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不讲PPT不喊遥遥领先 长城汽车Coffee OS 3场景直播上链接!

来源:长城汽车
8.7万0收藏

从线下大操大办到互联网时代的云发布,车企发布会形式上的改变不仅让成本缩减,也让更多人在家就直达产品一手详解。最近,长城汽车又搞出了行业首个百大用户场景直播,正式发布了最新智慧空间Coffee OS 3,让用户从“客厅沙发”直接进入“真实驾乘”,沉浸体验拉满!

这一次长城汽车Coffee OS 3首次采用百人车内发布会形式,带来特别的座舱体验,做到开箱即体验。同时以四城联动直播,百家媒体不同视角尝鲜“黑科技”,以最真实、最直观的形式展现最新技术成果。

技术为王 超10万测试例数、万余使用场景敢于直出

作为全球首个基于AI打造的智慧空间,Coffee OS 3由长城汽车实力推出,真正实现了让座舱内的产品不断可学习、可成长,成为用户的情感伙伴。数据显示,和上一代平台相比Coffee OS 3的座舱CPU算力提升了2.1倍,GPU算力提升2.8倍,NPU算力提升6.7倍,内存提升1倍,硬件性能层面可以说大幅提升。另外这套系统还内置了Coffee GPT大模型,尽可能做到真正的智能,而且后续还能根据你的用车习惯给出更适合车主的反馈。长城汽车在整个直播过程中将这些冷冰冰的领先数据,转化成“花活不断”的真实体验,让人再次感受到长城汽车果然走技术路线。

据魏建军介绍,从卡顿、不够流畅、生态不够开放,到敢于直播见证,长城汽车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收集海量用户数据,分析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推出Coffee OS 3智慧空间。正是企业“求真务实”的做事风格,让长城汽车敢于率先打开直播体验发布,不仅在新势力的包围中突出重围更是跨越式发展抢占先机。

五好生卷出新高度 智能化第一梯队开启体验感比拼新纪元

“吃了德芙、用了飘柔”,参加当天活动的媒体这样形容Coffee OS 3智慧空间的丝滑程度。基于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实力,长城汽车在视觉、听觉、交互方面在国内实现了领先,使得Coffee OS 3智慧空间同时具备好看、好用、好玩、好听、好聪明的五项全能特质。

整套车机,首先看起来就特别高级。2.5K的中控屏行业量产最薄,7mm窄边框和9.5mm厚度,3K的后排翻转屏,直接将座舱内科技感拉满。中控、副驾和后排娱乐屏不仅有护眼功能,更有电影级广色域,让观看成为健康享受。加上行业首个针对车载定制的长城黑体字体,归属感爆棚。

藉着直播的真实体验,更体会到Coffee OS 3的得心应手。先抛出一组数字:车机启动速度2.64秒,应用启动时间435毫秒,语音唤醒速度298毫秒,使用过程几乎手起刀落,秒点秒响应。值得一提的是,Coffee OS 3全面打开生态,其手车互联Coffee Link,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红米、OPPO、vivo、realme、IQOO、一加等,行业超丰富手车互联成为当下业界追捧的对象。

把直播推向收视高潮的,是让众人惊叹的“比手画脚”。作为行业首个基于IR红外传感器的空间感知手势交互技术,Coffee Air Touch实现了动动手腕就能控制后排娱乐屏和副驾屏的“独门武术”。使用过程中,后排乘客不仅可以躺着挥一下手就打开眼前的娱乐屏,还可以做个捏合手势就调节音量大小等“魔幻”操作。而驾驶者在非行车状态下,无需唤醒语音,看着抬头显示等设备,就可以进行包括角度、亮度等语音调节,当然“只动动嘴”之余,用户还可以指着要控制的车窗、天窗、遮阳帘等设备,直接说“打开这个/打开那个”隔空就能完成科幻大片式的真实控制。

基于全球首发立体声动态转全景声技术,长城汽车Coffee OS 3将车载听觉直接拉升到新的段位。通过AI声音分离算法,将原本缺失方位感的普通立体声音乐,按照声音元素特征进行多声道分轨和重混音,再通过分布于座舱各处的扬声器回放出来,将原本受到双声道限制的狭窄声音运动轨迹延展到整个座舱空间,做到了“声场宽宏,但是不影响主声像定位”,为用户带来不挑音源,就能享受到宽广、纯净、环绕的听感绝佳体验。

好聪明方面,Coffee OS 3 具备真自然、超智能、最专业的特性。全面升级的语音能力,可使全车 6 音区的每位乘客均能独立进行控制,畅享属于自己的用车旅程。此外,Coffee GPT可“扮演”懂车大师、百科老师、灵感画师、领航员多种角色,让Coffee OS 3不惧各类用车需求,为用户提供情感化的陪伴以及专业的解决方案,以方便用户在各个场景中的应用。

科技突破最大的价值在于为用户带去利益,年初长城汽车以直营模式实现更直接的用户接触和服务,如今又开创发布会场景直播直接将科技价值从工厂直达客厅沙发。长城汽车正在以科技的实力构建全新未来出行,更示范中国汽车品牌全维以用户为中心,为中国汽车发展再填新柴!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