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沐子

作品:231

百年时光的沉淀,900万车主的选择,一汽奥迪坚守豪华底色百年时光的沉淀,900万车主的选择,一汽奥迪坚守豪华底色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品牌依托电气化结构的托举,昔日豪华品牌的“性能壁垒”被攻破,在我们自主汽车供应链愈发完善的如今,曾经的变速箱路线难点被绕过,如今的车机智能化即便在全球层面也是当世一流。因此,现在与人讨论起豪华品牌往往都将话题打开在新能源自主品牌上,可仍旧秉持长期主义,从研发到测试与制造都设立严格质检线的一汽奥迪,始终以品质给900万车主带来靠得住的豪华。“极境线路”的考验在奥迪的近年来,奥迪不止一次挑战“极境”:2021年,奥迪Q家族试驾从阿勒泰出发、穿行过喀纳斯湖、图瓦村、白沙山;2022年,奥迪Q家族从219国道北端的喀纳斯出发,途径“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山脉、“贵族牧场”吐尔加辽草原、“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2024年,奥迪Q家族从“丝路名城”和田出发,直攀隐秘在高海拔中的昆仑极境,一路到访了“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托木尔大峡谷、独库公路。在奥迪的极境路线中,覆盖了绝大多数人即便驾车里程百万公里,都可能无法到达的极险之地,正如2024年的极境路线中,甚至还遇到了大雨和泥石流。可即便是如此严苛的实际驾车环境,但相较于奥迪前期产品测试的规模,却仍只是“冰山一角”。奥迪品质的起点,在于最初的PEP48个月开发流程,在奥迪产品上市前,需要在实验室环境完成总计超过700万公里,其中单车最长15万公里的整车测试,而在如今新能源产品往往吸睛的寒暑测试方面,奥迪践行的是完整的“两冬两夏”产品验证,保证产品长周期质量。油电并举,赛道上的奥迪品质到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愈发汹涌的如今,一汽奥迪始终走在“油电并举”的战略道路上。就在今年,奥迪车队旗下RSQe-tron赛车获得了达喀尔拉力赛汽车组总冠军的成绩,在该项冠军殊荣背后,是西班牙籍车手CarlosSainz和领航员LucasCruz以1小时20分钟的领先优势收官总里程长达约7,900公里的比赛,最终问鼎冠军。在赛事结束后,奥迪汽车股份公司技术研发董事何立傅(OliverHoffmann)表示,“凭借革命性的电动驱动系统,我们仅用三年时间就征服了赛车运动最大的挑战之一。未来,我们将继续延续奥迪在四十年赛车运动中取得的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我要特别感谢整个团队在今年难度升级的达喀尔拉力赛上的卓越表现。”在奥迪董事何立傅口中提到的三年,是奥迪以电驱的形式三战达喀尔的三年。2022年,奥迪携RSQe-tron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成为了第一个在该赛事启用电驱动车型的汽车制造商,并开创出全新的T1Ultimate组别。在技术革新方面,运用FormulaE赛车的移植电机与DTM房车赛车的TFSI发动机的结合。这一年,RSQe-tron将电机能效突破到内燃机的2倍2023年,升级版奥迪RSQe-tron,在车身设计、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能源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更轻、更高效。2024年,三年终夺一冠的RSQe-tron从电驱系统、电动全时四轮、高压电池到能量转换器,不断的技术进步不仅是奥迪在电动汽车技术和越野拉力赛领域的强大实力证明,也是新能源车的胜利。还证明了奥迪电动汽车在越野拉力赛领域的实力,也证明了发展电动车方向的决心。奥迪的完美主义若是回顾奥迪在燃油车时代的技术升级路径,奥迪并非是“力求压榨赛车极限”的疯狂品牌,反而是始终处在稳步前进,且逐步进行技术孵化路线的“赛场钻研家”。其中,孵化了我们熟悉的TFSI涡轮燃料分层喷射技术、孕育了quattro四驱系统、点亮了TDI技术,奥迪始终善于从赛规级的技术累积到最后选择性下放到消费端,与一般合资品牌“减配置,换品质”的做法不同,奥迪始终走在既要“豪华精进”的产品变革,又要“豪华品质”的长期主义的道路上。如今回到2024年的达喀尔拉力赛的赛事中,奥迪在三年精进夺一冠的电驱化赛事中,首先需要突破的是电驱性能的稳定性。一个可以持续反复地保持全功率输出的电驱系统,是保障车辆性能稳定的关键,而这将为奥迪点亮稳定性和恒温管理的电驱技术路线。其次,底盘方面从所搭载的CDC可调阻尼减震器,只有在赛道中,才能实现毫秒级的响应和滤震,且无论的飞跳抑或冲击,对于底盘的极限抗压和缓冲能力以及支点强度,都是在吸收经验之后对品质的无限进步要求。最后,在赛道中所面对的交叉轴地形则更考验车身抗扭性和电池安全性,在如今奥迪在售纯电动车型中,普遍采用2000MO的超高强度底板横梁,其能达到飞机起落架的碰撞强度,整车多处超高强度钢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整车刚性。最后观点当我们谈论豪华品牌时,有人认为是高企的价格?但真正被认可的是品牌与产品叠加后的价值,有人认为是极限的动力?但这只能算一个品牌在发展途中不断精进的技能点,那豪华是所谓手工金线、钻石饰面?如果是只认可这一项产品点的土豪,那当然也能算是豪华品牌。在奥迪的对豪华的诠释中,长期主义的践行、普罗大众对品牌知名度的向往,甚至一汽奥迪在华收获的900万车主认可,当一位奥迪车主能因为他的座驾而昂起下巴,这份“自享尊贵”的用户体验,才是豪华品牌的精髓所在——豪华,因车主的自豪而华丽。最后对于品牌而言,奥迪的“极境路线”,对人、对于一辆车在面对浑天伟力时的险境中自然是考验,但对于持续深耕与长期主义,以变革为驱动力的奥迪,自不会陷入“极境”。2024-09-261.1万
小鹏MONA M03有何实力成就“15万元级AI汽车品类标杆”?小鹏MONA M03有何实力成就“15万元级AI汽车品类标杆”?在小鹏MONAM03上市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常站在新车发布会的舞台中央,用:车型介绍——研发过程小故事——智能AI升级——价格的流程,用半小时完成小鹏P7、P5、G9、G6以及小鹏X9等车型的上市发布会。而在8月27日小鹏MONAM03上市发布会中,何小鹏或许是受到小米SU7的影响,亦或许是小鹏MONAM03上市前何小鹏曾与雷军在广州会面,现在的小鹏学会了讲故事,也学会了小米曾经的“特色”本领——可视化表达。而在何小鹏的表达中,最后的注脚是: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或只剩7家。小鹏汽车的王凤英,铁娘子的第一杯酒很显然,将这份危机感放在小鹏十周年演讲环节中的何小鹏,有信心成为未来十年后的“七分之一”。而这份信心的起点,正是小鹏MONAM03。然而,当在小鹏MONAM03取得上市48小时大定超过30,000台的成绩后,当王凤英喝下了人生的第一杯酒时,我们才猛然惊觉,小鹏MONAM03或许是起点,但小鹏汽车“下一个十年”的支柱,应是——“铁娘子”王凤英。事实上,从小鹏G9的SKU繁杂、到内部人事架构的调整,从小鹏G6挽救销量、再到渠道调整的成本控制,于2023年1月加入小鹏汽车的王凤英,在小鹏MONAM03上市之前一直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这份“包袱”即来自小鹏内部,也来自王凤英从传统车企跳槽到新势力而吸引的目光。