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21.98万起!小鹏全新P7颠覆登场,重新定义AI豪华轿跑

来源:汽车投诉网
1万0收藏
导读

全新小鹏P7震撼上市,以21.98万元起售价引领AI豪华轿跑新风尚。四款车型各具特色,智能科技与安全性能卓越,外观设计未来感十足,续航与补能技术行业领先。小鹏P7不仅重构了30万级轿跑标准,更展现了中国智能汽车品牌的无限潜力,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当智能科技遇上豪华轿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日,小鹏汽车在广州智造中心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全新小鹏P7正式上市,以21.98万元的起售价,带来702长续航Ultra、820超长续航Ultra、750四驱高性能Ultra与750四驱鹏翼Ultra四款车型,不仅带来诚意满满的价格,更同步推出多重限时购车权益,让消费者轻松拥有未来座驾。

在2025年10月8日24点前下订,用户可享至高价值23,000元的配置及积分限时赠送,老用户复购更可叠加至高20,000元专属权益。对于初代小鹏P7及P7i车主,小鹏还特别准备了“老友礼”:动力电池终身质保、5万积分(价值5,000元)、10,000元置换补贴,再加上6年1500度电卡(价值10,000元),累计可享价值28,999元的丰厚福利。

全新小鹏P7历经五年精心打磨,堪称集大成之作。从设计到性能,从智能到安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小鹏汽车对极致的追求,全面重构30万级AI豪华轿跑的行业标准。

外观上,全新小鹏P7采用原创五型面设计,以极简纯粹的线条勾勒出未来感十足的车身轮廓。1407mm的空簧最低车身高度、970mm的宽体比例,搭配5017mm的修长车身,造就了1.40的宽高比、3.57的长高比和0.28的轮宽比黄金比例,呈现出优雅与力量并存的运动美学。全球首发的一体式纯平发光LOGO与1.4米光翼贯穿大灯相互辉映,220颗LED流光尾灯与主动升降尾翼,不仅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更赋予车辆独特的视觉魅力。七款全新外观色彩,采用与劳斯莱斯、宾利同款的巴斯夫鹦鹉漆,带来高级镜面质感,彰显豪华气质。

性能方面,全新小鹏P7以超跑级架构为基础,中置电驱布局实现近乎完美的50:50配重,重心低至440mm,配合双腔空气弹簧与DCC智能阻尼,带来“人车合一”的操控体验。前窄后宽鸳鸯胎、铝合金锻造轮辋、Brembo四活塞卡钳,将百公里制动距离缩短至33.16米。自研800V XPower电驱系统0.15秒即可爆发最大动力,最大功率593PS,峰值扭矩695N·m,零百加速仅需3.7秒。在浙江国际赛车场,全新小鹏P7以1分38秒767的成绩刷新“50万以内最快纯电轿跑”纪录;在90km/h的超高速麋鹿测试中,也展现出卓越的操控稳定性。

智能科技是全新小鹏P7的另一大亮点。全系标配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车有效算力达2250 TOPS,全球领先。基于本地端VLA大模型,车辆具备强大的推理和预判能力,从容应对复杂路况。行业唯一的一体化车道级智能导航,实现全国覆盖,并与SR融合,让导航更直观、更智能。VLM座舱全能管家、四音区交互系统、87英寸AR-HUD、三轴灵动中控屏,带来全场景智能交互体验。

安全方面,全新小鹏P7同样做到极致。16000T一体压铸工艺结合高强度钢及铝混合结构,打造坚固车身。AI电池医生实现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控,18层电池防护远超国标。全球首发的湿滑路面AES功能,可有效应对低附着路况下的紧急转向避让;超级增强版AEB工作范围覆盖至130公里每小时,搭配智能气囊预激活与ECALL自动救援,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车内,全新小鹏P7将豪华与舒适发挥到极致。Nappa真皮与Dinamica超纤绒材质的一体式豪华运动座椅,支持16向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一应俱全。宽敞的后排空间、631L的超大储物空间,满足日常出行需求。23颗定制HIFI扬声器、7.1.4声道AI全景声,搭配全车68处声学包围与双层夹胶玻璃,营造出剧院级的静谧享受。

在续航与补能上,全新小鹏P7搭载858高性能电池包,集成800V高压平台、820km续航与5C超充技术。百公里电耗最低仅12.0kWh,10分钟即可补能525km,即便在普通180kW国网桩上,10%-80%充电也仅需22.5分钟。在24小时耐力测试中,全新小鹏P7以平均车速220km/h,累计行驶3961km,创下行业新纪录,实力验证其领先的三电性能。

其中,750四驱鹏翼Ultra更是亮点十足。标志性的鹏翼门、专属哑光新月银配色、橙耀灰内饰,搭配碳纤维饰板与熏黑迎宾踏板,将科技与美学完美融合,彰显独特的旗舰格调。

全新小鹏P7的上市,不仅是小鹏汽车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一步。它以颠覆性的产品力,重新定义了AI豪华轿跑的标准,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的无限可能。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