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北京现代库斯途贷款期限与原约定不符,要求退定金
(吴先生)
长安UNI-K 智电 iDD车机系统和导航不更新,影响行车安全
(罗先生)
长安启源A07 增程版车门异响,4S店六次维修无果
(彭先生)
比亚迪宋L DM-i空调外循环进风口开度小,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
(车先生)
特斯拉Model Y销售误导购车,要求退款
(车先生)
比亚迪护卫舰07电瓶失灵导致高速行车失控,4S店拒绝退车
(刘先生)
蔚来汽车-ET5T销售诱导交定金且拒绝退款
(车先生)
一汽奥迪-Q2L新车发动机烧机油
(王先生)
智界R7 增程版拔杆后转向灯点不亮和方向盘回正转向灯不灭,影响行车安全
(洪先生)
广汽本田雅阁轮胎出现严重裂纹,要求厂家予以更换
(崔先生)
一汽大众迈腾变速箱处于紧急运行模式,要求免费维修
(左先生)
上汽大众斯柯达-柯迪亚克变速箱机电单元故障
(王先生)
MG MG7三元催化有问题,4S店拒绝更换
(李先生)
上汽大众-帕萨特双离合变速箱机电控制单元故障
(熊先生)
小米汽车-YU7官方拒绝处理辱骂消费者问题
(车先生)
奇瑞瑞虎8 PLUS发动机异响,厂家客服态度差不予处理
(张先生)
理想汽车L6下摆臂异响严重,售后不给积分赔偿
(张先生)
比亚迪海豹06 DM-i 4S店不退定金,其服务态度差
(王先生)
上汽大众帕萨特行车中突发变速箱缺档,要求厂家召回处理
(曲先生)
小鹏汽车P7+维保后左大灯损坏,售后推卸责任不给解决
(车先生)
北京现代库斯途贷款期限与原约定不符,要求退定金
(吴先生)
长安UNI-K 智电 iDD车机系统和导航不更新,影响行车安全
(罗先生)
首页
资讯
投诉
口碑
红黑榜
发表投诉
小
小陆
作品:1337
特斯拉刹车失灵车顶维权案,二审判决:女车主被判赔17万
2025年7月11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对“特斯拉上海车展车顶维权事件”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河南张女士因在2021年上海车展站在特斯拉车顶维权,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同时,组织策划该事件的媒体人封某,也需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25万元。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展台突发车主维权事件。张女士身着带有“刹车失灵”字样服装,站在展车车顶高呼“刹车失灵”,相关视频迅速在网络发酵。随后,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一同维权的李某被处以行政警告。2024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张女士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赔礼道歉并赔偿172275元。张女士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此次二审判决,维持了一审结果。法院认为,张女士未提供证据证明车辆刹车失灵,庭审中也承认当时的“刹车失灵”为主观判断,且不申请司法鉴定,应承担举证不能后果,其行为构成诽谤。司法评估机构报告显示,该“上海车展事件”致使特斯拉遭受超1.7亿元订单直接损失,以及数千万元商誉损失。此后,也曾出现几起车主称“刹车失灵”事故,经司法鉴定,事故原因均与特斯拉车辆本身无关。在此次二审判决中,法院认定媒体人封某在2021年“上海车展事件”中起到组织、策划作用,且长期在微博攻击、贬损特斯拉名誉,判决其在微博账号及《法治日报》向特斯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5万元。此前,法院对西安李某名誉侵权案作出判决,一审认定李某名誉侵权责任成立,二审判决李某需向特斯拉赔偿7万元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针对此次二审判决,张女士在社交媒体回应,此次判决为名誉权判罚,并非产品质量纠纷案件。其称要证明特斯拉刹车是否失灵,需更多数据,而相关数据案件目前正在北京大兴法院审理,尚未有审判结果。
07-14
512
特斯拉Model Y的"刹车奏鸣曲",异响修到质保期变"薛定谔的猫"
07-14
1.6万
1
华为双持的岚图Free+上市
07-14
1万
1