而王凤英能够在小鹏MONAM03的“庆功宴”中,喝下人生第一杯酒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其在小鹏汽车近两年后,最直观的一次工作成果体现。也就是经过一系列供应渠道、成本控制之后,最终让小鹏MONAM03起售价落在11.98万的“铁腕手段”。AI量化美学,好看又有趣的小鹏MONAM03近年来随着年轻用户登上汽车领域的消费主场,他们对于汽车设计的需求有了不同于以往中规中矩的表达,而在小鹏MONAM03之前,不少厂商投入了臆想女性为主的“幼粉型”产品,即仅在芭比向颜色,或车身线条幼态化进行改变,或是投入了“鬼火系”审美的怀抱,将扎眼的撞色设计和意味不明的尾翼风刀搬上车,意图收拢年轻男性消费者的市场,但这般张牙舞爪的设计,与缺乏原创性的“抄袭款”都成为舆论场中被调侃的对象。而在小鹏MONAM03全球首秀发布会上,何小鹏曾表示“小鹏愿意多花一点成本、多花一点时间,为年轻人造一台好看、有趣的车”。而最终,小鹏汽车为此付出了4年时间、花费了40亿费用,为小鹏MONAM03带来了AI量化美学。在小鹏MONAM03的设计中,其量化美学的设计兼顾了颜值与实用性,其0.194Cd的风阻系数使其成为全球最低风阻量产纯电掀背轿车,在实用性上带来的是更低的能耗。在美学方面的体现,则是源于被量化的全车造型比例。小鹏MONAM03的车身尺寸为4780/1896/1445mm的,轴距达到了2815mm,在B级车标准尺寸的基础上,呈现出了479mm的低质心低趴宽体姿态。到了轮毂与车身的设计上,当下同价位主流车型或是受限于成本控制,或是缺乏对于车身设计思考,往往一款宽美的车身设计却错配比例失衡的轮胎轮毂,呈现出“车高脚矮”的效果。而小鹏MONAM03的轮毂和车身的设计,其达到了近乎0.618的黄金比例,呈现出AI量化美学该有的协调和美感。有争议的智能座舱,引导性的智能体验在小鹏MONAM03的座舱中,无论是选配的无仪表盘设计,抑或极简化的15.6英寸中控大横屏控车逻辑,在亮相之初都被网友抨击为“省成本到不顾用户体验”的做法,但事实上无论是8155芯片的搭载,抑或16Gb运存的装配,都表明了小鹏MONAM03的智能座舱,具有不需要用实体按键,就能实现全局控车的语音交互系统。在近年来,为何消费者对实体按键具有不可替代的执念?无非是部分想要无限度节省成本的品牌厂商即没有装载实体按键,又没有装置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语音助手,而在这部分消费者的语音交互体验上,得到的并不是“智能语音”的应用,而是“智障语音”的糟心。但一直坚持走在智能化、AI化道路的小鹏,其语音助手方面配合本地以及云端AI算法做的语音助手可以做到非常好的体验。区别于同级别语音助手的差异在于,小鹏MONAM03的四音区语音助手,具有是否触发的判别力、功能需求的联想性以及控车精准的全局性,也唯有实现了这般水准的智能语音助手,才能在“去实体化”之后,为消费者带来足够智能、舒适的控车体验。此外,配备7.1.4通道的18扬声器和PSS厂商调教的音乐联动座舱,以及从高德导航深度定制化的小鹏地图,其细化到3D渲染车道的导航体验以及输入便捷以及交互流程的智能座舱基础。从语音助手,到音乐联动座舱以及沉浸式导航地图,至此小鹏MONAM03实现了全局化智能座舱体验,无论是控车方面的去实体键化、音乐方面的去蓝牙化、导航方面的去手机化,小鹏MONAM03都已经实现了座舱三大高频应用的全智能化。缺乏“键盘值”的后扭力梁悬架,精准控车的驾驶性反差在小鹏MONAM03底盘配置披露出其后悬架采用的是扭力梁“板悬”时,舆论场中就似乎涌现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猎犬”,狺狺狂吠地痛批着小鹏MONAM03,似乎“声量越响,肚膘越肥”。但若是与他们争论调教之于素质的重要性,他们又缺乏这部分体悟,若是解释5.3m转弯半径的含金量,他们的言辞又停留在二维,至于14.2黄金转向传动比能够实现的低速灵巧性和高速稳定性最佳平衡,在猎犬们光滑的大脑上更是如小鹏MONAM03在赛道中过弯般转瞬即逝。而何小鹏为了堵住这部分人的嘈杂,选择在赛道中紧闭车门车窗,在9月13日的赛道中驾驶小鹏MONAM03“扶摇而上”。此外在日常驾驶方面,扎实的续航一直是消费者购车前和用车时极为关注的因素。而想要实现续航扎实,那么低能耗带来的长续航路径,才能满足用户在驾车时体验到“所见即所得”的续航预估需求。而为了提高功耗,小鹏MONAM03选择了降低风阻、提高效率、减轻重量、节省低压功耗的技术路径,最终实现将小鹏MONAM03的极致低能耗做到了在CLTC工况下的11.5kWh/100km成绩。低售价的高价值:以成本争夺市场,以定价换取效率,以规模换取利润比小鹏MONAM03内饰更“极简”的,是仅有三个版本、三个售价的配置以及价格。如今11.98万元起售的小鹏MONAM03,对于同级别竞品而言无疑是0帧起手的价格内卷。其中,售价15.58万元的超长续航Max版本,是首次将高阶智驾带到20万元以内的“卷王”。在这一版本配置上的主要差异是2颗Orin芯片+高精地图,以及主动安全和辅助驾驶功能,其中硬成本方面在于4个摄像头和1个毫米波雷达。对于小鹏MONAMO3的低售价,何小鹏表示,尽管卖得便宜,但仍能获得利润。所有的定价策略都必须基于合理的利润,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小鹏汽车有信心在确保产品力的同时实现盈利。其中在技术方面:高效低能耗的调教使得小鹏MONAM03能够以较小的电池包成本实现更扎实的续航里程,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XNGP,免除了向外求购智驾方案的超高成本。最终,小鹏MONAM03呈现的产品形态,成为当下15万级别市场价值感最突出的表现。最后观点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竞争是电动化,下半场竞争是智能化,在何小鹏的说法中,“未来10年,年销100万AI汽车是晋级赛入场券”。在小鹏汽车的规划中,未来的目标计划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市场。且今年就会进入将近30个国家,其中相当部分都在欧洲。而小鹏汽车打开全球化市场的“钥匙”,无疑是如今高产品净值,低售价把控的小鹏MONAM03。与国内市场激烈的“纯电VS混动”状态不同,海外市场的新能源产品仍是以特斯拉以及我们自主品牌为主,其中小鹏MONAM03在如今特斯拉Model2尚未出现,在Model3与小鹏MONAM03售价差异巨大的前提下,与小鹏汽车在产品形态(极简风格、智驾水平、能耗表现)处于同一赛道的特斯拉,在海外纯电动市场无疑将会进入一片“蓝海”。2024-09-1413.5万
