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全年收到的所有有效投诉中,豪华车为238宗,占投诉总量的2.44%,在国内销售的豪华品牌基本都有涉及。而诸如讴歌、斯巴鲁、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等日系豪车虽然投诉量不大,但所涉及的投诉问题较为严重,值得关注。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月度分析全年累计收到豪华车的有效投诉为238宗,其中11月份的投诉量为全年最高,达到35宗,占比3.51%;2月则仅有9宗投诉,处于全年最低水平;从投诉趋势来看,豪华车的投诉增量在下半年有很明显的增加。相较2009年,豪华车的投诉量增加接近4倍,主要是因为奔驰在2010年快速扩张导致投诉量急剧上升,由2009年的几宗到2010年的53宗。2010年度豪华车车价属性分析豪华车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25万区间,上探则进入80万元以上区间,从报告看出,25-35万占豪华车投诉的45.38%,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而35-50万也占到25.63%,50-80万元区间的投诉,占比21.01%。[PAGE]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豪华车在保修期外的投诉占比达到2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应该与车主心理期望值较高有关,由于豪华车往往价值不菲,在维护方面要更加周到,因此他们往往觉得就算是过了保修期才出现的故障,也是因为本身产品的质量问题,而不是正常老化所导致。两年或是再加这类车大多设有专职司机;此外在磨合期内出现故障的车主也超过15%,可以说明这一部分车主并不满意目前的车辆质量标准。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合资品牌投诉量达到172宗,占比72.27%,位居第一;欧美品牌投诉量为49宗,占比20.59%,位居第二;日韩品牌位居第三,其投诉量为17宗,占比7.14%。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5.46%,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则高达40.34%,此外还有54.20%的投诉人是同时对质量和服务进行投诉的。也就是说有接近95%的车主都有针对质量问题投诉,一方面说明豪华车的4s店服务做得较好,另一方面也可以映射出车主对质量问题的在意。因此如何提升产品质量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PAGE]2010年度豪华车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发动机、车身及电气、变速箱是主要投诉对象,分别占37.82%、31.09%和12.61%。发动机问题主要体现在难着火、行驶中熄火、机油损耗大等方面;而车身电气因涉及范围较广,再加上雷诺车窗问题引起的集体投诉进一步加大了投诉量;此外,奔驰众多车型装配的轮胎均在三个月内连续出现鼓包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车主的集体投诉,直接导致轮胎这一部件的投诉急剧上升。2010年度豪华车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在针对服务方面的投诉中,态度差是最主要问题,这与各地4s店服务、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员工素质高低有关。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山东成为豪华车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广东就有31宗投诉,这与当地的消费观念有较大关系。投诉量靠前的五个地区的投诉总和已经占据豪华车投诉的一半份额。[PAGE]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59.24%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11.76%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正在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这也最终导致了15.55%的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194宗,占比达到了81.51%,这一处理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仍有37宗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部分投诉基本属于前面所提到的不处理投诉的企业,这也是我们今后协调的重点。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25.63%的投诉车主没有对处理结果进行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而满意的车主占比达到30.67%,这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豪华车的投诉处理更容易得到车主的认可和满意。2010年度豪华车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要求赔偿的占所有投诉的35.29%,成为第一诉求,这也这凸显当前4S店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突出,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对因维修所产生的误工费、路桥费、甚至是折旧费进行赔偿,在目前国家相关法规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激化双方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汽车投诉难点剖析针对大家目前事实存在的情况,汽车投诉网QcTsw.Com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4.4万
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全年收到9766宗有效投诉,MPV车型的投诉量为157宗,占投诉总量的1.61%。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月度分析全年累计收到MPV车型的有效投诉为157宗,从图表可以看到,MPV车型的投诉增量在7月份的时候急剧增加,达到了全年最高,投诉量为24宗,占该月总投诉量的2.3%。相较09年,2010年的投诉量增长很快,就要求企业切实做好车主的安抚工作,从4s店层面去化解车主抱怨,从而提升企业美誉度。2010年度MPV车型车价属性分析MPV车型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5万以内区间,上探则进入50万元区间;从报告看出,5-8万占MPV车型投诉量的41.40%,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18-25万也占到28.66%,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12-18万元区间的,占MPV车型投诉量的15.29%。[PAGE]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占比17.20%,绝大部分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保修期内的投诉占57.96%,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4.84%,由此可见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投诉,还需要引起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在MPV车型的投诉中,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为79宗,占比50.32%,位居第一;自主品牌的投诉量与合资品牌平分秋色,其投诉量也达到了76宗,占比48.41%。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3.18%;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高达40.13%;另外有56.69%的车主都是对质量和服务进行同时投诉,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的的车主都是针对质量问题投诉的,这中间又有大部分车主在投诉质量问题的同时顺带投诉服务。因此如何高效解决车主的质量问题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PAGE]2010年度MPV车型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发动机和车身与电气的投诉量均以48宗的投诉量并列位居第一,占比30.57%;与其他车型不一样的是,转向系统的投诉量排在第二位,占比21.66%,这在其他车型中是比较少见的。2010年度MPV车型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在MPV车型的投诉中,服务态度差是引发服务投诉的最主要因素,因服务态度差引发的投诉占MPV车型投诉量的24.84%;因费用不合理引发的投诉位居第二位,占MPV车型投诉量得14.65%;因维修技术差引发的投诉有20宗,占比12.74%;由于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员工素质的不同,由于欺诈销售引发的投诉同样值得重视。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广东、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成为MPV车型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广东就有27宗投诉,这与其销量分布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107宗,占比达到了68.15%;但还有31.85%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38.86%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19.75%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占比15.29%,也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认可企业的处理结果的。2010年度MPV车型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一直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此次MPV的投诉诉求中要赔偿的诉求占所有投诉的40.13%,成为第一诉求;要求维修的投诉诉求位居第二,占比35.03%,也这凸显当前4S店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PAGE]汽车投诉五大难点剖析针对大家目前事实存在的情况,汽车投诉网QcTsw.Com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4.4万
