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冠希

作品:112

数字德系精密座驾 全新第八代平台斯柯达明锐PRO云首秀发布数字德系精密座驾 全新第八代平台斯柯达明锐PRO云首秀发布3月9日,上汽大众斯柯达全新明锐PRO登陆中国市场,迎来云首秀。新车一经亮相,精致流晶美学的外观造型,配合RS运动套件、悬浮式流光环绕座舱,带来全新视觉体验,备受瞩目。全新明锐PRO基于大众集团全新第八代轿车平台打造。W-HUD前风窗抬头显示、电子排挡系统、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等多项基于最新平台的科技,在全新明锐PRO上悉数搭载。新车全系标配1.4TSI高功率发动机与独立悬挂系统,尽显德系驾控品质,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升级,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主流家轿的新标杆,以全方位焕新的实力重磅出击A+细分市场。明锐对斯柯达而言意义非凡。全新一代斯柯达明锐自海外发布以来,已收获20余项来自国际权威媒体的奖项认可。斯柯达汽车CEOThomasSchäfer先生表示:“我们对斯柯达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期待,而我们也相信,斯柯达全新明锐PRO将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新一代产品的问世,斯柯达明锐将在设计、空间表现、功能性以及数字化智能等方面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斯柯达汽车市场销售董事杨慕添(MartinJahn)先生评价道。对于上汽大众斯柯达而言,明锐是其首款推出的产品,也是其核心产品。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博士表示:“斯柯达是一个敢变、求变的品牌。‘全新第八代平台’的明锐PRO是斯柯达旗下最重量级的车型,将成为品牌焕新的里程碑。”精致流晶美学+前装RS运动套件悬浮式流光环绕座舱科技氛围十足设计方面,全新明锐PRO秉承斯柯达传承百年的美学底蕴,塑造全新的精致流晶设计美学。立体光影凝动车身动静之间皆展现出蓄势待发的姿态。全新明锐PRO还全系引入了来自欧洲的RS运动风格个性套件,包含RS风格前保险杠、RS风格尾部扩散器、RS三辐式运动方向盘,无需改装,一步到位,彰显动感氛围。进入车内,悬浮式流光环绕座舱以横向扩展的内饰设计塑造宽大空间感,在悬浮设计中融入环绕式的水晶流光,流光环绕式中控/门板、30色可调晶炫氛围灯等细节呈现出强烈的未来科技感。全新第八代平台赋能三大系统合力铸就精敏感知科技作为全新第八代平台的产物,全新明锐PRO采用最新数字架构平台,该平台通信速度相比上一代平台提高了4倍,结合全车15个超声波、毫米波雷达,以及5个摄像头,赋能高速电子化架构,集结高效感知力、强大运算力、精准行动力的数位神经系统,打造全新升级的德系数字科技体验。基于该数字架构平台,全新明锐PRO以360°精密数字视野、高感知安行护驾系统、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三大系统合力,创造“精敏感知”,用领先的数字化技术赋予车辆超强的环境感知力,获得更安全、更轻松、更具科技感的驾驶体验。其中,W-HUD前风窗抬头显示、10.3英寸FPK数字液晶仪表、12.1英寸多点触控液晶中控屏、TopView360°全景影像,为全新明锐PRO构建的360°精密数字视野,让数字全视角遍览无余。精妙人车互联+四屏联动无线充电智能便捷全新一代斯柯达智慧车联系统、多元操作方式及四屏互联创造“精妙互联”。基于平台数字化服务的提升,全新明锐PRO的人车互联功能全面升级,可实现AppleCarPlay、百度CarLife的无线映射功能。新车还配置了无线手机充电面板,以及按键、触摸、手势、自然语音控制人机交互方式,令用户的交互体验更为便捷。精准德系驾控电子排挡系统+独立架悬全新明锐PRO采用领先一代的车身平台,全系搭载1.4TSI高功率发动机,最大扭矩250Nm、额定功率110kW,配合与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以及电子排挡系统,带来舒适感与驾驭感完美平衡。德系精密车身架构,配合最新精密智能电子控制技术,为全新明锐PRO带来安全、舒适的德系精准驾控体验,从容应对多种复杂驾驶环境。宽适精巧空间电子尾门+大掀背在车身尺寸上,全新明锐PRO全面升级,以4753mm/1832mm/1469mm的长宽高(含外饰件),以及2730mm的车身轴距,领先同级。相较于海外版全新明锐,全新明锐PRO轴距加长44mm,为国内用户带来更加宽适的越级驾乘空间体验。超静音座舱环境、优雅触控舒适科技、考究材质精益工艺,进一步升级舒享空间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明锐PRO保留了经典的掀背式设计,搭配同级少有的电子尾门,令取放物品从容优雅。作为一款德系数字精密座驾,全新明锐PRO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将为驾乘者带来更多元、更高层次的身心体验。二季度,上汽大众全新明锐PRO将在上海车展期间上市。2021-03-096.3万
东风启辰网约车480公里的续航秒变300公里,失去的续航里程到底找谁说理?东风启辰网约车480公里的续航秒变300公里,失去的续航里程到底找谁说理?随着近些年来电动车的蓬勃发展,续航里程成为了不少车主首先关注的一点。由于过去人们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的不信任,所以在如今这个时代中,谁要是能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最大化,似乎就能拿下大部分市场。为此,每一间车企都在大力研发汽车的续航能力,而工信部上也出现了不少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车型,以此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但工信部或者官方的续航里程真的可靠吗?在小编看来未必,在最近汽车投诉网也接到了不少关于续航里程缩水的案例,为此小编特地联系了其中一位当事人胡先生来了解情况。442公里续航秒变300公里,4S店一拖再拖在与胡先生的沟通中,小编了解到,在2020年底,其通过网约车平台在湖北的一间启辰4S店购买了一辆T60EV纯电动车。本来在购买这辆车之后胡先生便想着做网约车的生意,但后续发生的事情却让当事人感觉很苦恼。首先在续航里程方面,要知道网约车行业对续航的要求十分之高,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路上跑,所以不能浪费太多时间在充电上。但据胡先生反应,他购买这辆车时,4S店给出的官方续航里程为480公里,但实际跑出来的续航只有300公里出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先生专程与4S店方面进行了沟通。由于胡先生购买的T60EV网约车版是可以在后台检测数据的,所以4S店的技术人员也帮其检查了相关数据,发现原本工信部续航480公里的启辰T60EV,在实际工况下行驶的里程最高也仅有323公里。其中大约有160公里的续航里程不翼而飞。为此,胡先生就如此严重的耗电量向4S店提出质疑。在接到了胡先生的反馈后,4S店也认为电池确实存在问题,并且答应帮其检查了电池,作为车主的胡先生原以为事情就会这样得到解决,但在之后4S店却对此事使用了冷处理的方式。在胡先生不断的沟通和催促之下,4S店依旧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认为胡先生在用车的过程中因为开了空调导致耗电量过高。为此,胡先生也提出了免费更换电池或者退车的诉求,但4S店依旧对胡先生的诉求爱答不理。4S店:车辆电耗属于正常范围,用车环境或对此数据有影响为了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小编也拨通了4S店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来了解事情经过。在对方得知了小编的意图后,便十分专业的对小编进行了一翻解释。首先据这位负责人所述,由于胡先生用车的时间是在过年期间,所以当时的天气十分寒冷,用车环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影响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所以胡先生遇到的问题属于正常范围。另外,这位负责人还解释称,由于胡先生在用车过程中使用了空调等功能,才导致耗电量居高不下。但当小编问及为何在后台检测时4S店承认电池存在问题时,这位负责人便不愿意多说,只是认为160公里的续航差对于电动车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为此,小编也专门去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冬天天冷情况下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确实会有所下降。举个例子,比如电池在0度的时候电池的容量就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70%,,并且每降低1摄氏度电池容量就会下降1%。更何况在过年期间武汉市的温度也没有低至0度,所以4S店给出的说法并不成立。当然,根据4S店给出的另一种说法来看,假设车主在冬天使用了空调或者车窗除雾等功能,导致最终续航里程下降。显然,这种说法也并不成立。要知道哪怕是在大夏天,长期开着空调行驶,车辆的耗电也仅仅只会比正常情况下低5%左右,对总体续航里程的影响也不会缩水到160公里。所以,从客观因素来说,4S店给出的答复并不能说服小编。写在最后: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缩水对于大家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似乎成为了电动车抗衡燃油车这一局面下的“灰色地带”。不少电动车都打着超长续航的口号,但实际上的续航又能有多少保障呢?就此次胡先生的案例来看,面对近160公里的续航缩水,4S店却一直没有给出一正面的答复,依旧认为胡先生的车不存在问题。为此,小编也呼吁,面对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厂家以及4S店就更应该得到重视,并且帮助车主解决问题。在销售新车的时候,也不应该拿理想续航里程作为卖点,应更加尊重消费者的实际用车情况,提供尽可能真实的续航里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能源市场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口碑与社会形象。2021-03-094.5万