主动安全外加安全冗余,理想要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主动安全外加安全冗余,理想要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相信不少有关注过车企发布会的用户都有注意到,近两年各家在会上都有提一个重要的概念“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有这样的趋势一方面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安全性方面,即被动安全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是主动安全有了新的技术突破。而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理想汽车正在不断地完善主动安全的技术。在如今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智能驾驶就是一块香饽饽,但随着其高速发展,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出现,认为NOA、AEB等技术不过是营销的噱头。这些质疑也不无道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理想汽车也在思考如何将高阶安全功能真正守护用户的日常出行。为此,理想汽车统计了用户遇到过的各种真实风险场景,建立了完备的风险场景库,并根据风险场景出现的频率进行划分,规定了开发的优先级。通俗来讲,越经常发生,对人身安全危害越大的放到最高位置,当这些高频出现的场景完备后,再向外拓展至更多场景中。出现频率高,对人身威胁安全大,首先想到的就是城市路段中的“鬼探头”,除了其他走在路上的车辆,行人、电动车、三轮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这时候,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优先级就被提了起来,而城市路口路况错综复杂,最需要解决的是对象识别的精准度,同时也要眼观八方综合收集各个角度盲区的信息。理想在这一问题上引入了BEV鸟瞰模型,相当于在路口给车配备了一个“上帝视角”,也就不存在盲区的问题了。除了在城市的路口场景,高速路段的行车安全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高速场景,理想汽车在此之前就已经充分拓展了AEB的能力上限,即便在夜间暗光场景下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遇到前方精致车辆也可以做到刹停。要知道暗光下,人眼的感知能力相对于白天来说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时理想汽车就成为了驾驶者的第二个眼睛。有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安全冗余的需求也慢慢出现,而冗余不等于多余,其是挡在安全事故前的一条线,让车辆面对不同的意外时都能安全生效。就拿刹车来说,理想汽车除了常见的刹车踏板外,还配备了CDP动态驻车功能,如果出现了刹车被卡住无法踩下的情况,驾驶者可以通过按下P档按键让车辆制动,这恰好证明了多一个选择,多一份保障。刹车做好了,另一个对于车身安全控制有强相关的就是转向,理想汽车的传感器、电源、通讯、电机绕组均有备份,即便单点失效,车辆依然可以提供转向助力。另外在用户看不到的领域,理想汽车也在持续发力,例如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ASC智能牵引力控制功能,这些都是理想汽车为了安全冗余作出的努力。也许会有人有这样的疑惑“主动安全做这么好,是不是被动安全的成本就缩水了”,真是如此吗?就在9月5日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中,理想MEGA和理想L6都取得了G+/G+/G+/A的最好成绩,能通过中保研的测试,理想汽车的被动安全有多少含金量尽在不言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测试标准的上限,并不是理想安全实力的上限。理想汽车已经连续20周蝉联新势力周销量榜的冠军位置,这也就意味着有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将理想汽车行驶在路上,而消费者的安全也正是理想所重视的东西。不管是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或者是安全冗余,不管是发生事故前还是事故发生时,理想汽车都能给到每一位车主行业顶尖的安全保障。2024-09-141.1万
发布10天,订单突破15000台,全新智己LS6 火了,9月26日正式上市发布10天,订单突破15000台,全新智己LS6 火了,9月26日正式上市全新智己LS6最近很忙也很红,继成都车展正式宣布开启预售以后,在9月6日又再度官宣开启全国试驾的消息。从发布到开启全国试驾大约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全新智己LS6的订单量实现突破3500台的成绩。但智己的捷报还陆续有来,发布十天以来,全新智己LS6的累计订单量再度刷新,已成功突破15000台。从持续增长的订单数量足以看出,全新智己LS6的市场热度正持续走高,可谓是当前智能SUV市场中的“大红人”,通过机械、舒适性、智能化等层面的综合产品力我们也不难发现,全新智己LS6“红”得确实很有道理。优秀的底盘,卷硬件,还要卷算法当前,很多主打智能化的SUV在底盘方面开始内卷,从硬件层面也确实优秀。但与传统的底盘不同,全新智己LS6全系标配的灵蜥数字底盘,既卷硬件,还卷算法,结合智能化技术,让它拥有百万级SUV的底盘质感,并具备各种意想不到的功能。全新智己LS6配备了智慧空气悬架和智能电控减振系统,除了能实现比较主流的悬挂高低及阻尼软硬调节之外,还融合AI算法,根据行驶的路况进行智能化的调节。不管是急加速还是紧急制动,不管是过减速带还是抛跳起伏的路面,都能让车身保持稳定的姿态,同时还缓和颠簸时的冲击感,大大提升舒适性和行驶品质感。灵蜥数字底盘所具备的“云台车身”功能,还能让全新智己LS6获得更出色的驾控性能,哪怕在大曲率弯道中攻弯,或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避让时,全新智己LS6也能主动让车身保持平衡,减少侧倾,从而获得更好的操控体验,并从而减少侧翻的风险。在越野过程中进入湿滑的雨后泥泞路面,通过“单轮脱困”功能,可以在150ms限制车轮打滑,从而精准控制车轮的动力输出,最终成功脱困。作为一款身材宽大的的中大型SUV,全新智己LS6却拥有小型轿车一般的灵活性,这是因为它配备了智慧四轮转向系统,从而拥有超小的转弯半径,在狭窄的道路中掉头,也完全可以做到一把过。全新智己LS6还具备独特的“蟹行模式”,在需要停泊路边侧方停车位时,这项功能可以让车辆实现对角线平移,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再也不怕在挪车的过程中被其它车辆卡位。此外,灵蜥数字底盘还拥有传统底盘所不具备的全架构OTA升级的功能,让底盘具有持续优化提升的能力,未来还能解锁更多的新功能。因此,全新智己LS6搭载的灵蜥数字底盘,从技术层面来说是颠覆性的存在,除了满足舒适性和操控性的传统需求之外,还能实现各种创新性的功能,从而为用户带来超乎想象的用车体验。松弛感好车,着重一个“躺”不得不说,全新智己LS6是一款充满松弛感的车,它配备的121°副驾零重力舒享座椅,除了跟主驾驶座椅一样标配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还带有U型面的小腿托设计。而后排的“大沙发”座椅,靠背还具备10档18°范围的调节,舒适性同样不容小觑。同时,它还是同级车型中唯一拥有三种全松弛模式的“全躺车”,让座舱实现包括“零重力模式”“贵妃椅模式”“大床房模式”等舒适且实用的模式。所谓“零重力模式”,就是副驾驶的座椅靠背和大腿的角度调整到最为理想舒适的121°,从而模拟零重力的舒适坐姿,配合座椅按摩的功能,可以消除长途行驶的疲劳感。而“贵妃椅模式”则让舒适性更进一步,直接让座椅调整到“躺平”的状态,可以让用户好好地睡上一场中午觉。