河北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河北地区的投诉519宗,同比09年投诉量涨幅将近4倍。为此,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河北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河北的投诉为519宗,其中8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511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河北地区的投诉中有49.71%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小型车的投诉量位居第二位,占比20.16%;微型车的投诉量占比也达到11.35%,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5万-8万以186宗占据河北地区所有投诉量的36.40%,位居第一;8-12万则以151宗居第二位,占河北投诉量的29.55%;而5万以内以65宗占据河北投诉量的12.72%,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在河北地区的投诉中,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61.64%,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4.85%。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301宗投诉占据了河北投诉总量的58.90%,自主品牌投诉量为205宗,占比40.12%。报告显示,目前河北地区的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79.26%,但还有17.22%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河北地区的投诉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34.44%,这一数字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以后需要相关企业在收到投诉后要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7.22%,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31.51%,致使近50%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14.29%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车主则占比12.92%,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得到了大部分车主的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40.31%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占比21.14%,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38.55%,也就意味着将近八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73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技术不过关、销售欺诈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赔偿、维修、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PAGE]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17.4万
河南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河南地区的投诉511宗,同比09年投诉量涨幅将近4倍。为此,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河南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河南的投诉为511宗,其中7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504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河南地区的投诉中有54.17%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15.48%的投诉来源小型车;微型车的投诉量占比也达到9.92%,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5万-8万以165宗占据河南地区所有投诉量的32.74%,位居第一;8-12万则以127宗居第二位,占河南投诉量的25.20%;而12-18万以108宗占据河南投诉量的21.43%,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在河南地区的投诉中,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63.29%,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4.21%。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325宗投诉占据了河南投诉总量的64.48%,自主品牌投诉量为170宗,占比33.73%。报告显示,目前河南地区的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4.52%,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可喜的,但还有13.49%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河南地区的投诉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29.37%,这一数字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以后需要相关企业在收到投诉后要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来提高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3.49%,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31.55%,致使近45%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17.06%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车主则占比15.67%,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得到了大部分车主的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42.66%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8.25%,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39.09%,也就意味着超过八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87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技术不过关、销售欺诈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PAGE]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4.5万
湖北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湖北地区的投诉324宗,同比09年投诉量涨幅将近4倍。为此,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湖北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湖北的投诉为324宗,其中6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318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57.55%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超过14.15%的投诉来源于中型车;小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3.21%,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8万-12万以96宗占据湖北所有投诉量的30.19%,位居第一;5-8万则以84宗居第二位,占湖北投诉量的26.42%;而12-18万以68宗占据湖北投诉量的21.38%,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在湖北地区的投诉中,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65.09%,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19.18%。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237宗投诉占据了湖北投诉总量的74.53%,自主品牌投诉量为76宗,占比23.90%。