陈昊升任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郭涛任副总裁周先鹏调离丨汽势面孔陈昊升任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郭涛任副总裁周先鹏调离丨汽势面孔东风汽车有限公司3月8日召开了干部大会,大会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布了新一轮人事调整,周先鹏不再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职务;陈昊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郭涛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会上,周先鹏表示,这次领导调整体现了东风公司对东风有限事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并对东风有限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广大干部员工表示感谢。值得注意的是,东风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先鹏不再担任东风有限职务。据资料显示,周先鹏先后担任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副总部长兼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东风启辰汽车公司总经理,2018年5月升任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目前,陈昊身兼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以及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表示,将与东风有限管理团队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全力完成股东双方的经营指标,努力提高履职能力,担当东风有限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责任,落实党建发展责任,严于律己,廉洁从业,承担一岗双责。据汽势Auto-First了解,陈昊先后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团委组织部副部长,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总监,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9月,增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8年职业生涯中,陈昊几乎见证了东风日产从筹建到年销售达百万辆规模的成长过程,2014年调回东风日产后,帮助东风日产先后完成年销百万辆、总销量突破900万辆、1000万辆以及1200万辆,可谓为东风日产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此轮人事任命中,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郭涛兼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与陈昊相同,郭涛也是一位老东风人。1991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后便加入东风汽车,从二汽(1992.09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活塞轴瓦厂厂办秘书做起,先后担任东风汽车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调研处业务主管,东风汽车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外事处处长,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党委筹备组副组长,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兼党群工作部部长,2017年4月回到东风有限任十堰管理部党委书记,2018年7月担任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针对此次人事任命,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表示,期待新的经营团队继续秉持“尊重、透明、信任”的共事原则,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协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推动东风有限事业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股东双方的更高要求和期待。2月份,东风有限销量达到6.85万辆,同比增长292.3%。其中东风日产以及启辰品牌销量达5.65万辆,同比增长277.32%,郑州日产销量为3498辆,同比增长313.48%。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日产(包含启辰品牌)已经实现连续第十一个月增长。2020年前两个月,东风有限累计销量达到21.1万辆,同比增长达59.58%。2021-03-096.5万
海思一颗料暴涨7倍,全球芯片缺货真相:原厂38颗MCU掌控汽车产业链海思一颗料暴涨7倍,全球芯片缺货真相:原厂38颗MCU掌控汽车产业链2020年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灾难席卷全球,作为全球化分工最明确的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自2020年Q3开始的芯片缺货狂潮,一直持续到如今,让2021年的芯片下游市场处于缺货涨价停产的危机中,从基础物料到各类IC物料都存在库存消光、供应短缺、交期延后、排队生产的情况,甚至出现下游厂老板电话抢单,上游原厂董事长批条子放货、元器件代理商摇号抢货、原厂涨价函不停发、网红型号价格飙升、方案商断货、下游整机厂狂拉供应链.......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更是喊出历史级别的缺货缺料!在这些元器件之中,以汽车芯片为首的IC受灾最严重,特别是车规级别产品,由于ECU(电子控制单元)和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内置的MCU严重短缺,车用MCU市场份额几乎全部由海外几大芯片原厂占据,交期延后数月,车用8位单片机暴涨甚至出现1美元1片还难求的情况,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也让全球经济的复苏笼罩一层乌云。那么到底哪些物料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缺货?下游厂商面对芯片危机的库存采购策略如何?预计这次历史性质的芯片缺货季将持续多久?实际上,芯片缺货危机的开始要从海思说起...一、安防芯片危机:海思一颗料暴涨7倍实际上2020年6月国内疫情刚刚稳定,安防供应链就爆发了一次严重的芯片缺货危机,业内传出“3559A涨到3500RMB了!很快要断货了!我现在必须找到替代方案,否则盒子没法出了!”,当时,整个做安防边缘智能硬件方案的厂商都在为海思Hi3559A这颗料发愁。之前,海思在边缘最高端的芯片3559A的市场价格正常在500RMB左右,在去年6月初起价格飙涨,对于成本敏感的厂商已经无法作为核心芯片去做整机产品了,而对于不在乎硬件成本的厂家,也要面对几个月后断货的境地。一切的起因都是美国对华为的禁令,短时间内,台积电和中芯国际都无法给海思芯片代工芯片。图:海思芯片Hi3559A,功耗3W,可无风扇散热海思芯片面临断货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大公司一般会提早做一年的备货,他们也更容易得到海思的货源支持。而一些本身就通过代理商拿货没有得到海思直接支持又没有资金实力大量备货的小公司就捉襟见肘了。尤其对于用海思3559A芯片做边缘计算盒的厂商来说,基本是最快面临涨价与断货,因为盒子设备产品一般单个厂商出货量不大,对海思来说,基本都属于小客户。在华为被美国制裁前,海思的3559A芯片都是AI边缘计算盒市场的首选,这类安防盒子需要芯片拥有强大的视频解码能力和算力,来对4-16多路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的快速处理。海思3559A此前市场价格大概500RMB,做一个盒子产品搭配不同的内存、接口以及外壳设计,成本大概在2000-4000左右。硬件产品搭载软件公司的算法,组成云平台管理Paas或Saas系统,然后打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给终端用户,最后的产品会翻倍甚至有些特殊场景会以上万价格提供给终端用户。此前,很多云端芯片厂商提供了类似16路甚至更多32路解码能力芯片,搭配更高算力,成本一般会远高于3559A,并且功耗较高,需要风扇散热,所以在整体4-16的边缘算市场还是3559A基本独占了边缘计算盒市场。由于海思3559A芯片快速上涨到3500元一颗,方案商已无利润可言,而寒武纪得MLU220、比特大陆SM5价格高昂,算力强大但是解码能力比较弱,这类云端芯片只在32路等高端产品少量使用。截止目前,从安防市场来看,主要是采用地平线的旭日系列和瑞芯微的RK系列替代,瑞芯微最近几年转做AI解码,一般以单独的终端芯片出售给IDH和整机厂商,目前瑞芯微的方案能做到1500元以内,算力也增强不少,已经有安防厂商开始出货。二、汽车芯片缺货乱像:失火、罢工、暴涨海思芯片危机没过去多久,进入2020年Q3,受全球疫情影响,芯片供应链出现大量不稳定因素,由于快充需求和新能源需求爆发,国内多家MOSFET厂家陆续开始发布涨价10-20%,特别是高压MOSFET和AVX高端电容奇缺,车用IGBT也供应紧张,海外原厂交期都普遍超过了26周。