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Y新车刹车异响,车主只需要修好车辆为何这么难?
特斯拉ModelY刹车异响问题引发车主维权难,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权益保障与企业服务体系的矛盾。车主胡先生遭遇维修不彻底、质保争议及投诉无门等困境,警示企业需重视售后服务与责任担当。此事件应成为行业改进契机,确保车主合理诉求得到尊重与回应。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2025年7月,车主反应的特斯拉ModelY的制动异响的故障问题,把特斯拉再次推向公众视野。不仅是因为故障问题,更折射出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障与企业服务体系之间的深层矛盾。
根据车主胡先生表示,去年12月17日购入特斯拉ModelY,然而仅半年后的8月4日,车辆便出现刹车严重异响问题导致车主头疼不已。在首次送修时,特斯拉维修中心经过打磨处理后,能让异响短暂消失,但是没想到次日便恢复如初。此后,维修中心给出车主录制异响音频之后,便可以更换刹车片的承诺。但没想到直至2025年7月6日,当车主再次寻求解决时,却遭遇180度转折:维修中心以"超出质保期"为由拒绝处理。
这条投诉的主要问题,则是集中在质保期内的责任界定。胡先生明确表示,首次反馈问题时车辆处于保修范围内,且维修顾问从未提示过处理时限。并且特斯拉单方面将刹车异响归为"正常现象"的定性,不仅违背基本的产品质量逻辑,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核心部件,任何异常声响都应被视作预警信号。
而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当中表示,制动系统属于主要零部件,其性能故障在质保期内理应获得彻底修复。而特斯拉将问题简化为"正常现象"的做法,实质是对法定保修义务的规避。
但其实更令人忧虑的是企业的反馈。2025年7月6日胡先生拨打官方投诉电话后,直至投诉记录生成的7月11日,始终未收到任何回复,7月9日的再次尝试也以未接通告终。这种"投诉无门"的状态,与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车企的品牌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的今天,售后服务体系的响应速度与解决能力,早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特斯拉在此事件中展现的消极态度,无疑会动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根基。
再回到维修记录中的细节。根据维修单据显示,针对"倒车时刹车严重异响"的问题,企业先后给出"建议磨合""无法复现故障""已排除故障"等模糊结论,却始终未进行系统性检测。这种敷衍式处理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体系的不成熟,面对制动系统异响这类高频问题缺乏标准化解决方案;二是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缺失,将本应主动排查的故障,转化为需要消费者"自证问题"的被动局面。
对于特斯拉而言,此次投诉是一次反思服务体系的契机。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不仅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保持领先,更应在服务标准上树立标杆。完善质保期内的问题跟踪机制,建立故障处理的闭环流程,加强服务人员的责任培训,这些基础工作的完善,远比花哨的营销话术更能赢得市场认可。
胡先生的诉求其实简单而合理:修好车,得到一句真诚的回应。但就是这样朴素的愿望,却在企业复杂的服务体系中屡屡碰壁。这提醒所有汽车企业,当新能源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早已超越单纯的买卖交易,而是建立在长期信任基础上的伙伴关系。忽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最终损耗的将是品牌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汽车投诉网:
此次刹车异响投诉事件,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的隐忧。当技术迭代的速度超过服务体系的进化节奏,当企业规模的扩张忽视了消费者权益的底线,再先进的车型也难以赢得市场的持久青睐。希望胡先生的遭遇能成为行业改进的契机,让每一位车主的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尊重与回应,这才是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