报告显示,目前湖北地区的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2.70%,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可喜的,但还有14.47%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湖北地区的投诉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27.99%,这一数字总的来说不是很理想,以后需要相关企业在收到投诉后要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4.47%,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32.39%,致使近50%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1.64%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5.41%,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46.86%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6.98%,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36.16%,也就意味着超过八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12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技术不过关、销售欺诈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PAGE]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4.4万
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全年收到9766宗有效投诉,SUV车型的投诉量为491宗,占投诉总量的5.03%。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月度分析全年累计收到SUV车型的有效投诉为491宗,从图表可以看到,SUV车型的投诉增量在3月份的时候急剧增加,达到了全年最高,投诉量为60宗,占该月总投诉量的7.22%;在下半年的投诉趋势则较为平坦。相较09年,2010年的投诉量增长很快,就要求企业切实做好车主的安抚工作,从4s店层面去化解车主抱怨,从而提升企业美誉度。2010年度SUV车型车价属性分析SUV车型投诉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5万区间,上探则进入80万元以上区间;从报告看出,12-18万这个价格区间占SUV车型投诉量的25.05%,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18-25万也占到23.42%,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50-80万元区间的,占比16.70%。通过对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SUV车型的价格分布较广。[PAGE]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占比11.20%,绝大部分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保修期内的投诉占55.19%,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33.60%,由此可见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后此类投诉,还需要引起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在SUV车型的投诉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投诉量和其他车型不一样,自主品牌的投诉量排在第一位,达到了213宗,占比43.38%;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为176宗,占比35.85%,位居第二;欧美品牌也达到72宗,排在第三位,占比14.66%;日韩品牌的投诉量为30宗,占比6.11%,排在最后。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3.05%;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高达40.33%,这在其他车型中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有56.62%的投诉人都是对质量和服务进行同时投诉,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的的车主都是针对质量问题投诉的,这中间又有大部分车主在投诉质量问题的同时顺带投诉服务。因此如何高效解决车主的质量问题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PAGE]2010年度SUV车型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车身与电气以142宗位高居榜首,占比28.92%,这与其涉及范围较广有关;发动机的投诉量也达到了119宗,占比24.24%,位居第二位;变速箱以87宗的投诉量排在第三位,占比17.72%。2010年度SUV车型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在SUV车型的投诉中维修技术差是引发服务投诉的最主要因素,因维修技术差引发的投诉高达114宗,占比23.22%;由于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员工素质的不同,由于欺诈销售和服务态度差引发的投诉同样值得重视。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河北成为SUV车型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广东就有46宗投诉,而投诉大省山东则以39宗的投诉量紧跟其后,这与其销量分布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30.35%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16.09%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正在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这也最终导致了39.51%的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297宗,占比达到了60.49%;但还有39.51%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54.58%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24.44%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占比18.13%,也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认可企业的处理结果的。2010年度SUV车型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此次SUV的投诉诉求中要求赔偿的占所有投诉的45.21%,成为第一诉求;要求维修的投诉诉求位居第二,占比31.98%,也这凸显当前4S店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PAGE]汽车投诉五大难点剖析针对大家目前事实存在的情况,汽车投诉网QcTsw.Com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114.4万6
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分析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全年收到9766宗有效投诉,其中小型车的投诉为1612宗,占2010年投诉总量的16.51%,在所有的车型投诉中仅次于紧凑车型,位居第二位。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月度分析今年累计收到小型车的有效投诉为1612宗,与全年的趋势有所不同,4月、5月是其投诉的高峰期,投诉量接近300宗,差不多占到该月总投诉量的三分之一,随后则一路下滑,11月份更是跌破百宗,只有96宗。4、5月份投诉量暴涨与当时车主发起的集体投诉有关,也说明抱团维权正日益成为车主维权的有利法宝。2010年度小型车车价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小型车投诉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5万以内区间,上探则进入18万元区间,而5-8万区间占据了小型车的主要份额,占70.47%,达到1136宗,也因此成为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而8-12万也占到19.04%;12-18万元区间的投诉最少,只有0.19%。[PAGE]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仅占10.36%,绝大部分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占比达到了68.61%;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1.03%,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投诉,更需要引起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合资品牌的投诉量占比71.84%,遥遥领先于自主品牌,足以说明目前自主品牌的质量确实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购买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较合资品牌更强一些,对车辆的期望值也要较合资品牌为低,再加上合资品牌的销量基数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所以自主品牌投诉量虽然偏小,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不可掉以轻心。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7.51%,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则有23.95%,另外高达68.55%的投诉人都是同时对质量和服务进行投诉,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车主的投诉中都涉及质量问题,而这里面又有很大一部分车主是在投诉质量问题的同时因4s店服务态度不佳而顺带投诉服务。