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投诉信尊敬的比亚迪公司: 我是一名于2024年10月16日购入比亚迪2025款宋L.DM-i120KM超越型的车主,购车时基于对比亚迪品牌技术实力与市场口碑的信任,选择了贵司产品。以158000的指导价购入,保险花费6000,然而,仅购车一个多月后,该车型降价5000元,再过一个月2024年12月26号该车型推出购车保险补贴政策,(2024年2月10日),贵司即推出“加量不加价”的宋L.DM-i智驾版,原车型同步停产。此举导致我所购车辆在未完成首(当前里程仅4200公里)的情况下,因配置差距 +停产政策,残值骤降约4-5万元,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现就以下问题提出正式投诉: 一、隐瞒关键销售信息,违反消费者知情权 1.比亚迪刻意隐瞒产品迭代计划:购车时销售人员明确表示“短期内无重大改款计划”,并强调“2025款为最新主力车型”,但实际仅三个多月后即发布智驾版,且原车型停产。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十条规定:贵司未履行商品真实情况告知义务,导致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作出错误决策。 2.虚假营销话术:销售人员以“年后补助名额稀缺”等话术催促购车,实际后续政策却以“降价+增配 形式变相补贴新用户,构成不实宣传 提车不到4个月便成为绝版车。 二、增配降价策略严重损害老车主利益 1.配置与价值落差:新款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自动泊车,哨兵模式等核心功能,且售价并未变动,车型没有改变,导致老款车型技术迅速过时,市场竞争力断崖式下跌。 2.资产贬值损失:据二手车市场评估,老款车型配置差距与停产政策,残值损失高达30%-40%远超正常折旧率。贵司的快速迭代策略实质上将技术成本转嫁给老车主,违背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 三、对比亚迪品牌信任的严重动摇 1.频繁“背刺”行为常态化:从2023年汉DM-i车型12降价增配,到2024年宋PLUS、海豹06等同系车型的类似操作,贵司屡次以牺牲老车主权益为代价换取销量增长,品牌信誉遭受质疑。 疑是2024年年底发布新款车型,是为了清库存,割韭菜,踩着消费者的利益上位,欺骗消费者购买。 2.售后态度消极:针对车主投诉,官方仅以“反馈至相关部门”敷衍回应,未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补偿方案,漠视消费者合理诉求。 四、法律依据与诉求 1.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知情权)、第二十条(禁止虚假宣传); -《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厂商需对产品快速贬值承担赔偿责任。 2.具体诉求: -经济补偿:按市场评估价补偿车辆贬值损失(约4万元); -功能升级:为老款车型免费升级“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及哨兵模式,自动泊车等功能; -公开致歉:官方需就隐瞒行为向老车主致歉,承诺未来销售人员需提前公示产品迭代计划; -完善机制:建立老车主专属权益(如置换补贴终身质保等),避免同类事件重演。 结语: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本应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而非通过“背刺”用户实现短期利益。我们支持国货,将比亚迪高高举起,而贵司却将我们老车主狠狠踩在脚下,此次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动摇了品牌长期积累的用户信任。 望重视问题,以负责任的态度妥善解决,重建消费者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