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固态电池年内装车!燃油车的 “缓冲期” 可能只剩 5 年?

来源:全民舆车
12900收藏
导读

国轩高科宣布准固态电池年内批量装车,能量密度、续航、寿命等关键数据补齐电动车短板,精准解决安全、续航、寿命三大痛点。固态电池适配插混/增程车型成本压力小,且技术下沉快。固态电池加速落地,燃油车缓冲期或只剩5年,燃油车企面临紧迫转型问题,消费者不妨再等等固态电池电车。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燃油车企最害怕的事,真的要来了。” 最近国轩高科宣布 “准固态电池通过实测,年内批量装车” 的消息,让汽车圈炸开了锅 —— 能量密度 300Wh/kg、续航破 1000 公里、循环寿命超 1 万次,这些关键数据不仅补齐了电动车的最后短板,更意味着燃油车赖以生存的 “省心、长续航” 优势,正在被快速瓦解。

为什么说固态电池是燃油车的 “致命一击”?核心在于它精准解决了电动车的三大痛点,而这些痛点恰恰是很多人坚守油车的理由。

先看安全。液态锂电池因电解液存在,极端情况下难免有热失控风险,这也是不少消费者对电车 “望而却步” 的主因。但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从原理上杜绝了起火爆炸的可能 —— 对普通家庭来说,“不用担心电池安全” 这一点,就足以让选车天平向电车倾斜。

再看续航。目前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在 180-250Wh/kg,而国轩这款固态电池直接冲到 300Wh/kg,同样体积下续航能提升 30%-50%。这意味着什么?中型电动车轻松跑 1000 公里,相当于从武汉开到广州中途不充电,完全追平甚至超过油车的续航能力。以前跑长途 “找桩焦虑”,未来可能变成 “一次充电够往返”。

更关键的是寿命。液态电池在快充和高温下衰减快,多数车型电池寿命在 5-8 年;而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 1 万次,是液态电池的 6 倍以上,正常使用 15-20 年都没问题。对车主来说,“电池用得比车久”,不仅省下换电池的成本,也解决了 “电车残值低” 的顾虑。

或许有人会说:“新技术肯定贵,先装在豪华车上,影响不到主流油车。” 但现实可能比想象中残酷。一方面,固态电池先适配插混 / 增程车型,成本压力会小很多。比如一台增程 SUV,原本 40 度液态电池能跑 200 公里,换成固态电池后,重量更轻、续航能冲到 350 公里 —— 日常通勤完全用电,长途用油兜底,油车 “无补能焦虑” 的优势直接消失。

另一方面,技术下沉速度远超预期。参考 800V 技术:2019 年还只在百万级保时捷 Taycan 上用,短短 4 年就下放到 12 万级的零跑 C10。固态电池也是同理,只要头部车企跑通量产,中国车市的 “内卷” 会逼着它快速降价 —— 今天可能在 60 万豪车,明年或许 30 万车型就能装,后年十几万的家用车也能享受到。

有人曾以为燃油车还有 10-20 年的缓冲期,但固态电池的加速落地,可能把这个时间压缩到 5 年甚至更短。当电动车既安全又能跑 1000 公里,还能用 20 年,而油车仍要承担每年数万元的油费和保养费,消费者的选择会很明确。

对燃油车企来说,现在的问题已不是 “要不要转型”,而是 “还剩多少时间转型”。而对普通消费者,或许不用急着买油车 —— 再等等,可能就能等到 “续航 1000 公里、安全又耐用” 的固态电池电车,彻底告别油车的养护焦虑。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本站工作人员 (admin@qctsw.com) 。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汽车投诉网」或者「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