因此,质量问题的解决依然是降低车主投诉的最主要手段。[PAGE]2010年度小型车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发动机部件以827宗投诉遥遥领先于其它部件,其投诉量占比高达51.30%,一来由于发动机部件比较敏感,车主就算是持怀疑态度也会先行投诉;其次则是像怠速不稳、油耗偏大等问题也进一步推高了发动机的投诉量;而车身与电气因为涉及范围比较广,以290宗位居第二无可厚非;变速箱也达到了269宗,占比16.69%,位居第三。2010年度小型车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一直以来服务态度差是引发服务投诉的最主要因素,但这次小型车的服务问题投诉分析中,维修技术差成了引发服务投诉的主要因素,其投诉量高达435宗,占比26.99%,服务态度差位居第二。2010年车市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产能不足,因此新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而且更容易出现一些疑难杂症,再加上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维修技术不过关的投诉持续增加,将不可避免,需要企业从源头引起重视。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山东、江苏、广东、四川、河北成为小型车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山东就有273宗投诉,这与其销量分布以及当地的维权意识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55.02%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14.76%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正在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所以也还有153宗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1454宗,占比达到了90.20%,这一处理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还有153宗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20.28%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此外16.44%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表示不满意的占比10.79%,也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认可企业的处理结果的。2010年度小型车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此次小型车的投诉诉求也一样,维修成为第一诉求,高达840宗,占比52.11%;要求召回和要求赔偿的车主进紧跟其后,分别占比41.75%和36.72%,也这凸显当前车主的维权意识,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2010年度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情况介绍通过对汽车投诉网的投诉处理积分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不同的汽车企业在处理投诉时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而最终导致的投诉人对企业的认可度也大不相同,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1、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处理效率更高,如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股权结构复杂的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最慢,如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而高效的处理态度更容易获得投诉人的认可。2、与汽车投诉网保持线上沟通的,投诉处理效率相对更高。特别是一些典型案例,由于多方都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使投诉处理更有效率,因此也更容易得到投诉人的认可。3、集体投诉解决的好坏将对企业的销售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集体投诉由于涉及不仅仅是一个车主,所以扩散起来更容易引起其它车主的共鸣,进而影响到这一类人的周边群体。4、处理结果的表达方式也将对投诉人以及其它潜在车主产生影响,部分企业喜欢简洁、直白、硬邦邦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企业的处理意见,也有部分企业会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向车主表达处理结果,而不同的表现方式对投诉人也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觉。2011-03-094.3万2
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全年收到9766宗有效投诉,微型车的投诉量为618宗,占2010年投诉总量的6.33%。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月度分析2010年全年累计收到微型车的有效投诉为618宗,从投诉趋势来看,微型车的投诉增量在下半年有明显的增加,其中10月份的投诉量最高,达到了75宗,占该月总投诉量的7.54%。相较09年,2010年的投诉量增长很快,就要求企业切实做好车主的安抚工作,从4s店层面去化解车主抱怨,从而提升企业美誉度。2010年度微型车车价属性分析微型车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5万以内区间,上探则进入25万元区间,从报告看出,5万以内这个价格区间的投诉量占微型车总投诉量的89.16%,达到551宗,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而5-8万则占到10.52%;18-25万元区间的投诉最少,只有0.32%。[PAGE]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仅占15.86%,绝大部分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占比达到了58.90%;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5.24%,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投诉,这需要引起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自主品牌的投诉量略领先合资品牌,其投诉量达到327宗,占比52.91%;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为289宗,占比46.76%。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在微型车的投诉中,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13.59%,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有34.14%,高达52.27%的车主都是对质量和服务进行同时投诉,也就是说有将近9成的的车主都是针对质量问题投诉的,这中间又有大部分车主在投诉质量问题的同时顺带投诉服务。因此如何高效解决车主的质量问题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PAGE]2010年度微型车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发动机的投诉量占比高达33.33%,稳居第一,因为发动机怠速不稳的问题引发的集体投诉,使得发动机的投诉遥遥领先于其他部件;而车身与电气因为涉及范围比较广,以157宗位居第二,这也无可厚非;变速箱也达到了81宗,占比13.11%,位居第三。2010年度微型车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这次微型车的服务问题投诉分析中,维修技术差成了引发服务投诉的主要因素,因其引发的投诉量高达170宗,占比27.51%;欺诈销售位居第二,由于2010年车市的火爆产能不足引起新车的各种质量问题,再加上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由于维修技术不过关的投诉不断增加,以后此类投诉,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山东、河北、河南、浙江、广东成为微型车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山东就有77宗投诉,这与其销量分布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50.65%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9.87%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正在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所以也还有109宗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509宗,占比达到了82.36%,这一处理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还有109宗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31.07%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42.39%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占比15.53%,也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认可企业的处理结果的。2010年度微型车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此次微型车的投诉诉求也一样,维修成为第一诉求,高达238宗,占比38.51%;要求赔偿和要求赔礼/改错的车主进紧跟其后,分别占比34.47%和26.54%,也这凸显当前车主的维权意识,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PAGE]汽车投诉五大难点剖析针对大家目前事实存在的情况,汽车投诉网QcTsw.Com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2011-03-074.4万
