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原创

事关国补与信披 零跑汽车却与最大门店翻脸

来源:北青汽车时代
58581收藏

零跑汽车与经销商在“销量造假”事件上的交锋,已经进入第二回合。在零跑发布声明称所涉信息不实后,4月11日经销商一方再次发布视频进行公开回应,称其反映内容全部属实,可提供相关证据。

  在回应中,零跑汽车也从侧面证实了此前发布爆料视频一事,并非“店长张某”的个人行动,而是其供职的经销商所为。此前发布的视频显示,涉事经销商为济南融创茂店,自称为零跑汽车规模最大的经销店。

融创茂店仍可在零跑汽车公众号上检索到

  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一方爆料的内容已经涉及超过600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是否合规的问题,同时也事关作为上市公司的零跑汽车的信息披露是否合规的问题。

  这两件大事,仅凭零跑的内部核实与经销商一方的视频爆料,似乎都不足以明正视听。

  双方激辩的核心内容出自该经销商店长张某发布的一则视频:“2022年12月零跑在全国的挂牌数量为8400多辆,内部数据显示,全国仅经销商报备已挂牌车辆高达4916辆。在商务政策里,零跑明确通知经销商,截至2022年11月底T03和C11库存资源和12月内新批售的T03、C11资源,门店务必在当月内百分百完成上牌,经销商会挂牌在亲朋好友名下,挂牌车会当二手车卖掉。如果员工不配合挂牌,则直接将每辆车的国补金划给汽车厂商。”

  在4月10日的声明中,零跑汽车表示,经公司内部核实,该经销商爆料内容均为不实,且已违反公司经销商管理相关条例,将按照条例规定对该经销商进行处理。针对以上造谣事件,公司已对造谣和散播不实信息的责任主体启动司法程序维权,对“张某”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月11日,经销商一方再度发布视频,称所反映内容全部属实,可提供相关证据。

  双方继续针锋相对,但此事已经超出了“零跑汽车最大门店反水”的范畴。从爆料方提供的信息来看,虚报销量主要集中在2022年12月,意图指向领取新能源汽车补贴。

  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2022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试图抢在大限临近之前完成购车。彼时,不少库存充裕的新能源车企都推出了鼓励购车上牌的政策,同时一些难以及时交付的品牌也推出了锁单保价政策试图留住客户,一时间掀起了一场围绕“国补归零”的商务政策大战。

  乘联会数据显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4万辆,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6.6%。考虑到当时的特殊外部环境,这样的增长率颇为不易,也得益于当时各大品牌在商务政策上的及时调整。

  而经销商一方的爆料就围绕零跑汽车的商务政策展开,双方争议对焦点就在于,是否有4900多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通过“经销商亲友上牌再以二手车销售”的方式实现的。

  如果爆料属实,那么这批这辆就存在“骗补”嫌疑。按照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以该零跑销售的车型为参考,如果虚报了4900多辆新车销量,那么其背后就是超过6000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被冒领。

  有关部门一直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采取高压政策。2016年9月,财政部曾曝光了5起新能源汽车骗补案例。对涉案企业,财政部除了追回骗补资金、取消领取补贴资格之外,还会同有关部门向问题企业所在的省市地方政府进行通报,要求当地政府进一步核查追究相关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交当地行政监察部门、公安部门及检察机关处理。

  相反,如果所言不实,那么如零跑汽车在声明中所言,经销商一方或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作为上市车企,零跑汽车应定期向投资者公告业绩表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零跑汽车按季度发布包括交付量在内的业绩报告,如果这一批车辆并非交付给实际消费者,那么零跑汽车就涉嫌信披违规。

零跑汽车2022年业绩

  截止发稿时,涉事双方均未对此事做出新的回应。销量多少虽是企业“自己的事”,事关数千万“国补”资金去向和众多股民投资者利益的大事,如何给无辜的一方还以清白,给说谎的一方予以揭露,已经不能再依靠涉事双方的自说自话了。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