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智能驾驶测试引发热议,特斯拉表现突出,辅助驾驶需保持警惕

来源:全民舆车
73920收藏
导读

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发布的智驾碰撞测试结果显示,特斯拉在高速和城区测试中表现最佳,引发汽车圈热议。测试揭示了辅助驾驶系统仍存局限,需驾驶员保持警惕。虽然测试存在争议,但其强调了“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核心理念,提醒公众正确看待并使用智能驾驶技术。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7 月 23 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开展的智驾碰撞测试结果公布,引发了汽车圈的热议。在过去几年中,智能驾驶领域的宣传大多强调“遥遥领先”和“超越特斯拉”,让很多人认为国产品牌已经是智能汽车赛道的“优等生”。然而,测试结果显示,特斯拉在高速和城区两个测试场景中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懂车帝的测试阵容相当庞大,涵盖了 36 款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汽车,包括问界(华为鸿蒙智行)、理想、小鹏、蔚来等知名品牌,以及智能驾驶领域的“老牌劲旅”——特斯拉。测试设置了 15 个模拟科目,针对日常驾驶中的痛点问题,如夜间修路路段的绕行、小区内“鬼探头”场景的应对、高架上强行“加塞”车辆的反应等。

测试结果显示,36 款车在高速场景中累计测试了 183 次,整体通过率仅为 24%。这意味着在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上,四个危险场景中有三个是系统无法处理的。城市道路场景的情况稍好,26 款车测试了 233 次,通过率约为 44.2%,但仍有超过一半的情况需要驾驶员亲自接管。

此次测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播和科普“辅助驾驶 ≠ 自动驾驶”的核心理念。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辅助驾驶系统,无论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本质上都只是“辅助”。它们是驾驶者的帮手,但绝不是可以完全托付生命的“司机”。过去几年,资本和市场将“智能驾驶”概念捧得很高,但懂车帝用数据揭示了一个略显残酷的真相:目前所有系统都还不够安全,需要用户保持警惕。

测试结果公布后,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讨论最多的是测试的公平性和代表性。虽然测试设置的 15 个场景非常刁钻,但现实中驾驶可能遇到的风险组合有成千上万种。用这 15 道题来评判一个系统的优劣,可能并不完全公平。此外,不同车辆在测试中面临的具体危险程度差别很大,这也引发了对测试难度一致性的质疑。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回应称,特斯拉不关注排名,因为任何测试和排名都是相对的、短暂的,但对安全的要求却没有上限。尽管如此,马斯克的高调转发让测试结果成为了全民关注的话题,引发了关于“特斯拉是否吊打了国产车”的激烈争论。

尽管存在争议,但懂车帝的测试在规模、投入和专业性上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客观的认知,找到与辅助驾驶正确相处的模式。记住,辅助驾驶只是助手,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只要时刻关注路况,准备随时接管,很多极端危险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驾驶技术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次不完美的测试而否认辅助驾驶的进步,但关键是要扮演好“骑手”的角色,信任但保持警惕。这是与辅助驾驶最安全、最理想的共存方式。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