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全年收到的所有9766宗有效投诉中,紧凑车型为5327宗,占投诉总量的54.55%,几乎目前市场上所有热销车型都隶属于紧凑车序列,因此过半的投诉量相对其销量来说并不算意外。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月度分析全年累计收到紧凑车型的有效投诉为5327宗,从投诉趋势来看,紧凑车型的投诉增量在下半年有明显的增加,其中8月份最高,达到566宗,占该月投诉量的58.17%。2010年的汽车投诉相比09年增长速度很快,这就要求企业切实做好车主的安抚工作,通过各种层面去化解车主抱怨,从而提升企业美誉度。2010年度紧凑车型车价属性分析紧凑车型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8万以内区间,上探则进入35万元区间;从报告看出,8-12万占紧凑车型投诉的45.30%,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而5-8万也占到31.16%;12-18万元区间的投诉位居第三,占比23.32%。通过对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价格低,用料、做工相对而言就比价高的车型投诉要多。[PAGE]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仅占12.99%,57.72%的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9.28%,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投诉,这需要引起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合资品牌投诉量占比72.20%,遥遥领先于自主品牌,足以说明目前自主品牌的质量确实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购买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者相对而言,其承受能力要较合资品牌更强一些,对车辆的期望值也要较合资品牌为低,再加上合资品牌的基数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所以自主品牌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不可掉以轻心。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14.94%,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占比29.34%,高达55.72%的投诉人都是对质量和服务进行同时投诉。这表明车主对当前质量及服务均有较大抱怨,这就需要企业在提升车辆质量水平的同时,对4s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样需要培训。我们平时通过和车主的沟通发现,很多投诉是由于4s店推诿、冷淡才最终导致车主抱怨升级,演变为投诉的。[PAGE]2010年度紧凑车型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发动机部件以1523宗投诉遥遥领先于其它部件,一来由于发动机部件比较敏感,车主就算是持怀疑态度也会先行投诉;其次则是像怠速不稳、助力泵等问题也进一步推高了发动机的投诉量;车身与电气因为涉及范围较广,以1344宗位居第二无可厚非;变速箱则延续09年的几宗集体投诉案例,投诉量达到1327宗,占比24.91%,位居第三。2010年度紧凑车型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服务态度差依然是引发服务投诉的最主要因素,占比18.08%;同时由于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员工素质的不同,欺诈销售和维修技术不过关引发的投诉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北京成为紧凑车型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江苏、山东、广东的投诉量都分别跃上500大关,这与其销量分布以及当地的维权意识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50.61%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12.09%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正在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这也最终导致了高达17.44%的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4383宗,占比达到了82.28%;但还有17.44%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目前共有32.68%的投诉车主没有针对处理结果进行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同时14.53%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了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则占比12.43%,说明车主对企业的处理结果的认同度大概是一半一半。2010年度紧凑车型投诉诉求分析一般情况下,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此次紧凑车型的投诉诉求中“要求赔偿”的车主占所有投诉的39.82%,成为第一诉求,要求赔偿的至高于要求维修的,凸显当前4S店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由于国家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很少能满足车主的这一诉求,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2010年度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情况介绍通过对汽车投诉网的投诉处理积分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不同的汽车企业在处理投诉时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而最终导致的投诉人对企业的认可度也大不相同,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1、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处理效率更高,如长城、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股权结构复杂的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最慢,如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而高效的处理态度更容易降低和获得投诉人的认可。2、与汽车投诉网保持线上沟通的,投诉处理效率相对更高。特别是一些典型案例,由于多方都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使投诉处理更有效率,因此也更容易得到投诉人的认可。3、集体投诉解决的好坏将对企业的销售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集体投诉由于涉及不仅仅是一个车主,所以扩散起来更容易引起其它车主的共鸣,进而幅射到这一类人的周边群体。4、处理结果的表达方式也将对投诉人以及其它潜在车主产生影响,部分企业喜欢简洁、直白、硬邦邦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企业的处理意见,也有部分企业会通过比较婉转的方式向车主表达处理结果,而不同的表现方式对投诉人也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觉。2011-03-044.4万5
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汽车投诉网2010年全年收到9766宗有效投诉中,中型车的投诉为1299宗,占投诉总量的13.30%,在所有车型投诉中位居第三名。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月度分析全年累计收到中型车的有效投诉为1299宗,从投诉趋势来看,中型车的投诉增量在下半年有明显的增加,其中7月份的投诉量最高,达到了202宗,占该月总投诉量的19.35%,总的投诉趋势和全年的投诉趋势相近。相较09年,2010年的投诉量增长很快,要求企业切实做好车主的安抚工作,从4s店层面去化解车主抱怨,从而提升企业美誉度。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车价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中型车的价格区间下探进入8万区间,上探则进入80万元以上区间,从报告看出,18-25万占中型车投诉的47.04%,是投诉最多的价格区间;12-18万也占到24.79%,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8-12万元区间的,占比21.94%。通过对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型车的价格分布较广。[PAGE]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属性分析图表显示,保修期外的投诉占比17.63%,绝大部分投诉仍然是在保修期内出现的纠纷,保修期内的投诉占57.2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5.18%,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类投诉,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品牌属性分析图表显示,合资品牌遥遥领先于自主品牌,足以说明目前自主品牌的质量确实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购买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者,相对其承受能力要较合资品牌更强一些,对车辆的期望值也较合资品牌为低,再加上合资品牌的基数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也不是一个等量级,所以自主品牌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不可掉以轻心。