小米YU7大面积退订,系统崩了、信任崩了,谁来为用户买单?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汽车YU7发布会的火热程度有多高,相信也不用多说了吧,本来是一场破历史的购车热潮,但小米汽车的不成熟却引发诸多问题,甚至出现大面积退订现象。多位车主反馈,在订购过程中遭遇系统故障、交付时间误导及定金退还难等问题。例如准车主苏先生早早就提前完成个人信息填写并与线下销售确认配置,于当晚22:00准时在小米汽车APP提交订单,却因系统BUG持续报错“每人/企业限购1单”,30分钟后才成功下单并支付0.5万元订金。系统及销售均告知“锁定订单后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但几天后交付周期突然变为44至47周,远超预期。除此之外,高先生同样在6月26日下单,锁单时APP显示“8月开启首批交付”,但两天后交付时间变为44-47周。由于其旧车已售出,急需用车的他提出“今年必须交车,否则订金退一赔三”的诉求。杨先生则表示,锁单时未提示交付日期,数小时后才显示需53周,下单时“首批8月交付”的提示存在明显诱导性,他因此要求退款。除了这些部分投诉外,针对“小米汽车-YU7锁单后无法退定金”的准车主,也纷纷抱团希望小米汽车厂家能够解决问题。而这集体投诉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抢购系统故障导致锁单延迟及排产周期延长,订车时显示的交车时间与后续严重不符,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退定金。车主们的诉求集中在退款、赔礼道歉及解决交付问题上。小米汽车出现大面积退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近期小米汽车的历程来看,此前小米SU7Ultra车型就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引发轩然大波。车主花费4.2万元选装的所谓“碳纤维前舱盖”,实际只有风道部分是碳纤维材质,主体结构依然是铝合金。这种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让用户感觉受到欺骗,极大地损害了小米汽车在用户心中的信任度。原本对小米品牌充满期待,基于对品牌的信任而选择下单的用户,在发现宣传存在不实后,自然对后续购买的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宣传真实性等产生怀疑,进而选择退订。小米汽车在车辆性能参数方面的“神操作”也让用户不满。如“赛道模式”被锁定,与发布会宣传的1548匹马力性能不符。用户购买汽车时,性能参数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当实际情况与宣传大相径庭时,用户对产品的价值判断发生改变,认为产品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这也成为退订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在一些事件处理上也不尽如人意。例如,有车主车辆出现刹车失灵故障,小米公关总经理回应称是“软件误识别”,但车主提供的数据却显示刹车压力在关键时刻归零,且送到交付中心检测后车辆突然“自愈”,售后坚称刹车没失效。这种对故障的处理方式,让用户对小米汽车的售后保障能力产生担忧,害怕后续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从而选择退订。在小米YU7此次事件中,交付周期的巨大变动是导致退订的重要因素。归根结底还是小米汽车的产能不足。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确实在汽车圈以及汽车历史上是破时代破纪录的伟绩,但是自信一想,小米汽车现有的一期工厂年产能仅15万辆,而二期工厂要在今年7月才启动,要怎样才能吃得下这头一天的订单呢?现在也有用户反应,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57-60周(约13个月),Max版也需37-40周。甚至还有用户表示,销售在锁单前未明确披露产能排期规则,甚至仅口头承诺“年前提车”,实际交付时间远超预期。用户在购车时,交付时间是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于像高先生这样卖掉旧车等待新车的用户。当交付时间从原本宣传的8月首批交付,突然变为44-47周甚至53周,这意味着用户可能要面临长时间无车可用的不便,还可能因交付跨年度面临购置税增加等额外经济成本,所以不少用户选择退订以避免损失。汽车投诉网:目前,小米汽车相关投诉量已达139宗,多数投诉仍处于处理中,用户期待小米汽车能正视问题,通过合理赔偿、优化交付计划或完善退款机制等方式,切实保障购车者的合法权益,重塑市场信任,否则小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07-11
1.9万
小米YU7的"薛定谔交付",系统BUG把车主逼成"秒杀陪跑员"
07-10
1.8万
北京X7天窗成"自动接雨器",说明书漏洞坑惨车主
07-09
1.6万
1
雷军回应小米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定价偏高,正考虑降本
