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田秋怡

作品:4061

车企集体自查麒麟电池,别把 “兆瓦快充” 当购车唯一标准车企集体自查麒麟电池,别把 “兆瓦快充” 当购车唯一标准近期,“搭载麒麟电池的企业自上而下自查”的讨论在行业引发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电池技术路线的竞争白热化,更暴露出消费者在“5C快充”“兆瓦级充电”等技术营销话术下的认知迷雾。我们不妨从技术逻辑、市场博弈和消费决策三个维度,拆解这场电池争议背后的真相。从技术层面看,麒麟电池作为宁德时代的明星产品,以“体积利用率高、热管理出色”著称,但其大规模应用仍需车企在电池包结构、整车电控上深度适配。当前“自查潮”的出现,本质是车企对供应链单一化风险的警惕——过度依赖某一电池技术或供应商,会在产能、成本、技术迭代上陷入被动。例如,若车企全系押注麒麟电池,一旦宁德时代产能波动或技术路线调整,整车生产节奏将直接受影响。这种“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既是供应链安全的考量,也是技术路线多元化的必然选择。市场博弈维度,“5C快充”“兆瓦级充电”等概念的火爆,实则是车企争夺用户注意力的营销战。不可否认,快充技术能提升补能效率,但“盲目吹兆瓦快充”却可能误导消费者——电池的快充性能需与电芯材料、热管理系统、充电桩功率协同匹配,单一指标的拔高并不意味着整体体验的跃升。部分车企过度强调“快充速度”,却对电池寿命衰减、低温充电效率等短板避而不谈,这种“技术单点营销”极易让消费者陷入认知误区。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电动车时需跳出“技术参数迷信”。与其被“5C”“兆瓦”等概念洗脑,不如关注实际使用场景:若你常跑长途,电池的续航达成率、超充网络覆盖度更重要;若你以城市通勤为主,电池的循环寿命、温控稳定性才是关键。同时,可优先选择技术路线多元化的车企,这类品牌在电池供应、技术迭代上更具弹性,能有效规避单一技术路线的潜在风险。长远来看,电动车电池技术仍在快速迭代,麒麟电池的“自查潮”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对车企而言,平衡供应链安全与技术创新是必修课;对消费者而言,透过营销话术看清技术本质,才能做出真正理性的购车决策。毕竟,电动车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某一项“炫技”参数,而是可靠、高效、适配生活方式的综合体验。8小时前26261
小鹏凭啥敢说磷酸铁锂电池 “0 自燃”?内行人扒出关键技术牌小鹏凭啥敢说磷酸铁锂电池 “0 自燃”?内行人扒出关键技术牌近期,“小鹏磷酸铁锂电池0自燃”的话题引发了电动车市场的广泛讨论。这一说法背后,既涉及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特性,也关乎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核心诉求。我们不妨从技术原理、实际应用以及行业对比三个层面,来客观剖析这一现象。从技术本质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它先天的热稳定性优势。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材料在高温、过充等极端条件下更难发生热失控。小鹏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实现了对电芯电压、温度的精准管控,同时在电池包结构设计上加入隔热、散热等防护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但需要明确的是,“0自燃”并非绝对无风险,而是在现有技术体系和使用场景下,通过多重技术手段实现的低风险表现。在市场应用层面,小鹏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如G3i系列)经过了大规模用户的长期验证。从公开的事故数据和用户反馈来看,其自燃发生率确实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这一方面源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另一方面也与车型的使用场景有关——这类车型多以城市通勤为主,电池充放电循环相对温和,减少了极端工况的出现概率。不过,若车辆长期处于高温、高负荷的使用环境,或遭遇严重碰撞,仍需警惕潜在风险。横向对比行业,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口碑普遍优于三元锂电池,但不同品牌的技术落地能力存在差异。小鹏能建立“0自燃”的市场认知,除了电池材料的优势,更在于其在电池热管理、Pack封装等环节的技术深耕。例如,其电池包采用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可在-30℃至55℃的环境中保持电池工作状态稳定,从根源上减少了热失控的诱因。对于消费者而言,“0自燃”的宣传可作为重要参考,但购车时仍需结合自身需求理性判断。若你注重安全优先级,且日常使用场景以城市代步为主,小鹏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是值得考虑的选项;若你对续航、快充有更高要求,三元锂电池车型或许更契合需求。