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方向分析图表显示,仅针对服务产生投诉的只有7.93%,仅针对质量问题产生投诉的占有24.17%,高达67.90%的投诉人都是对质量和服务进行同时投诉,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的车主都是针对质量问题投诉的,这中间又有大部分车主在投诉质量问题的同时顺带投诉服务。因此如何高效解决车主的质量问题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任务。[PAGE]2010年度中型车质量投诉要点分析从图表上看,因为某些车型发动机怠速不稳等问题遭遇集体投诉,使得发动机的投诉遥遥领先于其它部件,以412宗高居榜首,占比31.72%;而车身与电气因为涉及范围比较广,以331宗位居第二位。变速箱也达到了229宗,占比17.63%。2010年度中型车服务问题投诉分析图表显示,服务态度差依然是引发服务投诉的最主要因素,但由于各地4s店维修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员工素质的不同,所以维修技术不过关和欺诈销售引发的投诉同样值得重视。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前十地区分析图表显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成为中型车投诉最多的地区,其中仅浙江就有187宗投诉,而投诉大省广东、江苏则分别以152宗和151宗不相上下的投诉量紧跟其后,这与其销量分布以及当地的维权意识有较大关系。[PAGE]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处理效率分析图表显示,55.35%的投诉都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回复,另有12.78%的投诉能够在半个月内得到回复,这说明汽车投诉网不偏不崎的中立态度已经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个别企业依然无视网站的投诉,这也最终导致了近20.32%的投诉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回复。网站也将在未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点评力度,力求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维权环境。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处理情况分析图表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的达到了1031宗,占比达到了79.37%,这个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还有20.32%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这需要企业引起重视。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图表显示,在满意度方面,包括正在处理和无反馈的投诉,有31.33%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也有17.01%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占比11.70%,也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认可企业的处理结果的。2010年度中型车投诉诉求分析图表显示,维修在车主的投诉诉求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此次中型车的投诉诉求中要求赔偿的占所有投诉的43.42%,成为第一诉求;要求赔偿的车主也不相上下,占比43.34%,也这凸显当前4S店与车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车主不再局限于仅仅将车修好,而是要求更高的赔偿,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车主与4s店之间的矛盾,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矛盾越发紧张。2010年度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情况介绍通过对汽车投诉网的投诉处理积分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不同的汽车企业在处理投诉时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而最终导致的投诉人对企业的认可度也大不相同,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1、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处理效率更高,如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股权结构复杂的汽车企业投诉处理最慢,如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而高效的处理态度更容易获得投诉人的认可。2、与汽车投诉网保持线上沟通的,投诉处理效率相对更高。特别是一些典型案例,由于多方都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使投诉处理更有效率,因此也更容易得到投诉人的认可。3、集体投诉解决的好坏将对企业的销售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集体投诉由于涉及不仅仅是一个车主,所以扩散起来更容易引起其它车主的共鸣,进而影响到这一类人的周边群体。4、处理结果的表达方式也将对投诉人以及其它潜在车主产生影响,部分企业喜欢简洁、直白、硬邦邦的表现方式来体现企业的处理意见,也有部分企业会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向车主表达处理结果,而不同的表现方式对投诉人也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觉。2011-03-044.4万1
浙江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浙江地区的投诉864宗,同比去年涨幅超过2倍。为此,我们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浙江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以下所有数据分析仅限针对有效投诉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浙江的投诉为864宗,其中19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845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53.02%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22.13%的投诉来源于中型车;小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1.83%,位居第三。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8万-12万以272宗占据浙江所有投诉量的32.19%,位居第一;5-8万则以224宗居第二位,占浙江投诉量的26.51%;而12-18万以158宗占据浙江投诉量的18.70%,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8.70%,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6.98%。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638宗投诉占据了浙江投诉总量的75.50%;自主品牌的投诉量以181宗占据浙江投诉总量的21.42%,位居第二位。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5.68%,但还有14.08%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47.57%,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4.08%,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3.02%,致27.1%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9.47%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7.63%,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53.73%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2.66%,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33.61%,也就意味着将近九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304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不过关、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浙江大众、东风标致、浙江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2011-03-014.4万