随后不久,供应链传出ST的汽车用MCU、NXP的车用MCU、Microchip的车用MCU、Lumileds的汽车LED芯片等车用IC出现交期延长,原因是全球疫情的大爆发导致晶圆厂MCU产能投放占比降低,汽车零部件工厂部分MCU库存耗光,全球汽车产业特别是是新能源汽车出现复苏,原厂IC供应不上,全球汽车供应链开始面临缺货危机。到2020年10月份,据日经报道,日本旭化成集团旗下从事半导体制造的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简称:AKM)的LSI厂突发大火,持续91小时40分钟才被扑灭。大火过后,复工遥遥无期,供应链随即开始抢货模式,AKM一度传出"部分晶振型号上涨22倍"的消息。经过一个多季度消化,截止目前,AKM的工厂还未复产,不过旭化成已经委托萨瑞的那珂8英寸工厂生产,物料价格已恢复稳定。图:AKM的LSI厂突发大火(截图自微博用户)随后的11月份,ST(意法半导体)的欧洲的一处工厂员工因疫情加薪问题出现罢工,彻底引爆了全球车用MCU的缺货潮。据了解,意法半导体从曾经一块多美金订货,上调至1月中旬的七块多美金,涨幅高达7倍,同时宣布对2021年的MCU产品线涨价;同时来自IC代理厂商的消息,Microchip的2021年调价计划几乎覆盖全产品线,涨幅在5%-10%不等,部分产品涨超10%。实际上,自从去年3月份以来,由于华为断供预先补充库存,拉货ST,市场上的ST单片机涨价声音一直不断,一天一个价格,如STM8S003这块网红料。一些非常通用的型号,如STM32F103RCT6,STM32F103VCT6从1.5涨到3.3美金,STM32F103C8T6从0.85涨到1.25美金,STM32F030K6T6从0.4涨到1.1美金,STM32F030C8T6从0.6美金涨到2.2美金,STM32F072CBT6从1.4涨到4.5美金等。ST的单片机价格涨幅为2-3倍,交期延长24-30周,不同产品系列影响程度不一。图:STM中国峰会,ST还是特斯拉SiCMOSFET独家供应商,这是特斯拉除FSD外里最贵的半导体元件,比传统的IGBT贵大约2-3倍。ST也是Mobileye的EyeQ3/Q4独家供应商。ST的MCU产品占据中国MCU市场超8%的份额,其中STM32和STM8系列主。STM32系列产品运用场景主要在物联网、工业控制、指纹识别等应用场景中。在STM32紧缺的时候,经典的STM8系列产品在一些电子产品、无线充等产品表现优秀,是不错的替代产品。除此之外,相较于STM32系列单片机,STM8更具价格优势。32位单片机虽然已经被逐步普及,但8位单片机仍拥有可观的市场(2019年为40%)。另外,NXP收购飞思卡尔后,成为车用MCU市场的头名玩家,NXP的MCU早在去年12月就已经涨价,据供应链调查,目前,比较紧张的车用MCU反而是NXP的产品,如i.MXRT1170MCU型号。英飞凌和三星半导体拥有最多的产能,目前他们有余力提供不同型号的MCU进行替代。图:英飞凌汽车IC产能充沛,目前在Villach正在新建一座新的12英寸晶圆厂截止目前,除了ST和MicroChip涨价外,瑞萨和NXP(飞思卡尔)也发布了MCU涨价通知,部分厂商的车规MCU产品的价格上调了20%-30%。由于MCU价格逆转,国产厂商顺航也发布了涨价函。有业内人士表示,之前MCU都是降价货,现在成了香饽饽,一些比较大的代理商如贸泽,现在查一些MCU型号库存都没货了,真是从业十几年第一见到。由于车用IC认证困难,国内厂商基本无法做到国产替代,国外原厂芯片涨价成本只能向下转移给国内车厂。据悉,国内只有比亚迪汽车不受车用MCU芯片影响,是因为比亚迪半导体从2007年进入MCU领域,最早开始研发的是工业级MCU。13年的发展,比亚迪有工业级通用MCU芯片、工业级三合一MCU芯片、车规级触控MCU芯片、车规级通用MCU芯片以及电池管理MCU芯片。除功率器件之外,这是比亚迪的又一突围。其他车规级IC方面,受益于智能汽车发展,自动驾驶AI芯片国产厂商地平线已出货10W+,今年目标是百万级出货。国产MCU厂商近几年百花齐放,肯定将受益于此次危机,会有越来越多国产IC加速进入车规级市场。三、缺货潮并未散去:芯片“通胀”来了笼罩在汽车产业的MCU缺货潮并未散去,由于全球虚拟经济大崛起,TWS和CIS芯片和5G射频芯片和电源IC和智能AI芯片和矿机芯片抢了大量产能,全球芯片产能危机反而愈演愈烈,一场关于芯片的全球通胀来了。近期消息显示,英伟达显卡芯片缺货,一块RTX3080公版显卡定价5499元,而非公价格已经被炒至将近1万3元,PC芯片也开始缺货。MLCC、TLCC滤波器等物料涨价,村田制作所的MLCC产品平均交期已超过112天,最长达到180天。PCB、电阻、铝电、保险丝等基础器件交货紧张,NORFalsh交货紧张,最便宜的LED芯片也出现了短暂涨价。手机芯片也缺货,高通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CSR蓝牙音频芯片交付周期已达33周以上。面板和面板驱动IC也涨价,IC设计厂提价,紫光展锐将消费电子产品线价格整体上调10%~20%。封测厂全线提价,晶原厂预计今年下半年提价4%。CIS芯片近期有所回跌。MOSFET产品方面,英飞凌、安森美、安世等供应商的低压MOSFET产品价格稳定,高压MOSFET产品价格有调整趋势,供货周期普遍维持在15-30周之间,且交期也有延长趋势,而MOSFET的正常的供货周期一般在8周左右。国内的功率半导体方面,国内fabless主要在华虹宏力、方正微电子、华润上华、中芯绍兴、上海先进等厂商做晶圆代工,但国内晶圆代工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国内厂商只能不断拓展韩国、台湾等地区的芯片代工供应渠道,部分厂商选择在台湾茂矽、和舰、韩国东部高科等厂商进行晶圆代工。图:晶圆代工尺寸对应的芯片应用,汽车MCU成熟工艺制造而国内MCU厂商方面,基本在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代工厂投片,而封测厂的产能比晶圆厂更加难排,因此,普遍面临产能紧缺的问题。国外方面,日企瑞萨电子新单多排到Q3,比如:89H12NT12G2ZCHLG,89HT0832PZCBLG8型号。据台媒报道,原厂向晶圆厂订单交货日期已跑到Q4,生产基础半导体器件的6英寸厂也已经满载到Q3,或持续一整年,并且业内存在很严重的恐慌性备货,部分订单约到2022年Q2。新的晶圆厂从建立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2年时间,包括设备到位及现场安装,技术工艺技术成熟。截止目前,国内芯片厂商中仅少量企业以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为由发出涨价通知,而大部分企业均处于观望状态,并不确定是否会有涨价,也有部分企业明确表示,为保客户,公司绝不涨价。四、全球芯片产能阵眼,台积电不涨就稳了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以三星为最,每月生产310万片占比14.7%;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TSMC)以每月270万片的产能排名第二,占比13.1%。如果去除flash产能,台积电以200mm(8英寸)和300mm(12英寸)和150nn(6英寸以下)为主的代工产能占据全球53.7%份额,更是在5-3纳米先进制程上的产能一骑绝尘。雄踞台湾半岛的台积电俨然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代工霸主,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暴风眼,市值高达62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万亿,是中国茅台酒厂市值的两倍。由于占比太高,全球芯片供给已经受到台积电工厂缺水断电的影响。台湾还处于多地震带,台积电大部分产能都集中在台湾本土,如果台湾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全球供应链可能宕机。图源自ICInsights据ICInsights报告,2020年台积电每片晶圆营收为1634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第二名纯代工厂格罗方德高出66%。2020年,有16家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IC设计厂排队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工艺生产新产品,预计台积电2021年的资本开支将达到280亿美元,用于新增产能和先进制程研发,2022下半年量产3纳米。据台媒报道,去年Q4开始的汽车缺芯危机已开始缓解,台积电已加急挤出部分产能生产车用IC,代工价格有所上调10%到20%,不过加急生产的汽车芯片优先供应欧美日客户,可能与大陆客户无缘。而据短缺区域来看,IHS认为,中国大陆的芯片供应中断程度最厉害,根据现有信息,中国市场第一季度的短缺可能接近25万辆,受影响的主要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东风本田等汽车制造商。虽然市场一直传出台湾代工巨头台积电和联电都提价计划的噪音,不过台积电一直在否认涨价传闻,台积电如果不大面积涨价代工费用,半导体市场将恢复平稳,受灾严重的MCU和部分基础物料也会恢复平稳。图源自IHSMarkit各晶圆尺寸产能占比,12英寸(300mm)一枝独秀目前,除台积电在积极扩充常能外,中芯国际、联电等二线代工厂商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的8英寸厂将扩大到4.5万片每月。业内也认为缺货风波不会长期存在,车用IC大厂瑞萨电子最近在调研会上表示,并不会扩大8英寸厂产能,依旧会执行“轻”晶圆厂策略,将MCU品类交由台积电代工。那么,国际MCU厂商都在执行“fab-light”(轻晶圆厂)策略,汽车芯片交期一再延长,这场车用MCU的缺货涨价将持续多久?五、MCU真相:原厂38颗料掌控整个汽车产业链MCU芯片无处不在,是这个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芯片,2020年出货将近235亿颗,到2023年MCU的出货将首次突破300亿颗每年。其中,汽车电子应用已经占据超过1/3的MCU市场,而汽车自动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推动着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这将大幅拉动高集成度MCU器件的需求。