购车时确认电池质保政策(比如理想的 “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日常使用中留意电池健康度提示(可通过车机 APP 查看);•对车企的 “主动服务” 保持理性判断,既不盲目追捧,也不恶意揣测。理想 MEGA 的 “20 万电池免费换”,这波操作是 “行业良心” 还是 “营销套路”,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最终答案,但至少在当下,这位车主的 “不好意思”,确实让不少新能源用户羡慕了一把。3天前田秋怡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