需要强调的是,任何电池技术的安全表现都离不开车企的品控和用户的规范使用,即便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车型,也应避免过度放电、暴力驾驶等行为。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迭代,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上都将持续突破。小鹏这类车企对电池安全技术的探索,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也推动着整个电动车行业向更成熟的方向迈进。而消费者在关注“0自燃”这类宣传点时,不妨深入了解技术细节,才能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购车决策。8小时前24961
比亚迪秦 L EV 凭云辇 - C 与智能泊车,重新定义好开标准比亚迪秦 L EV 凭云辇 - C 与智能泊车,重新定义好开标准当10-12万级纯电家轿市场还在比拼续航参数与屏幕尺寸时,比亚迪秦LEV已凭借“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与“天神之眼智能泊车系统”两大核心技术,将豪华车级的驾乘体验下放到主流家用市场。在广州试驾场地的实际体验中,这款车无论是应对连续减速带的从容、弯道中的稳健支撑,还是狭窄车位里的精准泊车,都展现出远超同价位车型的实力,以“入门即高配”的产品策略,打破了家轿市场“低价必减配”的潜规则。云辇-C加持:12万级车开出豪华级底盘质感在综合路况模拟测试中,比亚迪秦LEV首先用底盘表现颠覆了人们对12万级纯电车的固有认知。当以40km/h速度驶过连续减速带时,传统车型常见的剧烈颠簸与车身余震几乎消失,仅能从座椅感受到柔和干脆的轻微震动——这背后是云辇-C系统的毫秒级响应:全车传感器实时监测路况,减震器电磁阀在轮胎接触障碍瞬间变软吸收冲击,车身刚要回弹时又迅速收紧抑制晃动,整个过程不到1秒,便实现了“软中带韧”的滤震效果。即便行驶在坑洼路面,车身也始终保持稳健姿态,方向盘抖动被控制在极小范围,这种细腻的底盘质感,让人不禁联想到售价高出数十万的豪华车型。而在绕桩与弯道测试中,秦LEV的操控优势进一步凸显。云辇-C系统为车身提供了强劲的侧向支撑,大幅抑制了过弯时的侧倾;转向系统指向精准,虽然中心区保留了小幅虚位以提升日常通勤舒适性,但一旦输入转向指令,车头便能及时响应。更关键的是,依托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秦LEV的扭转刚度达到40500N・m/°,比传统轿车提升近50%,再加上低重心设计与后驱布局,车辆在连续变线时车身横摆自然,车轮始终紧贴路面,出弯时的“电门”响应线性且有力,推背感明显却不突兀,既给予驾驶者充分信心,也为家庭用户预留了充足的安全余量。天神之眼智能泊车:狭窄车位也能“一键搞定”智能泊车环节,秦LEV的“天神之眼”系统更是展现出“贴心又可靠”的特质。面对宽度仅比车身多出10厘米的狭窄车位,轻触中控屏的自动泊车按钮后,系统便自主启动:方向盘精准旋转调整角度,车辆平稳倒入,当检测到车位空间紧张时,外后视镜还会自动折叠以争取更多通过空间。除了常规的垂直、水平泊车,这套系统还新增了“车头泊入”与“偏置泊车”功能——车头泊入解决了车尾靠墙时取物不便的痛点,偏置泊车则能在面对非标准车位时,自动选择偏左或偏右停靠,避免因邻车压线导致的开门困难。更令人安心的是,比亚迪为这套系统提供“安全全面兜底”承诺,使用过程中若因系统问题造成损失,厂家将承担全部维修与补偿,彻底打消用户对智能泊车的顾虑。越级安全配置: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下放到12万级值得一提的是,秦LEV不仅在驾驶与泊车体验上“越级”,还在主动安全领域带来惊喜。其搭载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此前多为30万元以上车型专属,却被下放到12万级市场。这套系统能在轮胎突然失压后的0.2秒内快速介入,通过制动调整与扭矩分配,即便在140km/h的高速爆胎场景下,也能将车辆偏移距离控制在0.75米内,大幅降低爆胎事故的风险。从e平台3.0的纯电基因,到前双球头麦弗逊+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再到入门版就标配的扎实底盘调校与智能驾驶辅助,秦LEV始终坚守机械素质底线,真正实现“入门即高配”。技术平权:重塑12万级纯电家轿竞争规则在多数品牌还在10万级纯电家轿市场“妥协”底盘质感与安全配置时,比亚迪秦LEV以“技术平权”的理念,将豪华车的核心技术带到普通消费者身边。它不再局限于比拼表面的参数,而是深入用户高频使用的驾驶、泊车、安全场景,用云辇-C与“天神之眼”等技术打造出“好开又可靠”的产品力,不仅为预算有限却追求品质的年轻家庭提供了优质选择,更悄然改变着家轿市场的竞争规则——未来,“底盘质感”与“智能体验”或许将成为12万级纯电家轿的新竞争焦点。8小时前2132