根据总线或数据暂存器的宽度,MCU可以被划分为4位、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其中,8位MCU工作频率在16-50MHz之间,强调简单效能和低成本应用。16位MCU,工作频率在24-100MHz之间。32位MCU工作频率大多在100-350MHz之间,其执行效能更佳,应用类型也相当多元,可说是MCU市场主流。正是由于32位MCU出现并持续降价及8位MCU简单耐用又便宜的低价优势,夹在中间的16位MCU市场一直在被挤压,成为出货比例中最低的产品。目前,8位单片机是MCU市场的主力,而32位单片机则成为全球消费和工业电子产品的核心。从全球来看,汽车电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目前MCU市场占比约为33%,工控及医疗领域排名第二,占比为25%。从市场格局看,欧美、日本和中国台湾厂商通过早期技术先发优势主导着全球MCU市场,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欧美、日本均以高端(32位)MCU产品为主,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而中国台湾企业则在消费电子、计算机与网络领域有较强竞争实力。根据IHSMarkit最新供应链报告显示,MCU的交付周期为26周或更长,供应链短缺可能至少会持续到今年Q3。MCU需要40mm以下的制程,而大部分IDM都把芯片生产外包给了台积电等代工厂,目前台积电TMSC生产出货量占所有汽车MCU约70%的市场份额,即便如此,车用IC还是只占台积电营收的2%。图源自IHSMarkit国际MCU厂商都在执行“fab-light”(轻晶圆厂)策略数据还显示,MCU供应商排名前7位所占的份额就达到了98%,只有极少数的意法半导体保持了较高的垂直整合水平。车用MCU一直是8英寸厂生产,原厂都是上市公司,财务不允许投资成熟制程,近几年不断转向“fab-light”(轻晶圆厂)策略,原厂MCU排单最终都是去台积电催货。比如之前村田直接关闭低端MLCC工厂,利基型被动件出现大规模缺货。IHS的报告也揭示了车用MCU市场的现况,英飞凌等原厂的38颗MCU料掌控整个汽车产业链。通过对奥迪Q7(图片|配置|询价)和本田雅阁(图片|配置|询价)车用IC拆解,揭示了汽车整机厂采购对不同MCU供应商的广泛依赖。相对于本田雅阁的MCU(7个供应商,20个MCU),奥迪Q7用了7个供应商的38个MCU。其中,动力域采用2枚英飞凌MCU;底盘和安全域使用4个瑞萨MCU、4个NXPMCU,2个Microchip、以及Texas和英飞凌各1个;ADAS和娱乐域这块,也用的很多。图源自IHSMarkit最后,IHS认为,由于供需失衡,这种不平衡导致MCU有10~15%的价格上涨是合理的,这种结果和生产线的停产,以及连续的产线开、关相比,影响将是有限的。不过,未来几个季度,合作将使所有车企和供应商都能获得一些MCU,这次危机将帮助提高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对供应链物料风险监控和管理。目前,博世和英飞凌两座12英寸大厂将投入生产,ST的SiC生产线会扩产,预计2021年底车用IC紧缺现象将彻底缓解。六、中国芯雄关漫道:先把MCU拿下对于我国而言,MCU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消费电子,占据了36%的份额。此外,还有16%和14%分别来自于汽车电子和工控及医疗。我国MCU厂商在全球MCU市场中仍不存在太大竞争优势。得益于近年来家电等消费电子的发展,我国MCU本土厂商在8位MCU市场份额在2018年已经接近了50%,有着极强的实力。然而,16或32位MCU本土厂商真正仅有约20%的市场份额。也即是说我国在中高端MCU产品竞争方面不占任何优势。因此,我国MCU市场的发展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图:国产MCU的领头羊兆易创新,部分产品已进入车规级目前,我国的MCU企业超过40家,但真正能生产32位通用型MCU的企业屈指可数。除了兆易创新、灵动微电子、乐鑫科技之外,诸如华大半导体、航顺和致象尔微电子等,也是只有若干种通用MCU芯片。剩下其他像中颖电子、东波载体之类的MCU企业,主要生产应用于较为低端的4位和8位MCU产品。显然,我国MCU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现在都无法和外资厂商相比较。因此,想跳出8位MCU、低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困境,还需要本土厂商踏踏实实服务好客户服务好市场,积极研发32位MCU,进军中高端产品和发展通用性芯片才行。七、缺货涨价潮下的供应链采购策略作为采购商,元器件涨价缺货压力是非常之巨大的,可能很多采购都被一天一个价逼疯了。所以作为采购商,必须考虑供应及需求情况,找一些替代料先度过危机,现阶段已有许多厂商发出扩产计划,上游的硅晶圆缺货涨价、短期未扩产等情况也对器件的产出带来影响,此外原厂的市场策略带来产品调配变化也将是重要因素,那么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供需不平衡或将维持,供应链各方应当站在所处行业、需求、上游变化等角度综合权衡,提前准备,灵活应对。对有实力的代理商而言,靠炒货、囤货捞一把是不现实的,因为伤害了客户的分销商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其实,分销商应在缺货时有更快速的反应能力,涨价是任何正常的市场不可避免的,给客户推荐一些替代方案,掌握每个原厂的同类产品的产能情况,预测物料的紧张程度等,在客户群中找到自己的蓝海,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利润在原厂的束缚之外长期生存。八、最后分享:全球主流单片机制造商欧美地区1、Freescale+NXP(飞思卡尔+恩智浦):荷兰,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LED和普通照明、医疗保健、多媒体融合、家电和电动工具、楼宇自动化技术电机控制、电源和功率转换器、能源和智能电网、自动化、计算机与通信基础设施。NXP有5座8英寸晶圆厂,1座位于新加坡,与台积电合资,持股比例61.2%。其余4座都位于美国,收购飞思卡尔带来的资产。2、Microchip+Atmel(微芯科技+爱特梅尔):美国,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工业用、电机控制、汽车、楼宇自动化、家用电器、家庭娱乐、工业自动化、照明、物联网、智能能源、移动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3、Cypress+Spansion(赛普拉斯+飞索半导体):美国,主要提供8位、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医疗、消费类电子、通信与电信、工业、无线。4、ADI(亚德诺半导体):美国,主要提供8位、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应用、楼宇技术、通信、消费电子、能源、医疗保健、仪器仪表和测量、电机、工业自动化、安防。5、Infineon(英飞凌):德国,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程、商用和农用车辆、数据处理、电动交通、工业应用、医疗设备、移动设备、电机控制与驱动、电源、面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与小型电动车、智能电网、照明、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风能系统解决方案。英飞凌主要制造基地包括马来西亚Kulim(8英寸厂)、Penang(8英寸厂),德国德累斯顿(8英寸和12英寸厂)、Regensburg(8英寸厂),美国奥斯汀(8英寸,来自Cypress)、Temecula(6英寸,来自IR,计划于2021年9月关闭)。奥地利的Villach拥有1座6英寸,一座8英寸,一座12英寸厂。6、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意大利/法国,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LED和普通照明、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多媒体融合、家电和电动工具、楼宇自动化技术电机控制、电源和功率转换器、能源和智能电网、自动化、计算机与通信基础设施。ST拥有7座8英寸厂,3座6英寸厂,1座12英寸厂,产能充足。7、Qualcomm(高通):美国,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8、TexasInstruments(德州仪器):美国,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移动设备、通信。德州仪器拥有两座12英寸晶圆厂,8座8英寸晶圆厂,2座6英寸厂(将在2021年关闭)。9、Maxim(美信):美国,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安防。日韩地区1、Renesas(瑞萨):日本,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电脑及外设、消费类电子、健康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工业、通信。瑞萨自2011年以来一直减少自有晶圆厂产能,2011年5月出售位于美国加州Roseville的生产线给TELEFUNKEN;2012年将津轻生产设施出售给富士电机;2014年出售位于山形县300mm给索尼;2014年关闭位于群马县的powerMOS产线;2014年关闭位于山口县的产线;2016年出售滋贺县的产线给罗姆;2017年3月出售山形县生产线给TDK;2018年5月关闭位于高知的产线;2019年2月出售滋贺GaAs生产线设备给中国公司。2、Toshiba(东芝):日本,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工业用、电机控制、无线通信、移动电话、电脑与周边设备、影像及音视频、消费类(家电)、LED照明、安全、电源管理、娱乐设备。3、Fujitsu(富士通):日本,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医疗、机械,家电。