近日,小米汽车APP上架的Xiaomi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引发广泛关注,其169元的售价掀起巨大争议。该纸巾盒与小米YU7同款配色,有珊瑚橙、松石灰、鸢尾紫、暮影蓝四色可选,限购2件,可用1690积分抵扣等额现金。这款纸巾盒秉持小米简洁设计风格,适配各类车内环境。外层采用耐高温PU皮,耐磨且抗高温;内层为柔软超细纤维。内置14块耐极端温度磁铁,能确保在盛夏酷暑与寒冬低温下,都稳固吸附在车内,不会掉落。面对高昂售价,消费者看法不一。部分消费者觉得价格离谱,认为纸巾盒功能简单,普通十几元产品就能满足日常需求,169元是“智商税”。但小米粉丝及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认可其车规级标准、优质材料与工艺,认为能带来更好体验。对此,雷军在直播中回应,称该纸巾盒为“车规级”,设计考虑到极端车内温度变化,如吐鲁番夏季车内可达90℃,普通胶水盒易变形损坏,所以选用耐高温、低温材料,确保产品在极端条件下性能稳定。他承认169元售价偏高,正努力降低成本。小米汽车也表示,此纸巾盒专为车内环境设计,塑料部件和磁铁选用耐高低温材料,能适应夏季超95℃暴晒到冬季零下30℃严寒的极端条件,不易变形退磁。汽车投诉网:市场上,普通车载纸巾盒价格在10-50元,带磁吸功能的60-100元,主要因材质不同而有价格差异。目前,小米该款纸巾盒仅鸢尾紫有货。是选择高性价比的普通款,还是体验高品质的小米款,消费者需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决定。
07-08
446
韩泰轮胎“早衰”,2.6万公里严重磨损
07-08
1.6万
1
小米YU7锁单“变卦”,车主怒斥“产能欺诈”
07-07
1.9万
创维汽车EV6三包承诺成空谈?车主质疑服务诚信
近日,云南玉溪的李先生所拥有的创维汽车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故障,根据其在汽车投诉网上的投诉信息显示,李先生于2024年4月11日购入的创维EV62022款620欢乐版,在行驶至10202公里时出现故障,本应处于保修内的车辆却在售后环节遭遇了三包服务争议。据车主李先生表示,车辆故障后他联系了创维汽车售后,起初4S店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撞到没涉水即可走三包,所有费用由厂家承担”。然而当车辆被拖至4S店后,情况却发生了180度转变。售后方告知他,故障原因为线束被动物咬断,不属于三包范围,要求其承担总计约6000元的费用(包含2500元拖车费、3000余元换线费用及400多元人工费)。这一说法让李先生难以接受。他强调,拖车前自己已明确说明车辆“未涉水、未碰撞、未进修理厂”,且保留了当时的电话录音。“来拖车时说都包,拖去就变卦,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李先生质疑道。更让他不满的是,售后人员的服务态度恶劣,整个沟通环节缺乏透明度。针对李先生的投诉,创维汽车方面给出了回应。其称经与授权服务站核实,车辆故障是因线束被动物咬断所致,属于“非质量问题”,根据三包政策,此类情况需由用户承担费用。车企还表示,有聊天记录证明已提前告知李先生非质量问题需自费的条款。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李先生的怒火。“他们说有聊天记录,却始终没有拿出来。反而对我的录音证据不闻不问,处理态度太草率了。”李先生指出,自家两台车长期停放,另一台油车从未出现过老鼠咬线的情况,“哪有老鼠专挑最贵的线咬?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故障原因的真实性。”在补充投诉中,李先生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疑虑。由于拖车时他未能全程跟进,现场情况完全由售后单方描述,这让他对“线束被动物咬断”的结论存疑。“如果真是动物咬的,为什么只有这台车遭殃?而且损坏的还是核心线路?”他认为,在缺乏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车企单方面的故障认定难以令人信服。汽车投诉网:截至发稿,李先生与创维汽车的纠纷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案的处理,更暴露了车企在售后服务流程规范化、透明化方面的不足。对于创维汽车而言,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或许比单纯处理一起投诉更为重要。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售后服务质量往往是品牌口碑的重要试金石。
07-04
1.7万
3
1
上一页
5
/
1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