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四川2011上半年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

来源:汽车投诉网
4.3万0收藏
  主要特点:
  自主品牌投诉再次超越合资品牌
  超八成投诉缘于质量问题
  要求赔偿成车主主要诉求

  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车市销量整体下滑的时候,四川省作为西区市场的重点区域,各汽车厂商的注意力都往四川市场倾斜,作为重中之重的四川省,涉及汽车方面的投诉也成为了重点,据汽车投诉网(www.qctsw.com)统计,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到来自四川省的有效投诉277宗,位居投诉量最多地区排行榜的第七名,占上半年总投诉量的4.94%,同比去年涨幅为59.19%。
  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的投诉量增长趋势相比其他地区增速不算明显。3月因3.15的缘故出现暴涨,此后则基本呈平稳状态,不过同比去年还是有较大增长,目前每月投诉基本维持在50宗以上。
  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65.70%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18.77%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中型车的投诉量占比5.78%。由此可以看出,四川的车辆主要集中于紧凑车型以下,豪华车投诉则几乎为零。
 
  在车价属性分析中,43.68%的投诉来自于车价在5-8万这一价格区间,这一价格区间的投诉量为121宗,接近总投诉的一半,排在第一位; 8-12万这一价格区间的投诉量为96宗,排在第二位,也占总投诉的34.66%;而12-18万这一价格区间的投诉为36宗,占据四川投诉的 13.00%,位居第三。从车价数据统计上能看在四川地区,在5-12万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居多。
 
  在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的投诉中,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或服务问题的投诉达到31.41%,这一部分的所占份额和其他地区相比,占比还是较重的,可见在四川省,新车的问题比较严重。另60.65%的投诉是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的车辆;还有7.94%的投诉是在保修期外的。
[PAGE]
  在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的投诉中,自主品牌以148宗投诉占四川总投诉量的53.43%,领先于合资品牌;合资品牌投诉量为127宗,占比 45.85%。这与四川省的车型属性有关,在中国车市上紧凑车型以下的车型多为自主品牌。
  目前2011年上半年四川省的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8.45%,但也还有6.50%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
 
  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投诉占比59.93%,19.13%的投诉半个月内能得到回复。这一数字说明大部分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除去正在处理状态的投诉,总的来说,处理效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也得益于企业日渐认识到处理投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满意度方面,有50.18%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16.61% 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认可车主的则占比15.88%,说明在车主已反馈的投诉中,对于企业提出的处理意见,大部分的车主表示认可。
[PAGE]
  在投诉方向方面,47.65%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5.52%,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占比36.82%,也就意味着84.47%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依然是触发投诉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4s店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维修水平的学习,争取一次性解决车主故障问题。
 
  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车身及电气、变速箱、发动机是主要投诉对象,而车身及部件因涉及部件较多,所以最终以98宗位居投诉榜首,占四川省投诉总量的35.38%;变速箱的投诉量占四川省总投诉量的24.91%,主要问题是变速箱异响等问题;关于发动机的投诉量占四川省总投诉量的23.10%。在上图表中不难看出,一直投诉量不多的轮胎这次也占了总投诉量的10.11%,在汽车投诉网可以看到,自从3.15曝光锦湖轮胎后,轮胎方面的投诉暴增,涉及到各个轮胎品牌。
  关于服务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存在欺诈行为、维修技术差等问题上。其中服务态度差的投诉量为32宗,占四川省总投诉量的11.55%,存在欺诈行为的投诉为25宗,占四川省总投诉量的9.03%。总的来说,在四川省,涉及服务方面的投诉相较其他地区占比较轻。
  服务问题多是由质量问题引发,如4S店对车辆故障多次维修,但始终无法给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对于很多同款型车辆出现的通病,厂家与4S店不能正视问题所在, 仅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还有就是配件缺货,未在对车主承诺的时间内到货,还不能给出明确答复,并且在车主的多次催促下厂家客服和4S店都相互推脱等。而这些 问题最终会导致车主认为维修站态度冷漠,对于车辆存在的问题不予重视、不认真检查或对于车主的疑问不能给予专业的解释和说明,从而引发投诉。
 
  在投诉诉求中,“要求赔偿”成为了车主最主要的投诉诉求,占比43.32%,主要是要求赔偿多次往返维修站的交通费、 误工费还有车主认为不合理的维修费用等;其次就是“要求召回”,占40.79%,位居第二;“要求维修”在投诉诉求中已排在了第三位。出现这一现象原因有二,首先是,由于新车关键部件出现故障,车主要求“召回”并对其造成的损失赔偿;其次、由于屡修不好或某一车型的通病引发车主要求对于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或是“召回”。
  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
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汽车投诉网特地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
  (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
  (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 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   
  (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
  (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 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
  (五)、 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资料来源:汽车投诉网)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