4、SamsungElectronics(三星电子):韩国,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电子、工业用、电机控制、汽车、楼宇自动化、家用电器、家庭娱乐、工业自动化、照明、物联网、智能能源、移动电子设备、计算机外设。中国台湾地区1、宏晶科技:台湾,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通信、工业控制、信息家电、语音。2、盛群半导体:台湾,主要提供8位、32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电子、LED照明等。3、凌阳科技:台湾,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家庭影音。4、中颖电子:台湾,主要提供4位、8位MCU。应用范围:充电器、移动电源、家电、工业控制。5、松翰科技:台湾,主要提供8位、32位MCU。应用范围:摇控器、智能型充电器、大小系统、电子秤、耳温枪、血压计、胎压计、各类量测及健康器材。6、华邦电子:台湾,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车用电子、工业电子、网络、计算机、消费电子、物联网。7、十速科技:台湾,主要提供4位、8位、51位MCU。应用范围:遥控器、小家电。8、佑华微电子:台湾,主要提供4位、8位MCU。应用范围:录音集成电路产品、消费电子、家用产品。9、应广科技单片机:台湾,主要提供4位、8位MCU。应用范围:机械、自动化、家电、机器人。10、义隆电子:台湾,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电子、电脑、智能手机。中国大陆地区1、希格玛微电子: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电信、制造、能源、交通、电力等。2、珠海欧比特: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航空航天:星箭站船、飞行器;高端工控:嵌入式计算机;舰船控制、工业控制、电力设备、环境监控。3、兆易创新: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电机控制、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联网。4、晟矽微电子:主要提供8位、32位MCU,应用范围:小家电、消费类电子、遥控器、鼠标、锂电池、数码产品、汽车电子、医疗仪器及计量、玩具、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及安防等领域。5、芯海科技:主要提供16、32位MCU,应用范围:仪器仪表、物联网、消费电子、家电、汽车电子。6、联华集成电路: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电子、白色家电、工业控制、通信设备、汽车电子、计算机。7、珠海建荣:主要提供8位MCU,应用范围:家用电器、移动电源。8、炬芯科技:主要提供8位至32位MCU,应用范围:平板电脑、智能家居、多媒体、蓝牙、wifi音频。9、爱思科微电子: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类芯片、通讯类芯片、信息类芯片、家电。10、华芯微电子:主要提供8位、4位MCU,应用范围:卫星接收器、手机充电器、万年历、多合一遥控器。11、上海贝岭(华大半导体控股):主要提供8位、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计算机周边、HDTV、电源管理、小家电、数字家电。12、海尔集成电路:主要提供14位、15位、16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智能仪表。13、北京君正: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可穿戴式设备、物联网、智能家电、汽车、费类电子、平板电脑。14、中微半导体:主要提供8位MCU,应用范围: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安防监控、LED照明及景观、智能玩具、智能家居、消费类电子。15、神州龙芯集成电路: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电力监控、智能电网、工业数字控制、物联网、智能家居、数据监控。16、紫光微电子: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智能家电。17、时代民芯: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导航、交通监控、渔船监管、电力电信网络。18、华润矽科微电子(华润微旗下公司):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家电。19、国芯科技: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信息安全领域、办公自动化领域、通讯网络领域、信息安全领域。20、中天微: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顶盒、汽车电子、GPS、电子阅读器、打印机。21、华润微电子:主要提供8位、16位MCU,应用范围:家电,消费类电子、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通用控制电路。22、中颖电子:主要提供4位、8位、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家电、电机。23、灵动微电子:主要提供32位,应用范围:电机控制、蓝牙控制、高清显示、无线充、无人机、微型打印机、智能标签、电子烟、LED点阵屏等。24、新唐科技:主要提供8位MCU,应用范围:照明、物联网等。25、东软载波:主要提供8位、32位MCU,应用范围:家电、智能家居、仪器仪表、液晶面板控制器、工业控制等。26、贝特莱:主要提供32位MCU,应用范围:智能家居、工业控制以及消费类产品领域。27、笙泉科技:主要提供8位MCU,应用范围:车用、教育、工控、医疗等中小型显示面板。28、航顺芯片:主要提供8位、32位MCU,应用范围:汽车、物联网等。29、复旦微电子: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智能电表、智能门锁等。30、华大半导体:主要提供8位、16位、32位MCU,应用范围:工业控制、智能制造、智慧生活及物联网等。31、赛腾微电子:主要产品面向汽车、工业应用的8位,32位MCU及配套模拟功率类芯片。32、杰发科技:主要产品AC781X系列32位车规MCU、AC7801x系列32位车规MCU,车规AEC-Q100Grade1认证通过、零失效、超强ESD防护、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等。33、芯旺微电子:混合信号超低功耗工业/车规级高可靠性MCU/DSP芯片、高性能低功耗智能门锁mSOC、电机/电源/电池/射频SOC。2021-03-097.7万
“三好SUV”又添新成员,吉利博越亚运版上市仅售9.18-10.88万元“三好SUV”又添新成员,吉利博越亚运版上市仅售9.18-10.88万元科技吉利,悦行亚运。3月8日,吉利博越亚运版正式上市,新车全系搭载1.8TD涡轮增压发动机,共推出2款车型,其中1.8TD+6MT亚运版新年红包价91,800元,1.8TD+7DCT亚运版新年红包价108,800元。作为博越家族与亚运精神结合的纪念款车型,博越亚运版在继承家族“好看、好开、好智能”三好品质的同时,承担起传递亚运精神的责任,将以亚运之名,和上市5年热销海内外25个国家的“全球车”为积淀,传递大国的制造底气与体育精神。博越亚运版增加更显年轻运动的红黑动感套件,全新动态水纹格栅配酷黑车标,搭载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与全新一代GKUI,匹配路特斯调校的底盘和全新后副车架,为用户带来更高品质智能出行新选择。现在购车即享五重礼遇:36期0息,至高贴息7000元;置换/复购补贴至高6000元;首任车主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五年全服务流量免费;博越车主入住亚朵酒店享8.5折铂金会员价。博越亚运版应运而生传递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2022年是体育赛事大年,亚运会将在浙江杭州举办。作为杭州亚运会首家官方合作伙伴,吉利汽车肩负着助力杭州亚运会顺利举办、传递亚运精神的使命。博越家族作为吉利汽车旗下最畅销和拥有用户群体最大的车型之一,在此情况下推出纪念款车型,便是为了承担起传递亚运精神的责任,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运动精神和杭州的体育风貌。此举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也彰显了博越家族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精神。博越家族作为吉利汽车旗下最畅销的SUV产品系列,上市5年热销欧、亚、美洲等全球25个国家,成为全球经典SUV。从2016款博越、2018款博越到博越PRO、博越百万款,再到此次推出博越亚运版,每一代产品都是基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强化自身产品力,持续引领智能互联SUV市场发展。目前,博越家族已经完成了8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布局,家族矩阵已升级为博越PRO、博越百万款、博越亚运版三款,不仅提升了家族竞争力,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选择。作为迎接2022杭州亚运会的纪念款车型,博越亚运版紧随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以探索与响应用户的需求。从研发开始到如今上市5年,博越始终与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户便是博越家族最大的资产。唯有不断创造更多与时俱进的高品质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下用户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传承博越经典百万之上再升级此次,博越亚运版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实现了外观、内饰、配置大升级。