 启航南极!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出征 启航南极!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出征2025年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正式启航,“雪龙”号与“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鸣笛离港,搭载着来自国内八十余家单位的500余名科考队员,奔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返回国内。此次出征中,长城汽车坦克300柴油版作为国家极地科考保障装备之一,整车搭乘“雪龙2”号奔赴南极,将在长城站承担物资运输、站区通勤等关键任务,以民族汽车品牌的硬核担当,为中国极地科考注入“中国越野力量”。从“长城车”到“长城站”,这是民族汽车品牌首次深度参与国家极地科考任务,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以自主创新响应国家科研号召的战略实践,更成为民族企业锚定国家使命、书写产业报国答卷的生动注脚。作为原厂量产车型,坦克300柴油版无需特殊改装即可直接列装南极科考保障体系,在极寒环境下执行保障任务,这份“免改装上岗”的信任,既是国家对民族品牌产品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长城汽车主动扛起国之重任、以产业力量支撑大国科研的有力诠释。南极科学考察作为国家战略工程,承载着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极地生态保护、前沿科学探索等领域的重大使命。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围绕国家需求与全球科技前沿,除开展南极重点海域业务化调查监测及相关科研工作外,还将推进国产技术装备新应用等重点任务。“雪龙2”号此次将携科研团队与装备在南极冰原开展多学科观测,为人类破解极地奥秘贡献中国智慧。而长城汽车等民族品牌的积极参与,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在装备保障、协同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科研任务与产业力量深度协同。坦克300柴油版之所以能勇担极寒使命,背后是长城汽车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试验验证体系与敢于以量产车挑战南北极极端环境的“技术自信”。长城汽车已构建起支撑全球高标准要求的体系化研发能力,在主被动安全、热管理、NVH、耐久可靠等维度开展全场景试验验证。为适配南极极端环境,坦克300柴油版在长城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接受了长时间强风暴雪模拟验证,即便在低温极寒条件下,仍能顺利完成一键启动、除霜、制热等关键操作,充分展现应对极地气候的工程实力与可靠品质。此次护航不仅限于装备支持,长城汽车还将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南极长城站,以正式科考队员身份为科考队提供车辆运维、技术保障等工作。这种“装备+人才”的全链条保障模式,将有效提升科考现场的机动性与应变效率;同时,长城汽车也将借此次实战,针对量产车型在极寒、强风、冰雪等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耐久性与适应性展开全方位验证,为后续技术迭代积累宝贵数据。长期以来,长城汽车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任务紧密结合,此次坦克300柴油版出征南极,更是将其作为量产产品的重要实战考验。此前,长城汽车已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建立长期合作,联合开展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车辆研发测试研究项目,双方围绕极地用车保障、整车极寒验证、极地场景共研等方面深入协作,推动中国汽车企业与国家科研体系深度融合,为未来构建更成熟的极地保障机制积累经验。极地探索,是丈量国家实力的远行;民族品牌,是支撑大国科研的重要力量。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既是一场由国家科研使命牵引的征程,也是一次产业科技力量护航的实践。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长城汽车将持续以自主创新之力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贡献力量,也期待与科考队一同见证此次南极考察任务圆满成功,在全球极地科研领域书写更多“中国答卷”。8小时前17112