当后排座椅全部放倒以后,全新智己LS6的连通的超大后备箱空间,不仅可以装载更多大件的行李和物品,还可以打开“大床房模式”,喜欢露营的用户不仅可以带上更多户外装备,甚至不需要搭帐篷。全新智己LS6之所以能展现出松弛感,除了特别能“躺”的座舱,还得益于IMAD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配备。如今,这套智驾系统经过全面升级以后,通过端到端大模型的融合,已全系具备去高精地图城市NOA的能力,预计年内将实现全国开通的目标,真正实现全国都能开。在面对城市复杂的路况场景之下,比如十字路口无保护左转,行人、非机动车、施工围蔽障碍的绕行避让,全新智己LS6也能做到像人类驾驶一般丝滑顺畅,快速⻋道变道或路口错位交汇通行时,判断更果断干脆,不再拖沓迟疑,越来越像老司机。不管从使用体验还是安全性等方面,全新智己LS6搭载的IMAD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都能让驾驶员的状态更松弛。最后全新智己LS6即将在9月26号正式上市,这款松弛感十足且智能科技含量颇高的“超City智能SUV”,无疑是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纯电SUV之一。当然,全新智己LS6也将面对更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的挑战。全新智己LS6上市前后,极氪7X、乐道60、阿维塔07等同级别的产品也将在同时间段上市,而且各有各的亮点,这一细分领域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从产品的维度来说,全新智己LS6无疑具有颇高的热度,同时它的价格也值得大家期待,这款SUV最终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到时候就有答案了!2024-09-1313.9万
金秋嗨购月,一汽-大众宝来6.98万元成A级车卷王金秋嗨购月,一汽-大众宝来6.98万元成A级车卷王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期盼已全数聚焦在新能源车型上,即便是燃油车型偶然有了一阵生息,也会被媒体和网友的贴上寡素、落后的标签。同时,在乘联会发布的《2024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中,新能源车才刚刚达成了“单月渗透率超50%”的成绩,即在舆论场中将燃油车判处了“死刑”。(图源:乘联会)可事实上,虽然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1.1%,但在今年1-7月累计零售1,155.6万辆的整车销量数据中,常规燃油车零售达657万辆,仍具约57%市场占有率。且从近年国别品牌份额变化来看,我们的自主品牌在“绿牌政策”和“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自然是节节升高,但真正大幅萎缩市场份额的是日系、美系品牌。德系品牌占有率虽然同样受到影响,但仍较为坚挺,在2024年1-7月累计市场份额仍占据19.1%,而作为德系品牌代表的一汽-大众,依然能够在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冲击下保持坚挺的市场表现力,归结到底无非是价格和产品这两方面优势。首先在价格层面,9月4日-30日,一汽-大众全系以日换新享置换补贴至高3.1万元(含国补),更有全新一代迈腾上市6重礼,揽境、揽巡限时专享至高50%购置税补贴。宝来200TSI限时价格低至6.98万元。其次在产品方面,4月焕新而来的全新宝来,让其在当下始终保持产品生命力、竞争力。即便放在整个汽车产品市场,都无疑是“省、好、值”的高净值车型选择。宝来“省”的体现在如今各家、各售价区间的车型产品推出时,常常让人顾虑:我该是早买早享受,还是晚买等折扣?诚然,车企品牌间的价格战格局,对潜在车主无疑是利好局面,但当车主拿出真金白银去购车的时候,这种利好则成了“薛定谔的利好”。正如今年春节末网友对于网约车主的调侃:去年花了9.98万买新车赚钱,存下2万喜滋滋过年,还没到今年元宵车型就官降,车价的折损与一年的存额实现了“动态平衡”。相较于新能源品牌“潜在车主”的吸引,一汽-大众更愿意与现车主成为“利益共同体”,首先其作为成熟的汽车品牌,对于市场的节奏、对于逐利性的追求有着更成熟的理解,如今限时优惠的车型,更愿意与国家政策、地方环境协同调整,使得一汽-大众的宝来车主,在成熟的渠道商和官方定价把控下,没有频繁官降或换代的“背刺顾虑”。在如今新能源车型各种突发故障的背景下,具有一汽-大众保障坚实德系品质的宝来,在日常使用中,不会轻易出现故障、在车体基础上,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的经典车型,自诞生以来,宝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然可以成为需要“省心”车主的选择。宝来“好”的体现一款车型产品是否“好”,往往体现在对于用户思维的刻画,而向车主展现用户思维的第一笔,无疑是外观设计的表达。现款宝来在大众品牌时尚化的家族设计语言中,其外观展现的是内敛而又深邃的理性魅力,细节处对于线条的增设又不失年轻活力的运动风尚。或许在主观的审美中,宝来称不上是“美型轿车”,但相比同级别竞品恨不得把跑车元素刻画在入门级家轿的“雕龙画凤”做法,宝来在外观的设计上起码避免了陷入或“抄袭”、或“丑”的争议。座舱中,宝来相较同级别新能源车型的优势在于:它没有体积硕大的动力电池或混动动力系统,在空间体感上保住了A级轿车应有的表现,而智能座舱化方面,宝来拥有CarPlay、CarLife等适用性宽泛的车机互联功能。此外,“领先一个时代”的实体按键智能座舱,体现了一汽-大众并没有为了节省成本,而对当下消费者灌输:全触屏才是新智能的莫名逻辑。动力方面,全新宝来装载了TSI发动机和7档DSG变速箱这一黄金搭档组合,其中代号“EA211”系列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一直以来该系列发动机在不同模式下具备着动力强劲和节能环保的的特点,在如今新款宝来上,更是通过采用多种先进技术、精巧设计以及轻量化材料的运用,在保障动力输出的同时,燃油经济性也得到了提升,更加节能环保。宝来“值”的体现宝来的“值”,表现在车主是否真的获利。首先,如今宝来200TSI车型的限时6.98万元售价,首先避免了“预售期心理战”,即品牌方早一个季度甚至半年公布预售价格,在直到上市前再根据预售订购人数后再决定真实售价的套路;其次最高1.5万元的以旧换新国补,则是在政策存续的窗口期出现的福利,叠加0利率或0首付或低日供的三种不同购车贷款政策,极大地减少了换新宝来车主的购车成本;最后在品牌福利中大众品牌老车主可享受的1,000元保养抵用券,“实报实销”的现今卷,与当下流行的“品牌社区积分制度”,或许追求“值”的车主更明白哪样更“值”。而在用车成本方面,相较新能源车型“省油不省钱”的现状,以及其动力电池日后的更换成本,宝来所达到的5.52L/100km平均油耗表现,在相同年限下的用车成本,甚至可以低于同级别的纯电动车型。最后一汽-大众自2001年将宝来车型带入中国市场,经过多年累计发展的制造工艺、售后服务以及口碑沉淀,陪伴一汽-大众塑造了如今的金字招牌,在如今愈发繁多的新能源产品冲击下,宝来在相应的价格区体现的“用户思维”,更是安全、品质和超越价格的产品价值的多重保障。2024-09-0425.1万