四川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四川地区的投诉394宗,同比去年涨幅高达4倍多。为此,我们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四川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四川的投诉为394宗,其中12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382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46.07%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27.75%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中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0.99%,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5万-8万以155宗占据四川所有投诉量的40.58%,位居第一;8-12万则以117宗居第二位,占四川投诉量的30.63%;而5万以内的则以35宗占据四川投诉量的9.16%,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65.18%,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3.56%。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222宗投诉占据了四川投诉总量的58.12%;自主品牌的投诉量为154宗,也占据了四川投诉总量的40.13%。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6.65%,但还有13.35%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52.88%,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3.35%,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2.57%,致使将近26%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有20.94%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占11.52%,认可的占41.62%,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得到大部分车主的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48.69%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4.92%,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36.39%,也就意味着将近九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45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差、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召回、赔偿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者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2011-02-224.4万
上海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上海地区的投诉391宗,同比去年涨幅将近3倍。为此,我们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上海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上海的投诉为391宗,其中13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378宗,占总体投诉量的3.87%。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57.14%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15.61%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中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4.29%,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8万-12万以134宗占据上海所有投诉量的35.45%,位居第一;12-18万则以90宗居第二位,占上海投诉量的23.81%;而5-8万以82宗占据上海投诉量的21.69%,位居第三;总体来看,8-18万区间是投诉的重灾区,达到近6成的投诉量,这与上海的限牌政策有关。[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49.21%,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31.48%。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297宗投诉占据了上海投诉总量的78.57%。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再扣减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保有量的差距。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与其一贯的口啤并不一致。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3.07%,但还有16.40%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53.7%,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6.4%,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4.29%,致使近30%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4.55%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7.46%,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46.83%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占了24.87%,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占了28.31%,也就意味着将近八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12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维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2011-02-164.4万
山东2010年汽车投诉:仅一成车主投诉后得到满意解决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山东地区的投诉1110宗,同比去年涨幅高达4倍。为此,我们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山东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山东的投诉为1110宗,其中27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1083宗,占汽车投诉网总投诉量的11.09%。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50.97%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25.21%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中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0.16%,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5万-8万以445宗占据山东所有投诉量的41.09%,位居第一;8-12万则以302宗居第二位,占山东总投诉量的27.89%;而12-18万以156宗占据山东投诉量的14.40%,位居第三。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6.79%,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30.84%。[PAGE]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678宗投诉占据了山东投诉总量的62.60%;自主品牌的投诉量也达到了389宗,占据了山东投诉总量的35.92%,而自主品牌在2010年的销量仅为30%左右,这也成为唯一一个自主品牌投诉率高于销量率的地区。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84.58%,但还有15.05%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51.99%,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14.96%,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4.22%,致使将近30%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2.65%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7.54%,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54.57%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9.67%,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25.76%,也就意味着80.33%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383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维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赔偿、维修、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2011-02-114.4万