郑州日产锋坦 Frontier Pro 皮卡开启预售,三种动力可选郑州日产锋坦 Frontier Pro 皮卡开启预售,三种动力可选10月31日消息,郑州日产锋坦FrontierPro皮卡现已开启预售,定位中型皮卡,可选汽油、柴油、插混(PHEV)三种动力,具备后桥差速锁等功能,预售价17.69万元起。据介绍,这款皮卡的外观相对方正,各种动力版本的前脸细节不同,其中燃油版的前脸保留较大的进气格栅,混动版则采用封闭前脸设计,均拥有发光的日产Logo,还可选装全地形轮胎。尺寸方面,混动版本的皮卡长宽高分别为5494/1960/1950mm,货箱栏板内长宽高分别是1520/1600/490mm,轴距3300mm,额定载重450-490公斤,具备3.3吨拖挂资质,而燃油版的长宽高则是5520/1960/1950mm,轴距相同。动力方面,这款皮卡提供三种动力:汽油: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0kW,峰值扭矩400牛・米柴油:2.3T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峰值扭矩500牛・米混动:1.5T发动机+电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08kW,电机最大功率156kW,纯电续航135公里内饰方面,这款汽车采用简约化设计风格,内置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悬浮式大尺寸中控屏,配备双幅式方向盘,中控下方保留物理按键,拥有前排电调座椅、L2辅助驾驶等舒适化功能,混动版还具备外放电功能。各版本预售价如下:汽油:4WDAT豪华版:17.69万元4WDAT智尊版:19.69万元柴油:4WDAT豪华版:17.99万元4WDAT智尊版:19.99万元混动:4WD131km智尊版:21.99万元4WD131km旗舰版:24.99万元1天前8665
丰田全新RAV4智能化升级:以零死亡、零事故为终极目标  丰田全新RAV4智能化升级:以零死亡、零事故为终极目标 10月31日消息,据海外媒体报道,丰田在全新RAV4上引入的5G通信、语音交互、OTA远程升级以及最新一代ToyotaSafetySense(TSS)系统,不仅为这款换代车型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也为未来更先进车型的技术迭代奠定基础。全新RAV4的核心升级可归纳为四点:首次支持5G网络;语音识别系统全面进化;新增OTA功能,可远程推送新功能与故障修复;搭载丰田目前最先进的TSS安全系统。丰田方面表示,所有技术升级的核心目标只有两个字——安全。全新RAV4总工程师YoshinoriFutonagane在采访中强调,更智能的车辆与更优质的软件将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丰田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零死亡、零事故”。他进一步解释:“让车辆更安全是我们的核心方向,终极目标就是零死亡、零事故。目前RAV4的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当于刚起跑。我们正整合现有TSS系统及所有旧版本数据,目的是让新系统拥有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做出安全反应。”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丰田希望驾驶者“几乎所有操作都用语音完成”。相比手动按键或触控屏幕,语音控制能大幅减少驾驶分心。YoshinoriFutonagane表示:“必须确保驾驶员和乘客能直观使用车机界面,这样才能减少分心、提升安全。语音识别技术也很关键,如果客户在复杂菜单里迷路,不仅会分心影响安全,还会降低整体产品体验。”1天前7998
特斯拉新一代 Roadster 跑车或具备“飞行”能力,马斯克透露年底展示 特斯拉新一代 Roadster 跑车或具备“飞行”能力,马斯克透露年底展示 11月1日消息,汽车媒体electrek发布博文,报道称昨日(10月31日)在JoeRogan的播客节目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透露,将会在2025年年底展示具备“飞行”能力的新一代Roadster跑车。在时长3小时的播客节目中,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即将”展示新一代Roadster跑车的一个新版本,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举行一场“令人难忘”的演示,暗示该车型将具备“飞行”能力。特斯拉于2012年停止生产其第一代Roadster,并于2017年发布下一代Roadster,原计划2020年投产,但其上市时间每年都在推迟。该媒体指出所谓的“飞行”能力,其技术核心可能源于两个方向:其一,是马斯克早年提到的“SpaceX套件”,即在车身安装冷空气推进器,通过喷射高压气体来急剧提升加速度和下压力,理论上也能让车辆进行短暂的“跳跃”或“悬停”。其二,是特斯拉近期申请的一项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在车身侧裙安装风扇的系统,可通过产生真空效应增强下压力,或通过反转气流提供升力。马斯克在节目中将新Roadster比作“比所有詹姆斯・邦德座驾合体还要疯狂”的产物,极力拔高外界的期待。他表示,如果将电影《007》系列中所有邦德座驾的功能结合起来,也不及新款Roadster疯狂,并让大家等待年底的演示来揭晓答案。汽车媒体[Electrek]对此表达了强烈质疑。评论认为,马斯克的言论“含糊其辞”,他所描述的“飞行”与公众理解的“飞行汽车”(如可在空中进行长距离飞行的eVTOL)完全是两个概念。媒体分析指出,以现有技术,一辆获准上路的纯电动车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行。1天前7269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