外观上,博越亚运版在前格栅、前雾灯、车身侧面增加了更显年轻运动的红黑动感套件,加上前脸的全新动态水纹格栅与酷黑车标,以及19英寸轮毂、马牌轮胎和红色运动卡钳,更加凸显朝气蓬勃的运动气息。内饰上,博越亚运版采用棕色豪华内饰,搭配全新座椅、豪华智能电子换挡杆,充满运动气息,全系配备全景星空天窗,超大视野,智能防夹。博越亚运版还配备了同级用料最实、乘坐最舒适的豪华皮质座椅,支持6向电动调节,座椅设计加长35mm坐垫腿托、加宽肩部承托、加厚座椅填充,长途驾驶不疲劳。动力上,博越亚运版搭载了1.8TD+7DCT黄金动力组合,超强动力表现,使其在20万以内A级SUV明星车型中一枝独秀。搭载的第三代1.8TD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300N·m,匹配的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拥有同级最高97%的传输效率,0.2s极速换挡,经济性提升高达20%。经过市场充分验证,这组黄金动力完美匹配,油耗低至7.7L/100km。智能科技上,博越亚运版搭载了10万级最强大的车规级芯片E01,升级全新一代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大幅提升语音交互识别能力与响应速度,带来领先同级的智能与极速体验。系统具有智慧语义、真人语义、语音魔法书(自学习)功能,强大的语音交互能力堪称最聪明的驾驶助手。系统功能丰富,支持持续OTA升级,自带QQ音乐、喜马拉雅、伴听音乐、智能家居、高德在线地图等功能。驾控上,博越亚运版底盘经过英国豪华品牌路特斯专业调校,再配以减重25%,刚度提高20%的全新后副车架,操控与越野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为守护家人健康,博越亚运版打造了一个智能生态净化舱,包括同级独有的双区自动空调、AQS空气质量管理、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主动式座舱清洁等功能,再加上行业领先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水平控制,保障亚运版VOC实测值仅国标1/10。不负百万期待,改款后的博越亚运版用更年轻、更运动的姿态,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传递亚运会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从2016年的G20峰会,到此次杭州亚运会,吉利博越作为官方指定用车,凭借中国“三好SUV”的强大底气,展示吉利汽车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研发能力。随着2022年亚运会的到来,吉利汽车作为杭州本地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将不断整合全球资源,支持杭州建设的同时,继续引领中国品牌向上突破。2021-03-086.4万
Polestar极星卖不动 换掉高竑再试试|汽势面孔Polestar极星卖不动 换掉高竑再试试|汽势面孔卖不动的Polestar极星做起了人事调整的文章。内森·福肖(NathanForshaw)走马上任Polestar极星中国和亚太区负责人,接替因个人原因辞职的高竑。据汽势Auto-First了解到的消息,内森·福肖将于2021年4月1日起全面负责极星中国和亚太区业务,向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Ingenlath)汇报。这一全新架构将进一步完善极星在中国和亚太区的战略布局,并加强极星亚太区与全球总部的协作,加速极星在亚太市场的发展步伐。内森·福肖于2016年加入极星,曾任极星全球战略与发展部门的负责人。在加入极星之前,他曾常驻上海工作,在沃尔沃集团(ABVolvo)担任高级管理岗位,负责亚太地区的战略发展和商业运营,对国际品牌在亚太和中国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高竑因个人原因将离任极星中国区总裁一职。Polestar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表示:“我们衷心感谢高竑在任期间的卓越贡献,并祝愿内森·福肖先生带领极星中国和亚太区开启新的篇章。”高竑于2020年3月16日起担任极星中国区总裁,从上任到辞职不足一年时间。Polestar极星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公司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在全球10个市场如欧洲、北美和中国开展零售业务。目前,市场有极星1和极星2两款车型在售,只是销量遇窘。未来,极星3也将作为纯电动SUV车型加入极星产品阵营,为用户带来更专注于驾驶乐趣的纯电动高性能车型。2020年,极星发布了极星Precept并已正式宣布即将投入量产。极星Precept表达极星品牌在可持续性、智能互联和前沿设计上的愿景。2021-03-086.6万
一过保修期就出现故障,日产的CVT变速箱真的可靠吗一过保修期就出现故障,日产的CVT变速箱真的可靠吗自CVT无级变速箱诞生以来,其极度省油的特性就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由于这种变速箱直接摒弃了传统齿轮变速箱的机械换挡机构,反而使用了钢带传动的方式来传递动力,所以顿挫感这种东西,在无级变速箱中可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同时,这种变速箱的普及,也使得车辆的平顺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一向注重舒适性的日产也注意到了这种变速箱,于是为了给客户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旗下的车型便大量采用这种CVT变速箱。这本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但日产却偏偏在这件事情上“玩脱了”。在车型经过换代后所配备的CVT变速箱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口碑和市场,反而把日产这一品牌弄得鸡飞狗跳。就投诉网最近所接到的案例来看,关于日产的投诉中,至少有一般的内容是关于CVT变速箱的。而变速箱失速、亮故障灯等字眼也频频出现在了投诉案例中。如此大量的投诉也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为此,趁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小编也拨通了其中一位当事人胡先生的电话,以此来了解相关情况。8万公里的CVT出现故障,4S店答应更换变速箱阀体据这位胡先生所述,其在2016年购买了一款日产逍客2.0L精英版车型,至今行驶里程超过8万公里,平常按照里程数进行正常保养。但是在最近的用车中,胡先生发现自己的逍客出现了加速无力,并且变速箱在低速状态下有轻微顿挫的情况发生。当时的胡先生并没有太过重视这些情况。在之后由于逍客的保养手册中有10万公里更换变速箱油的要求,所以胡先生便提前前往4S店吧变速箱油给换了。但在更换变速箱油的时候,4S店的技术人员发现胡先生的变速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且在后期极有可能导致失速等一系列危险情况的发生。由于胡先生之前在车友群等途径得知日产CVT变速箱出现问题并不是个例,所以这立马引起了胡先生的警觉,于是要求4S店帮其检测变速箱。最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仔细检查之下,发现胡先生逍客车上的变速箱属于早期故障,只是阀体出现了问题,所以答应帮其更换变速箱阀体。由于出现故障的时候,胡先生的车辆早已超出保修期,所以当时需要胡先生付全款进行维修。但维修变速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之后当事人也咨询了身边的法律人士,认为胡先生遇到的CVT故障并不属于个例,而是一个产品共性问题,即产品存在缺陷,所以按照理论来说不应该由胡先生完全承担维修费,并且建议其找厂家进行索赔。于是胡先生在多次的交涉和投诉之后,4S店方面表示愿意帮其承担阀体的费用,但工时费与变速箱油都需要胡先生自费。至此,胡先生的投诉暂告一段落。日产CVT变速箱质量堪忧,厂家表示需要进行反馈虽然胡先生遇到的问题在通过多方的沟通和协商之后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案,但这毕竟是一个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对于其他遇到日产CVT故障的车主来说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此,小编也就此类投诉联系了多位车主,但大多数车主都表示他们遇到的情况要比胡先生糟糕得多。变速箱失速导致车辆在高速状态下无法加速、变速箱剧烈抖动以及钢带打滑等严重故障大多数日产车主都遇到过。由于大多数车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已经过了2年5万公里的保修期,所以车主必须自掏腰包更换变速箱。据小编了解,目前日产全新的CVT变速箱更换价格大概在1.4至1.6万元不等,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东风日产厂家对此类故障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不少车主在协商无果后便不再愿意继续维修。这也导致了一部分车主至今车辆仍然存在致命故障。由于事关重大,所以小编在听取了车主的投诉后便联系上了东风日产官方投诉平台,希望其能够给此类故障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东风日产的后台工作人员在得知了小编的情况后表示需要向上级进行反馈,并不能马上给出合理的答复,同时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小编。而当小编就CVT变速箱故障作为一个普遍性问题,日产官方是否会为此制定相关政策帮助遇到问题的车主延长保修或者召回的问题时,这位工作人员便不愿多说,只是告知小编需要进行反馈后才能得知。