天上空客、陆上别克 GL8陆尊PHEV豪华升舱  别克MPV成都车展亮“王者实力”天上空客、陆上别克 GL8陆尊PHEV豪华升舱 别克MPV成都车展亮“王者实力”本届车展,别克品牌携旗下MPV、SUV、轿车、新能源家族的全新一代产品亮相展台,其中不仅有人气、销售双旺的GL8陆尊PHEV、高安全高品质的奥特能智电SUVELECTRAE5、E4,还有“油电同智”的佼佼者全新一代昂科威Plus、别克君越等,连同以“天上空客,陆上别克”为主题的系列精彩互动,围绕全新GL8陆尊PHEV更豪华、更舒适的“升舱”体验,展现别克新一代产品全面升级的标杆产品力和领先科技实力。别克携旗下MPV、SUV、轿车、新能源家族亮相展台在别克展台上,最受瞩目的明星车型当属全新GL8陆尊PHEV。作为别克GL8发力新能源市场的划时代产品,GL8陆尊PHEV不仅凭借突破性的全新一代PHEV插电混动技术,解决“匮电性能下降、驾驶品质不一致、电池安全风险”等当下插混产品的用户痛点,并且在豪华设计、舒适空间、智能体验等方面也全面升级,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升舱”体验。该车上市后迅速赢得用户的良好口碑,终端销售供不应求。根据统计,GL8陆尊PHEV的私人用户占比和豪华车车主增购占比都超过六成,展现出市场对其豪华品质及品牌口碑的认可。九月底,GL8陆尊PHEV还将OTA开通NOP智慧领航,持续巩固“最强豪华插混MPV”的标杆地位。全新GL8陆尊PHEV为用户带来全方位“升舱”体验大型科技豪华MPV别克世纪也同台亮相,展现别克MPV家族历经24年市场耕耘,始终聚焦用户体验,不断创新进化豪华品质、舒适乘坐、智能科技,成为豪华MPV标准的定义者。到9月份,别克MPV家族也将迎来第200万辆下线的里程碑,成为中国MPV市场首个突破200万产量的品牌,以实力继续书写市场传奇。大型科技豪华MPV别克世纪携手GL8陆尊PHEV同台,彰显别克MPV王者实力本次别克展台的一大亮点是以“天上空客、陆上别克”为主题,围绕全新GL8陆尊PHEV打造的豪华商务舱现场体验。在1对1豪华商务舱专属服务中,观众可以享受到“机长”、“空乘”的专属接待及“沉浸式”场景讲解,还可享用限时派发的别克E-Coffee头等舱特调茶咖,消暑清凉。此外,观众还可参加展馆外举办的“航空特色”主题试乘试驾活动,感受“豪华商务舱”的尊享产品体验。GL8陆尊PHEV邀您“升舱”,别克展台精彩互动引人入胜除了精彩纷呈的“升舱”体验,别克展台还为“技术控”观众准备了前沿科技互动。通过实体展具和视频虚实结合的数字装置,不仅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全新一代PHEV智电插混系统真性能、超平顺、高安全的技术优势,也让观众直观了解到奥特能智电平台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安全、寿命与能耗表现,全面彰显别克发力智能电动新赛道的强大技术实力。2024-09-029911
方盒子销量王 捷途汽车强势逆袭做对了什么?方盒子销量王 捷途汽车强势逆袭做对了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从市场消费端抑或是网络舆论均进入了行业内卷、价格血战的白热化背景,甚至个别品牌的创始人或高管,都为价格战而在社交媒体频频发出雷人言论,而换来的成果是:乘联会数据显示,全国乘用车市场上半年累计零售销量为984.1万辆,同比增长3.3%。而相较“舆论场流量头部车企”来说,捷途汽车则凭借近年来备受追捧的方盒子车型,实现销量上的逆势增长。2024年1-8月捷途汽车累计销量突破31.6万辆,成为行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8个月销量超去年全年的品牌。若是从“互联网舆论营销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捷途汽车相较友商无疑有着更高的转化率,而对于一家车企而言,从投入成本到市场增量,实现转化的关键因素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硬实力!当“旅行+”战略遇上捷途旅行者自2018年成立之时,捷途汽车便提出“旅行+”的品牌战略,延伸构建专属捷途用户的“旅行+”出行生态。然而彼时的捷途,先后经历车市寒冬、缺芯危机、疫情爆发等诸多考验,“旅行+”战略尚未展现其应有实力。而从捷途实现销量同比增速达126%的时间点来看,此前2023年9月发布的方盒子车型捷途旅行者,无疑就是“旅行+”战略展现出对用户需求变化精准捕捉,迎合用户多元化需求主动求变的关键节点。事实上,对于如捷途旅行者这类方盒子越野车型的车主而言,或许绝大多数人不具备“越野”的实力和时间,在这部分车主购车前的畅想中,或许有周末露营的安排、有一周一次野钓的想法、有一月一次城际郊游的规划等,这类短暂脱离城市节奏压力的轻娱乐项目,即便寻常家用SUV就以足够满足这些用途需求,但捷途旅行者区别竞品所能提供的是:在相同售价中选择产品力更全面,具备多应用场景车型的购车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加持,对用户的真诚才是“必杀技”不可否认的是,在物理学和生产成本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如今同价位的车型产品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差异化,且在经济环境螺旋下沉的怪圈中,“以有限的成本得到更多的快乐”,才是当下年轻人对于购车选择需要情绪价值满足的关键因素,而这份情绪价值,在捷途的“旅行+”战略下则体现出产品为车主带来的松弛感。或许这周末需要“被自愿”加班?没关系,捷途旅行者就停在楼下,下周去露营也无妨!或许这周末约了搭子去LiveHouse?太棒啦,买方盒子车型就是为了出去玩的!在捷途旅行者和“旅行+”生态的加持下,对于车主情绪的满足不仅局限于穿过钢铁丛林到达远方的风景,看清前方的路,在路上找寻真正的自我。如捷途旅行者这类方盒子车型,所具有的更高、更宽阔的驾驶视野,即便是上下班通勤,也能满足年轻消费者求追“通透”的用车体验。捷途“旅行+”战略下的产品矩阵在捷途旅行者发布之后不到一周,就有网友在相关社区追问关于捷途旅行者混动版车型的消息,此后在今年4月,如今的混动方盒子销量冠军——山海T2即上市。作为捷途混动越野的产品,其上市时还带来了“英国有路虎,美国有吉普,而中国有捷途!”的口号。在核心系统上,山海T2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系统,综合续航1300km的表现,或许正呼应了山海命名的由来:千里奔赴,山海可平。此外,在山海T2上市的同时,捷途汽车旗下轻越野电混SUV山海T1、全场景智能越野超混SUV山海T5、水陆两用的山海T7以及全路况旅行越野皮卡山海P5在今年四月份捷途品牌之夜同时亮相,未来将逐步完善新能源旅行越野产品矩阵。而基于奇瑞集团所赋予的技术实力基础,在“旅行+”战略加持下的捷途汽车自然能够在未来穿越更多山海,承载更多车主旅行。总结在当下汽车市场中,大多数品牌和厂商均陷入了“卷定语参数”或“比售价更低”的逻辑怪圈,但受限于“好产品要高成本”的基础逻辑,这种怪象换来的是我们自主汽车品牌的利润被削弱,消费者得到名不符实的消费体验。而如今依托“旅行+”战略的捷途汽车,目前已拥有320家权益伙伴,涵盖酒店、服装品牌、改装品牌、餐饮等众多环节,捷途用户可以在旅行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例如捷途前不久与王老吉联名的折耳根凉茶饮料,即便是没有购买,但在便利店中的余光一撇,却也能让捷途车主会心一笑。而反观其他品牌车主,在购车后仅能怀有“不要那么快就降价或“加量不加价”上市新款车型的“防背刺”心态。在如今的汽车品牌中,仅有捷途汽车才体现出了这份被车主期待、被消费者信赖选择的“品牌生命力”!2024-09-0225.5万
