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新能源成华泰发展重点 又来一个“骗补”的?
来源:汽车投诉网
9.3万0收藏
这年头,新能源成为企业最抢手的一个发展方向,在频频被爆出某企业涉嫌骗补时,相信大家对这个“坑”有着无比的好奇。

这年头,新能源成为企业最抢手的一个发展方向,在频频被爆出某企业涉嫌骗补时,相信大家对这个“坑”有着无比的好奇。

近几日,2017年3月3日华泰汽车召开了集团锋会,华泰汽车总裁王向银公布了华泰汽车未来的发展战略,华泰汽车集团现将全面以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为战略核心业务。预计至2020年,全面实现50万辆的销售目标,要把华泰汽车集团打造成国内主流的自主汽车品牌及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

话说回来,据中汽协产销的数据,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2%和50.7%;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5%和19.3%。可见,新能源销量一直以来都不太乐观,究其原因,外界猜测主要是受车型目录重审、“骗补”风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而据统计,今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6889辆、5682辆,同比分别下降69.1%、74.4%。在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着刚出台的补贴退坡、车型重审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新政策的出台,今年车市还有一系列相关政策将出台,也导致了今年预期销量捉摸不定。也正是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的节骨眼上,华泰仍然还要发展新能源?这无疑让人不禁猜测,华泰是不是打着一波骗补的坏心思?

回顾2016年,在新能源领域探讨最火热的就是行业补贴骗补这件事,骗补事件持续发酵。

2016年1月21日,工信部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新能源骗补调查。据通知内容显示,此次的核查对象包括获得2013、2014年度和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

但经查其中骗补企业名单竟多达72家,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对部分企业数据造假、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进行核查,并对“骗补”企业进行了通报处罚。期间9月曝光了5个“典型案例”:苏州吉姆西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骗取补贴2.6亿元;苏州金龙违规车辆1683台,多申报补贴5.2亿元;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等“骗补”。而对它们的处罚则是停止执行中央财政补贴,取消吉姆西整车资质,其他4家的问题车辆从推广目录中剔除,并追回补贴资金。之后,又有一些车企被查出“骗补”行为受到处罚。可以说,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贯穿了整个2016年,也彰显了国家相关部门对“骗补”行为的严打决心。事实上,新能源“骗补”事件确实持续在发酵,只是有些企业隐瞒过海而已。

虽然风波仍在,政府也极力在打压着,但很多车企仍然将新能源作为企业生产的主力,看好的就是新能源市场这块大蛋糕。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那么华泰是奔着补贴来的么?

依靠市场补贴的政策引导,从而大批涌入到电动车行业的投资人来说,仅凭市场补贴来维持企业的运转时远远不够的。回顾华泰本身,虽然是最早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车企之一,可其自身的发展以及近况并不可观,在2016年,华泰汽车年销量仅为7万多辆,而新入驻的曙光股份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568辆,同比减少近70%。

可见,这些年来,华泰的日子很不好过,投资新能源无疑是一件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这一项还不算太成熟的新领域只会烧钱,而华泰汽车就在这种苟延残喘的危机时刻却还要硬撑着大力发展新能源,这更会让消费者偷笑地说,是不是又来一个“骗补”的了?

2017年,谁能笑到最后呢?2017年,其他车企表现又是如何呢?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进入小程序
关注公众号
投诉问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 - 2024 汽车投诉网粤ICP备12070654号 广州哲恒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