在向厂家询问无果后,小编便就此类事件查询了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出台的《产品质量法》中也明确表示,凡是危及人身以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都可被定义为缺陷产品。而东风日产CVT变速箱普遍出现的失速、抖动以及钢带打滑等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极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危害车主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所以就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定义为缺陷产品呢?如果是这样,那么按照之后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面对汽车缺陷产品时,生产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消除产品的缺陷,并且其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由生产者承担。所以就这一点来讲,东风日产汽车应当出面帮助消费者承担更换变速箱等相关费用,而不是等车主自掏腰包来解决,并且应当对遇到问题的车主给予相应的赔偿。写在最后:由于东风日产CVT变速箱出现的各种严重故障并不是个例,所以东风日产官方应当就这次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受到这次CVT故障影响的车主人数之众多,东风日产官方就更加应该站出来为此做出解释,并承担车主更换变速箱的费用。在此,小编也呼吁,日产汽车应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起一个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给所有车主一个合理的交代。2021-03-064.7万1
聚焦315,价值五百万的宾利新车出现瑕疵后,为何只赔十一万?聚焦315,价值五百万的宾利新车出现瑕疵后,为何只赔十一万?消费这一过程,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不愉快的事情。而随着国家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加强和实施,让不少消费者在遇到侵权行为的时候,更敢于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但在最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让我们比以往更加关注此类事件。同时不少在过去遭遇过侵权行为的消费者,也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通过媒体以及政府的渠道来帮其维护自身利益。当然,在这其中,汽车行业便是最让人值得关注的一点。回望过去,投诉网作为车主维权的一个平台之一,曾帮助过不少车主解决投诉等问题。而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小编想与大家分享另外一起案例。而这起案例也在当年因为涉及的车辆之贵重,车主提出的赔款金额之巨大而引起了不少关注。并且小编也通过了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了这起案例,虽然已经有一些时间,但作为消费者仍然能够在这起案例中找到不少启示。超500万的宾利出现瑕疵,车主怀疑买到了事故车在文书网的案例中,小编了解到,此次事件的主人翁杨代宝杨先生于2014年在新贵兴公司购买了一辆宾利慕尚,总价值为550万。但杨先生在购车后不久发现车辆右后门的电动窗帘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异响,便到经销商更换了电动窗帘总成。因为这原本是一个小故障,所以当时杨先生并未放在心上,于是就将车辆开走了。但就在车辆使用了两年后,即2016年的时候,杨先生通过某车辆鉴定网站查询到了自己购买的宾利慕尚在交付前曾经有过维修记录,并且B柱的车漆也有修补过的痕迹。由于瑕疵部位属于车辆重点防碰撞区域,所以杨先生觉得自己买到的是一辆事故车,或者二次销售的车辆,便将经销商新贵兴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觉得经销商在知道车辆出现瑕疵后,在购车时并未如实告知杨先生,导致在其用车过程中可能潜在一定的风险。审判过程一波三折,最终车主获赔11万在法院的一审判决中,杨先生认为在购车过程中,经销商针对车辆出现的瑕疵采用了隐瞒的处理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已经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宾利所属的大众汽车集团,都未告知杨先生的慕尚存在售前维修的情况,所以这也导致了杨先生的慕尚出现了大幅贬值的现象,给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当事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销商提起诉讼。在一审诉讼中,杨先生要求经销商就此事件撤销购车合同,并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经销商应作出“退一赔三”的处罚。而根据宾利慕尚的价格来看,如果杨先生的诉求成立,那么新贵兴公司将要面临超过2000万元的巨额赔款,而这也成为了当时汽车行业中最大的一笔私人赔款。在一审中,经法院裁定认为,杨先生提出的赔款方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五十五条规定,作为经销商的新贵兴公司应承担这笔赔款金额。但由于车主提起诉讼的时候车辆已使用了3年,所以经销商应考虑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费用进行赔付,也就是380万元。最后,经法院认定,经销商应在此次事件中赔付杨先生380万的车辆折旧赔款、47万元的购置税以及1600万元的三倍赔款。但近2000万元的赔款对于任何经销商来说都不是一件小数目,于是之后在新贵兴公司的上诉下,法院就此次事件进行了二审。在二审中,新贵兴公司就杨先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首先,杨先生所购买的是一辆英国进口车,运输里程也长达数千甚至数万公里,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遇到磕磕碰碰的情况,所以商家并不会因为一点小瑕疵就将车辆重新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处理。另外,新车在交付前,已经做过PDI(车辆交付前检查)的相关程序,经销商也能提供相关的PID检查证明,以说明车辆并不是一辆事故车。并且根据PDI的检查结果来看,杨先生的车辆并没有出现事故。而B柱出现的补漆痕迹也是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同时到店后技术人员也通过打蜡等相关技术途径将瑕疵掩盖,如果不仔细通过肉眼观察并不会发现。但杨先生也就后排电动窗帘的故障提出了疑问,怀疑经销商提供的是一辆瑕疵车。而据相关的技术鉴定可以看出,电动窗帘之所以出现异响,是因为车辆在交付前长时间停放,电动窗帘内的润滑系统长时间没工作导致的,并不能算是新车质量问题。并且在出现问题后,新贵兴公司也处于好意帮杨先生更换了电动窗帘总成。最后法院认为,经销商在主观上并不存在欺诈行为,并且可观上也并未出现有意欺诈消费者等行为。另外,考虑到新贵兴公司销售一辆慕尚的纯利润不足十万元人民币,没必要为了这不到十万元的利润冒着上千万的赔款风险去欺诈消费者,于情于理,这都说不过去。同时,在权威鉴定结果的认证下,杨先生的宾利慕尚并不属于事故车,车辆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影响杨先生的日常使用,所以真实车况也并没有当事人描绘得那么夸张。针对此结论,法院也驳回了杨先生在一审中提出了“退一赔三”,以及1600万元的赔款要求。但在整起事件中,作为经销商,新贵兴公司在明明知道车辆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在购车时并未告知消费者,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考虑到经销商的这次侵权并没有造成太大后果及不良影响,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最后判决新贵兴公司赔付杨先生11万的侵权赔款。写到最后:最后整起事件以11万的赔付金额告一段落,远没有达成杨先生所期望的“退一赔三”等巨额赔付。但作为消费者也可以在这起事件中得到不少启示。首先作为经销商,虽然在交付前已经对车辆进行了PDI检查,并且保留了相关证据,但作为贵重车辆,在消费者购车时也应该予以告知,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及误会。另外,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在维权过程中要有分寸,应实事求是,不夸大车辆实际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争取到最大的权益。2021-03-024.5万