新能源车企如何坚守长期主义?极狐交上“安全质量”的答卷新能源车企如何坚守长期主义?极狐交上“安全质量”的答卷在以“冰箱沙发彩电”、“1000km续航里程”、“1000ps”超跑级马力为制胜点的如今,似乎大多数陷于舆论场的消费者和网友都忘了,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除了智能AI管理的高大上以外,还深扎根于“实践检验真理”的核心理念之中,即汽车质量的客观检验与基础标准的坚实保障。日前,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正式发榜,其中极狐汽车旗下——极狐考拉,位列“新能源紧凑型MPV”第一;极狐阿尔法S位列新能源中大型车第二;极狐阿尔法T5和阿尔法T分列新能源中型SUV第二和第五。事实上,即便是错过本次质量排行的极狐阿尔法S5,也在此前的汽车质量检验项目中,通过令人瞠目结舌的“重型卡车双重魔鬼夹击碰撞实验”,证明了自身实力。(图源:官微视频号)在此场实验中,极狐阿尔法S5被两辆总质量达8吨、长9米的厢货车以相对速度80km/h进行双重夹击,碰撞总能量达到了国标规定值的3.7倍。碰撞结果显示,车身座舱依旧完整,铰链柱未发生撕裂,假人脚未卡住、能正常移除气囊及安全带及时点爆,车载紧急呼叫系统E-call正常接通,门把手自动弹开,高压系统自动断电,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未侵入乘员舱。由此可见,极狐阿尔法S5在遭遇极端车祸碰撞情景下,能带来从内到外的安全性。然而,安全性仅是极狐汽车产品力的一部分,更多卓越的表现也鲜少被发掘。正如今年4月,在极狐科技沙龙会场中,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刘宇先生曾说过“我们之前就像在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但倒不出来”。事实上,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流量、讨论度上,被华为集团纳入“智选”体系的一众车型,成为了“聚光灯下的Dancer”,但在三年前的上海车展现场中,最早点燃华为集团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野心”的、早早加入华为Hi模式的极狐汽车,到如今却陷入网友以及潜在车主对极狐汽车产品力无处感知的窘境。茶壶里到底有没有“饺子”极狐汽车作为国内新能源品牌的一员,得益于北汽集团赋能,其自诞生之初即肩负了“合资看奔驰、自主看极狐”的使命。在今年4月11日北汽极狐举行的达尔文2.0技术品牌发布会上,发布了纯电动高端旗舰平台,即深度融合奔驰MRA豪华后驱平台的——北极星平台。在以“达尔文”为名的技术发布会上,极狐汽车以安全、性能以及智能等核心领域为“进化方向”,立志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首先在安全方面,在极狐汽车命名的“极光电池”中,预设了电池磕底、暴雨洪涝以及高温自燃三类极端场景,在电池底部全系标配独创的7层防护“玄武护甲,在此电池护甲的基础上,不仅兼顾了绝缘、保温、导热、防腐等四大功能,还开创了“太空舱密封”级别的电池绝缘技术”,在达2米水深以及48小时淹没测试条件中,电池内部仍滴水不沾。如果说,电池的容量、充电的速率、高压伏电的平台,是新能源汽车硬成本的堆叠和拼装,那么在极端场景中的电池安全性,则是“物竞天择”的进化。其次则是性能方面的体现,极狐汽车对于性能的理解,除了参数方面赢在舆论场上的“快”,还有实际体验赢在消费者端的“稳”。如果仅是为了极限地压榨,那么即便是一般的电机系统,都可以挖掘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潜力,但若是要足够持久的性能释放,那么电机热量控制的稳定才是“可持续发展路线”。在极狐汽车的极峰动力系统中,采用了高于主流且工艺控制更难的8层扁线技术、双面塑封封装碳化硅,以及散热面积达到76000平方毫米且和手机大小的“龙鳞翅片”散热结构。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搭载第四代极锋动力的极狐阿尔法S5,总功率超过530PS,零百加速时间3.7秒,并且可以做到连续加速46次无衰减的动力输出。正如“舞者不能一直处在聚光灯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亦不是“时刻都在红路灯首位发车”。对于一位车主而言,加速快是动力储备足的体现,但在日常用车场景中,“好开好坐”才是更多人的追求。同样在达尔文2.0极狐发布会中,极狐汽车的三电研发责任人袁文静女士对于极狐汽车的“灵韵底盘”,作出了“开起来像宝马,坐起来像奔驰”评价。在驾驶方面,灵韵底盘开发的智能制动系统中搭载了赛车级的固定式制动卡钳,使得极狐阿尔法S5百公里制动距离仅为33.5米。为控制侧倾使用了高温热弯工艺的稳定杆,配合与米其林联合定制的专属运动轮胎,车身侧倾较常规车型减小20%。关于舒适,灵韵底盘的调校一是采用了经验丰富的大师级调校团队,其中不乏曾经调校过BBA等豪华车型的麦格纳专家。二是基于593亿公里的用户运行数据,建立起一个全域、全场景的底盘调校指标评价库,几乎覆盖所有用户可能行驶的路况和可能的操作,包括80多个场景、140多个评价指标,涵盖日常道路、崎岖山路以及赛道全路况环境。如果说一位潜在的新能源车主,对于智能化的预期只包括:导航、多媒体以及定速巡航,那么对于极狐灵智OS智能系统的认知,或许需要“极锋动力”在46次全力加速的帮助下才能赶上。在智驾方面,极狐汽车采用行业领先的34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实现全天候、全向的环境感知,确保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与可靠。软件算法方面,极狐汽车还通过创新的BEV+Transformer+OCC方案,提升障碍物识别率,并引入交互博弈算法,优化行车路径规划,提升通行效率。此外,极狐汽车在C-NCAP主动安全评测中取得接近满分的成绩,且获得C-ICAP“5+星级”认证。另外,极狐汽车现已获批国内首批L3级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并积极参与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申报工作,这预示着极狐汽车将很快为用户带来L3级的自动驾驶体验。包了一锅怎样的“饺子”从极狐最新的产品——阿尔法S5来看,外观方面,造型设计充满运动轿跑风格,其最低0.1925Cd的风阻系数,并不是“为了风阻能耗,盲目牺牲设计性”,而是颜值、实力的综合呈现。在电池系统方面,极狐阿尔法S5搭载最新的电池技术,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其中,708MAX版本,顾名思义,最长续航708公里。据公开信息显示,新车百公里能耗12.8kWh,基于800V超充平台可以实现10分钟充电280公里、15分钟充电380公里。内饰方面,在最容易被忽略的座舱健康中,极狐阿尔法S5通过吸附降解的黑科技材料、正向自研验证技术、母婴级抗菌技术、抗病毒技术和无异味防螨5项行业首创技术,打造了无限接近“0醛0苯”的健康座舱,开创了车内健康3.0时代。如何从“茶壶”倒出饺子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舆论场中,能够吸引流量的无非就三点:价格、跨界以及智驾。