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理想i7正式官宣“不存在”,i9成焦点:用户盼5.2米级车型

来源:全民舆车
99300收藏
导读

2025年9月2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官宣“没有理想i7”,引发行业与用户对i系列布局的讨论。“i9有无”“5.2米级车型空缺”成焦点,用户看法不一。此外,理想其他车型价格升级、i6口碑等也受关注。理想此举或为聚焦核心需求,未来推出i9需精准满足用户需求,高端市场站稳靠精准产品。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2025年9月2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一则回复,给关注理想i7的消费者画上了句号——他明确表示“没有‘理想i7’这个车型,请大家不要等了”,这一官方表态不仅终结了此前关于i7的种种猜测,也让理想i系列的产品布局成为行业和用户讨论的核心。与此同时,“未来是否会有i9”“5.2米级大型SUV空缺如何填补”等问题,在社交平台引发了激烈争论,有人期待理想延续“惊艳产品”的传统,也有人认为当前市场格局下i9并非必要。

从用户反馈来看,理想i7的“缺席”虽让部分消费者感到遗憾,但更多讨论集中在了对i9的期待与质疑上。有网友直言“等i9,如果不出i9,就得大改i8,反而容易‘背刺’老车主”,认为理想需要一款定位更高的车型来完善i系列矩阵;也有观点指出“i9还是有的!i8对于6座需求来说空间偏小”,强调大空间车型在高端市场的需求缺口。不过,反对声音同样鲜明,有行业观察者分析“基于目前的市场格局和理想的产品格局,这代i系列没必要出i9”,理由是理想若要推出i9,必须拿出像2022年L9那样“惊艳绝伦、绝对领先市场”的跨时代产品,否则难以在竞争中立足,反而会分散资源。

更关键的争议点在于“5.2米左右大型SUV的市场空白”。有用户提出疑问“理想5.2米的大型SUV,40-50万区间没车了?”,认为这一价位段是高端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区,理想不应放弃。还有人联想到理想MEGA,希望“出个小MEGA”,吐槽当前MEGA“尺寸大得夸张”,更适合商务场景而非家庭日常使用。甚至有网友大胆预测“i9就是MEGA”,认为理想可能通过车型定位调整,用现有产品填补空白,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更多认同,多数人仍期待一款全新的5座或6座大型SUV,而非对现有车型的“改名换姓”。

除了i系列的产品讨论,理想其他车型的价格与升级也成为用户关注的延伸点。有消费者将目光投向理想ES8和ES9,呼吁“ES8把MEGA价格拉下来”“让ES9努努力”,认为当前MEGA与ES8之间16万元的差价过高,超出了部分用户的预算承受范围;还有老车主提及“请求降价”,同时表示“理解企业活下去最重要”,反映出用户对理想产品性价比的关注,以及对品牌发展的理性支持。此外,关于理想i6的讨论也穿插其中,有网友质疑“谁说i6体验超预期?是真实车主吗”,暗示市场对i6的评价仍存在分化,理想需要用更多真实用户反馈来巩固产品口碑。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反转”声音出现,有网友声称“2026年5月26日理想i7正式上市”,理由是“不能辜负广大客户”,但这一说法与李想“没有i7”的官方表态相悖,更像是个别用户的期待而非真实规划,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多数人仍以李想的回复为依据,认为理想短期内不会改变i系列“只有i6和i8”的布局,未来若有新产品,也更可能聚焦于i9或5.2米级车型的研发,而非重启i7项目。

从理想的产品策略来看,此次官宣“没有i7”,或许是其“聚焦核心需求”的体现——当前i6主攻中端家庭市场,i8覆盖高端6座需求,两者已形成一定的市场互补,若强行推出i7,可能导致产品定位重叠,反而稀释资源。而关于i9的争论,本质是用户对理想“高端化能力”的期待,既希望理想能延续L9的成功经验,又担心其在激烈竞争中难以突破。未来,理想若要推出i9,不仅需要在空间、智能、续航等硬件上做到极致,还需精准击中家庭用户的潜在需求,比如更灵活的座椅布局、更贴合多场景的用车功能,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认可。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理想i7的“官宣取消”虽打消了部分人的等待念头,但也让大家对理想的产品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其纠结于一款“不存在”的车型,不如关注现有i6、i8的实际体验,或期待理想未来在5.2米级车型上的突破。而理想能否在高端市场持续站稳脚跟,关键仍在于能否平衡用户需求、市场竞争与自身资源,用“精准产品”而非“盲目布局”来巩固品牌优势。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