大众速腾屡次发生故障无法修复,4S店拒不接受采访大众速腾屡次发生故障无法修复,4S店拒不接受采访说起大众,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像帕萨特那样的经典B级车,亦或者是如同宝来那样使用且便宜的平民化车型。确实,大众在车型定位和市场投放方面有着很深刻的理解,自大众进入中国以来,几乎投放的每一款车型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爆款。而这其中,速腾作为宝来和帕萨特等B级车的过渡车型自然就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常年的销量都保持在每月两万台以上。过高的销量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帮企业赢得市场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就在最近,身在山西运城的李先生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为此专门向投诉网进行反应。车辆屡次出现故障,4S店不断上演“骚操作”在接到了李先生的投诉之后,小编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这位当事人,并且向其了解情况。在与李先生的沟通中,小编了解到,在购车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李先生为了增加用车的体验以及乐趣,前往4S店刷了一个流水转向灯的程序。但是在刷完程序后,李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辆在功能上有些不正常。首先在打左转向灯的时候,后面两个转向灯都会跟着亮;然后打开右车门,左边车门的灯会点亮。此时十分无语的李先生让4S店将车辆恢复后便开走了。但在回家的路上,李先生发现车辆的运行出现了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加速的时候车速上不去,并且会伴随着变速箱的异响以及震动。于是李先生在之后便将车送回4S店进行检修,在经销商以及厂商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发现李先生的车确实存在问题,并且有可能是因为变速箱的程序出了问题,需要进行“驾驶习惯学习”。原本以为在刷程序之后问题就能得以决解决,但在刷完变速箱程序后却出现了发动机抖动的故障。为此李先生也专门联系了4S店,但4S店却告知李先生这种问题是正常的,车辆可以正常使用。此时的李先生表示自己并不认可4S店的这种说法,并去到了所在地的另一家大众4S进行鉴定,最后鉴定结果为车辆离合器出现故障。之后李先生便再次与原先4S店进行交涉,并且在这期间李先生的爱车也出现了油泵漏油等故障。在多次的交涉和协商之下,4S店答应帮助李先生更换发动机飞轮以及离合器等部件。但据李先生反映,当他按照约定时间前往4S店更换部件的时候,却等了一整天4S店也没有将部件换好,于是失去耐心的李先生要求4S店将出现问题的油泵更换后便离开了4S店。本以为更换油泵后车辆的状态会好一些,但随之李先生的速腾还是出现了漏油和异响的情况。为此李先生感到十分气愤,所以便再一次前往4S店进行交涉。但4S店这一次的操作直接将李先生还有小编给惊掉了下巴。据李先生反映,在检查中4S店的技术人员怀疑是车辆皮带发出的声音,但此技术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检查和更换皮带,反而将润滑油涂抹在皮带上以减轻车辆异响。但稍微懂车的人都明白,汽车皮带是不能接触润滑油的,如果在皮带处涂了润滑油,那么就会加速皮带老化,导致断裂的情况发生。为此,李先生自那一次以后便不敢再到4S店进行维修了。4S店服务态度恶劣,厂商表示会持续跟进为了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小编便拨打了这间山西运城通达大众4S店的电话。但对方工作人员对于此事的处理态度十分恶劣,在得知了小编的来意以及媒体的身份后,便直接挂断了采访电话。同时,据当事人反映,由于车子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已经有了退车的诉求,但4S店对李先生的诉求表示不可能接受,只能帮助其继续维修。并且根据国家对于汽车的三包政策来说,2年或5万公里内出现故障且维修次数超过5次车主即可提出退换车的要求。何况李先生的车才6000公里出头,并且前往4S店维修的次数已经接近40次。而此时4S店直接驳回了当事人的退车诉求,无疑这间4S店已经违反了国家的汽车三包政策。在4S店求证无果后,小编便拨通了大众官方的售后投诉电话。在向官方售后人员反映了当事人遇到的问题后,该工作人员表示会持续跟进李先生遇到的问题,并且加强对该4S店的售后管理。但有意思的是,在之前李先生也向官方售后部门反映了相关问题,但一直得不到解决。为此,小编也呼吁,大众官方应加强对于售后服务的监督,以及提高处理投诉的效率。写在最后:在这次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4S店在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而作为一间服务机构,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直接挂断电话这一行为,在小编看来4S店在培养员工工作素质方面也是值得商榷的一点。并且在技术层面出发,这间4S店也有不小的漏洞。从一开始出现故障后,4S店一直没有帮助车主彻底解决问题,并且态度恶劣。为此,小编也希望在后期大众官方能对此间4S店进行重点监管,杜绝以后再次出现此类事件。2021-02-264.4万
未来已来,现代IONIQ(艾尼氪)5全球首发未来已来,现代IONIQ(艾尼氪)5全球首发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的理念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汽车行业悄然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洗牌”。而这一次洗牌的主角,便是新能源车。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不少国家在近些年都开始制定自己的燃油车停售时间,这无疑推动了纯电动车的发展。当然,蛋糕是有的,但想要更好的瓜分新能源这块蛋糕就要有更强的实力。为此,各大车企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建立自己的新能源车系,以更好地打赢这场胜仗。在这其中,野心勃勃的现代汽车,便是其中一位实力强劲的争夺者。而IONIQ(艾尼氪)5的诞生,似乎更像是现代汽车进军新能源市场吹响的号角。全新外观设计,带来不一样的电动出行体验现代汽车的野心其实由来已久,自2020年11月份发布的E-GMP纯电动化平台开始,现代就已经展露了不凡的实力,而作为E-GMP平台旗下的首款车型,IONIQ(艾尼氪)5自然被现代汽车赋予了众望。从外观上看,IONIQ(艾尼氪)5似乎完全摆脱了过去现代车系的影子。在这款车上,你似乎找不到任何一条曲线,直来直去的线条勾勒出一辆与众不同的新能源车。在如今这个对汽车设计有些审美疲劳的年代里,而这一被现代汽车成为“参数化像素技术”的设计风格无疑打破了不少人对现代这一品牌的认知。同时,在尺寸方面现代汽车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IONIQ(艾尼氪)5在外观上看是一辆经典的两厢车型,但3米的超长轴距让这款车在尺寸上要比看上去更加庞大。当然,复古风作为近些年来汽车设计领域的一大热词,现代汽车也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潮流。在仔细观察IONIQ(艾尼氪)5的外观后,便会发现,这款车的设计更像是在向现代首款量产车型“PONY”致敬。而这种传承经典的意境,也是IONIQ(艾尼氪)5想要向世人表达的。重新定义新能源车,将环保做到极致如何定义一辆新能源车?如果仅仅从能源上入手的话,那么这并不是现代汽车想要看到的。在IONIQ(艾尼氪)5上,现代再一次重新定义了环保这一理念。在内饰设计方面,IONIQ(艾尼氪)5除了拥有全景天窗,双连屏以及两幅式方向盘等经典配置以外,在座椅、顶棚、车门饰板以及地板和扶手处,均采用了可持续环保材料。比如可回收利用的PTE塑料瓶制成的纤维材料,亦或者是用植物油进行处理后的环保合成材料。同时,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现代IONIQ(艾尼氪)5还将提供太阳能车顶,通过阳光来为车辆补给能源,进一步提升车辆续航里程。虽然在现代官方的消息中,太阳能车顶只是作为选配,但在能源利用方式上面现代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E-GMP平台的加持,为IONIQ(艾尼氪)5再度加码提起IONIQ(艾尼氪)5,就不得不提及被后的一大功臣——现代E-GMP平台。作为现代汽车抗衡大众MEB纯电动化平台下的产物,在2020年11月份E-GMP平台正式亮相以来就获得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而IONIQ(艾尼氪)5作为E-GMP平台下的首款车型,自然继承了这一平台不少优点。首先在性能方面,IONIQ(艾尼氪)5提供了多种PE系统配置,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用车需求,进一步拓展车辆的适应性。并且在电池组方面,IONIQ(艾尼氪)5也采用了E-GMP平台下的58kWh以及72.6kWh电池组,而搭载了72.6kWh的电池组最高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在同级别电动车中属于领先级别。另外,在充电方面,IONIQ(艾尼氪)5支持400V以及800V两种充电方式,通过现代汽车首创的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新能源车自带的逆变器以及电机等部件,将充电桩的400V电压升至车辆所需要的800V电压,从而实现快充。而据现代官方透露,如果使用350V的电压充电的话,那么IONIQ(艾尼氪)5从30%充至80%只需要14分钟。并且只需要5分钟就能增加100KM的续航里程,在同级别中依旧领先。而这一切,都是在E-GMP平台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写在最后:现代终于要向燃油车下手了作为一款全新的车型,IONIQ(艾尼氪)5在未来市场中的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虽然现代汽车官方此次并未公布IONIQ(艾尼氪)5的售价,但小编也能隐隐感觉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而这场战争,并不是一场内斗,而是新能源车向传统燃油车发起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IONIQ(艾尼氪)5的加入,也让新能源车的队伍日渐壮大,并且开始“蚕食”传统燃油车市场。并且反观如今这个日趋电动化的市场,现代汽车也通过IONIQ(艾尼氪)5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遇。而从E-GMP平台的亮相到IONIQ(艾尼氪)5的诞生,这其中也就3个多月的时间,如此之短的时间间隔也不得不让人感叹现代汽车的效率。同时也让消费者看到了现代汽车进军纯电动车领域的决心与勇气。2021-02-23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