其中价格战的因素自不必说,在高层的眼光中这是促发“内需”的手段,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跨界方面,则是网友和消费者对于民族企业实力的认可;而智驾方面,无论是早年间的顺风车极端案件,还是如今个人司乘关系的矛盾,都促发着双方立场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期许。而最近出圈的“萝卜快跑”,则成为了极狐汽车“从茶壶倒出饺子”的突破口。此前7月18日,极狐汽车官微发布了《空降武汉体验「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的内容海报,诚然,即便出于技术原因,抑或是实际道路交通的客观条件,如今的萝卜快跑被网友调侃为“傻萝卜”、“萝卜不跑”、“苕萝卜”,但秉持“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如今我们站在全球智驾先列的浪潮上,对于一项技术与民生的革新,总要承受一些负面的声音,但极狐汽车在褒贬不一的舆论环境中,仍然入局拥抱新变化,这无疑是一种立场向的声明,也是极狐汽车在如今愈发炽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不再持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态度,来吸引极狐汽车本该拥有的消费者用户。在极狐汽车联动萝卜快跑的后续官微内,此前在华为车Hi模式中积累了HUAWEIADS2.0高阶智驾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Pro,已经具备了各端在国道、县道、乡道的道路识别智能驾驶方案。此外,在联手百度Apollo打造的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Moon上,更是体现出极狐在积累华为ADS智驾方案后,在智驾能力的优势。最后观点如今,无论是“机械降神”的小米,抑或是集团内部的享界S9,对极狐而言都是此后是否边缘化的威胁。但幸运的是,新能源车圈中的“两大流量体”,自面世即自带舆论战场,当网友、消费者的注意力“向北注视”,极狐汽车自然有了发展的空间。在拥有66年历史底蕴的北汽集团笼罩下,极狐拥有的是极为难得的技术沉淀和匠心投入。而从始至终坚持造车长期主义的极狐与被流量带起的话题车企不同,站在北汽集团肩膀上,无疑有着更为坚实的后盾和更长远的发展空间。2024-07-2496941
东风日产二十一年山河日月,达成1600万销量的成就东风日产二十一年山河日月,达成1600万销量的成就今年6月16日,东风日产用21年的发展,交出了一份1600万辆整车产销的“成绩单”,成为日系合资车企最快达成这一成就。在东风日产21年的砥砺征途中,东风日产不止一次刷新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产销交付记录。自2003年东风日产下线第一辆SUNNY阳光车型伊始,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仍处于稚嫩的阶段,东风日产便已走上了快速发展车道;到2009年,东风日产已经达成年销量50万辆的成就,此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经历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东风日产仅用10年时间达成累计450万辆产销,再次刷新行业纪录;2018年,东风日产实现1000万辆目标的最快行业纪录;2022年,时隔4年之后,东风日产迈过1500万辆规模大关,成为国内最快达成1500万辆的合资车企。到如今2024年,在新能源的冲击下,在油价高企的背景中,在政策方向的指导上,东风日产稳住了往昔峥嵘的燃油车市场,随着一辆东风日产探陆两驱6座版车型下线,更向中国消费市场展现了16,000,000辆产销达成的成绩单。支撑三位品牌布局,多动力基础的研发实力在东风日产的这1600万辆成绩单中,背后不少明星车型。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支柱车型无疑是普罗大众省心省油耐用之选的——轩逸。这款自1959年诞生于日产汽车本土,到2005年由东风日产带入中国汽车市场的经典车型,以“十二代轩逸”的积累,启蒙了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旗舰家轿”的概念。至今家轿销冠神话轩逸SYLPHY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台。此后,东风日产旗下如天籁ALTIMA累计销量突破190万台,逍客、奇骏等满足主流消费群体需求的SUV家族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台,在二十一年发展间,满足了一代代消费者对于旗舰合资车型的需求。除了高品质的经典车型矩阵,东风日产有着完善的自主研发实力。作为日产汽车公司在全球第四个具有同等研发平台的技术中心,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于2006年建立,其中不仅负责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个品牌的车型开发及部分造型设计工作,还累计完成了超过50款车型的开发。如今,在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的支持中,东风日产持续推出了包括超混电驱奇骏、启辰大VDD-i超混动、启辰VX6纯电SUV,以及搭载氢燃料电池的氢境等。当下的东风日产企业,具备三位一体的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布局,和作为国内唯一量产纯电、插混、混动、氢能源及内燃机五种动力系统车型的合资车企,其硬实力的展现,让我们看到了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奋力推动企业向电驱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的做法,为东风日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向新能源转型的研发结果若是回顾今年初,一场由自主新能源车企掀起的价格战,让彼时的网络声音充斥着对自主品牌车型狂热的追求。然而在2024年1-5月,东风日产批售量28万,同比增长3.8%,是主流合资车企里年累销量唯一同比正增长。而无论是东风日产达成1600万辆的成绩,还是成为同期唯一销量稳固的合资车企,都是东风日产坚韧强大的体系力的结果体现。如今,为了契合中国用户的需求和市场发展节奏,东风日产还筹谋计划在未来3年,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事实上,相较其余合资车企依托国外研究院开发,再生产与国内工厂的其余“合资新能源”不同,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东风日产企业,在电驱化、智能化、网联化,都累积了一定的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在电驱化方面,其自主研发的Vita原生纯电平台,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支持,在该平台的高效理念中,表现出来的技术高度为≥91%的电驱工况效率、10kWh级的百公里电耗以及3秒级的百公里动力输出。在智能化表现上,由东风日产团队设计和主导开发的智能车机系统:灯塔OS,现今已经在启辰VX6车型上搭载,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自在”场景,表现出更全面、智能的软硬件联动形态。在自研电池的呈现上,以“车电一体大安全”理念而诞生的鲁班电池,通过电芯、BMS、电池包、整车、云端等五维防护,构建立体化的电池安全体系。如今,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已累积完成先行技术开发课题441项,研发能力实现了从国产化阶段到共同、自主开发阶段再到创新开发阶段的提升。持续增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已经具备反哺日产全球的能力。而这份将本土化优势和全球实力品牌融合的实力,在东风日产的语境中定义成由“全球能力”(Global)与“本土优势”(Local)结合的“GLOCAL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将围绕着舒适再进化、智能新高度、多种动力配置以及高安全四个层面,由本土化研发和日产全球化的实力展开。其中,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日产汽车联合了包括华为、英伟达、百度、科大讯飞等在内的多家头部智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更高的效率融合全球和本土科技,提供满足更广泛应用场景的产品。同样此外基于全球化需求的角度,“GLOCAL新模式”还实现了多样化的动力组合,在电驱的大构型下,实现纯电、插混以及增程式混动多动力路径同时,搭载具有行业领先的高集成高能效电驱系统,带来安静平顺、高效智能的动力体验。在“GLOCAL新模式”中的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不再仅是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顺应需求研发的“自留地”,更是东风日产将来反哺日产其他海外市场的出发点,按计划,2025年东风有限将开启整车出口,第一阶段的目标是10万辆,其中包括4款自主设计的日产品牌车型。最后总结从目前国内社交媒体的流量上看,如今的东风日产看似“输”在了线上舆论阵地,但从销量体现来看,则是在线下“赢”得了消费者基础盘。在舆论口号和现实销量的碰撞中,可以预见的是:站在1600万用户基盘之上,东风日产必将依靠如今在燃油车市场的充实底蕴和完善的自主研发实力,在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快速响应,进一步强化本土新能源车型研发,打造一系列新能源和智能化产品,促成东风日产未来新的增长极。2024-07-121.6万2
吉利银河E5,再掀“卷”局:十万级纯电SUV,刀锋指向何处吉利银河E5,再掀“卷”局:十万级纯电SUV,刀锋指向何处吉利银河作为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赛道的独立品牌,其在2023年上市的吉利银河L7、吉利银河L6作为吉利插电式新能源的动力车型,自诞生起就以“卷”的形态,成功塑造了“满分级产品”的品牌形象,此后推出的E系列纯电动车型,更是拉升了消费者对新一代纯电车体验的期待值上限。以此前发布预售价12.3万-15.7万的吉利银河E5而言,作为跻身A级纯电动SUV的吉利银河全新车型,仅以SUV车型定位而言,在国内市场本身就处于体量大、头部单品制霸的细分市场,其中以特斯拉ModelY为例,在近一年中持续多次霸榜着SUV车型销量榜首,无论是同级别燃油或是新能源车型,都无法撼动其在市场端的寡头效应。而如今定位于十万级的吉利银河E5,若是根据吉利系汽车在预售价和上市价调整的“一贯传统”,不难想象吉利银河E5“生来为卷”的使命感,意指于谁。但如今,无论是比亚迪旗下的元Plus,抑或是广汽埃安旗下的AionY车型,都已经具有了稳固的销量市场基本盘,吉利银河E5该是一辆怎样的车,才能完成其“生来为卷”的使命?此前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先生,在亲身参与14场用户调研,收取274个用户反馈后,已经有了答案。“第一次做用户调研时,我们问用户想要一台什么样的纯电车?”“答案是‘全都想要’。”满分车设计性受限于尺寸比例的协调,A级SUV车型中很难出现一款交口称赞的颜值向产品,而到了纯电动领域,因为电池结构的归列结构,为了向车内空间妥协,更是进一步放大了“设计难”的天然缺陷。而在吉利银河的家族式设计上,却似乎克服了这一缺点。吉利银河E5作为具有4615/1901/1670mm,轴距达2750mm的A级SUV车型,相较于同级别竞品用力更深的风格,吉利银河E5具有一脉相传的极简、冷静、克制、平衡的设计手法。封闭式的前脸上,具有一根自前机舱盖向前脸聚焦的高曲率视觉重点线,搭配锐利的LED灯组,在官方说法中融合了“虎目、虎脸、虎须”的仿生设计元素,简洁的设计但却具有不简单的力量感,是吉利银河E5彰显符合全球大众审美的设计表达。满分车的空间性进入到车内的空间表现上,得益于吉利集团全新的GEA架构,以“投影面积”的角度来量化,银河E5具有4.03m²的车内使用空间,即达到了67.2%的“得房率”。此外,从目前披露的官方资料图中,银河E5的座舱顶部还配备了“可开启式全景天窗”。相较于此前一众产品,能够不向头顶空间妥协,不需被动接受采光的银河E5,在腿部、头部的实际空间可以预见具有十足的充裕性。此外,吉利银河E5上随处可见的33个储物空间,还最大化发挥了吉利银河E5作为A级纯电SUV的置物便利性。满分车的智能性在智能座舱方面,银河E5标配了吉利旗下自研的龍鹰一号车规级芯片,与之搭载的是魅族的FlymeAuto车机系统。此前吉利旗下首先使用这套软硬件智能系统组合的车型,是领克08。在彼时的领克08上我们能了解到FlymeAuto车机系统,能够在500毫秒内对用户的连续语音指令做出反馈,此外因为FlymeAuto车机系统天然具备手机、车机自然融合的特性,而这也为吉利银河E5的FlymeAuto车机系统带来了上手容易、速度快、生态广的智能座舱优势。满分车的动力性在吉利银河E5的上,搭载的是“银河11合1”的智能电驱和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官方命名为神盾短刀电池。电池采用的是CTB构型,应用田字格框架、「三明治」结构底部防护,在经过官方安全性测试后,被冠名于“史上最强电池包”。在性能方面,192Wh/kg的电芯能量密度,为银河E5带来的49.52kWh和60.22kWh两种规格,分别对应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40km和530km,通过最大输出160kW的电机,能够实现百公里6.9s的零百加速性能。在能耗方面,官方实验测试中实现了11.9kWh的百公里电耗性能,而超快充的实力,还能实现20分钟完成从30~80%的充电速度。最后总结从目前吉利银河E5公布的预售价来看,为了主动“卷”起风浪,笔者预测最后的上市价格还会在12.3万-15.7万的基础上下调。相较如今公认在三电领域成为“华系头部企业”的竞品品牌,吉利具有的优势是更强大的设计团队,和经年继承下来的底盘素质表现。至于最后顶住成本压力,将银河E5主动放在“刀光剑影”的吉利银河,是否吹响2024年下半场“价格战”的哨声,或许在8月吉利银河E5上市后,即可迎接“金九银十”的到来,就已足够联想。2024-07-1216.5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