广东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广东地区的投诉979宗,同比去年涨幅高达3倍多。为此,我们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广东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共接获投诉达到9766宗,同比去年增长三倍有余,而汽车投诉网去年全年为车主协调退换车的案例也达到23宗。而来自广东的投诉为979宗,其中23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956宗,以下所作统计均按有效投诉进行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57.01%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超过15.9%的投诉来源于中型车;小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2.03%,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8万-12万以342宗占据广东所有投诉量的35.77%,位居第一;5-8万则以229宗居第二位,占广东投诉量的23.95%;而12-18万以177宗占据广东投诉量的18.51%,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5.33%,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6.26%。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670宗投诉占据了广东投诉总量的70.08%。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再扣减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保有量的差距。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与其一贯的口啤并不一致。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76.05%,但还有23.43%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49.27%,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23.43%,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21.65%,致使近45%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5.79%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6.11%,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68.20%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4.44%,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有17.36%。此外,同时针对质量和服务进行投诉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其它地区,这与广东地区车主对服务要求有关。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291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维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赔偿、维修、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南方都市报报道:http://auto.sina.com.cn/news/2011-01-31/0850712726.shtml2011-01-314.4万
江苏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江苏地区的投诉933宗,同比去年涨幅高达3倍多。为此,江南时报记者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江苏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江苏的投诉为954宗,其中21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933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超过五成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超过16%的投诉来源于中型车,小型车也以超过12%的占比位居第三。报告显示,8万-12万以337宗占据江苏所有投诉量的36.12%,略高于平均值;而5-8万则以263宗居第二位,占江苏投诉量的28.19%,同样高于平均值;而12-18万以169宗占据江苏投诉量的18.11%,位居第三。[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61.63%,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7.12%。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707宗投诉占据了江苏投诉总量的75.78%。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再扣减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保有量的差距。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与其一贯的口啤并不一致。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超过80%,仅有16.83%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同比去年有所提高。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超过一半,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16.83%,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5.97%,致使近三分之一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3.72%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要高出2个百分点,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接近四成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4.58%,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高达46.30%,也就意味着将近九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301宗位居投诉榜首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赔偿、维修、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江南时报记者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资料来源:汽车投诉网2011-01-274.4万
北京2010年度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完整版2010年的车市延续了2009年的火爆,全年销量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宝座。同时更多的热销车型出现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局面。在销量上涨的同时,涉及汽车的投诉同样涨幅明显,据汽车投诉网统计,今年累计接到北京地区的有效投诉661宗,同比去年涨幅高达3倍。为此,记者将通过这一数据为大家简单分析2010年度北京地区的汽车投诉情况。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2010年度累计接到投诉9766宗。而来自北京的有效投诉为661宗,其中另有15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有63.99%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12.10%的投诉来源于中型车;小型车的占比也达到10.89%,位居第三。报告显示,在车价属性分析中,8万-12万以203宗占据北京所有投诉量的30.71%,位居第一;5-8万则以172宗居第二位,占北京投诉量的26.02%;而12-18万以159宗占据北京投诉量的24.05%,位居第三。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4.16%,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不得不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31.46%。[PAGE]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487宗投诉占据了北京投诉总量的73.68%。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再扣减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保有量的差距。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与其一贯的口啤并不一致。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目前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了78.28%,但还有20.73%的投诉仍在处理当中。此外,处理效率图表显示,一周内得到回复的占比49.02%,这一数字同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说明相关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调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由于尚未处理完成的投诉达20.73%,而无反馈的投诉也达到18.91%,致使近40%的投诉车主没有反馈打分,让我们无从了解这一部分车主的满意度情况。但仅有14.07%的车主在反馈中对企业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而不满意的则达到了15.28%,也说明目前企业的处理意见仍未得到车主的普遍认可。[PAGE]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5.73%,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则达到32.22%。由此可以看出,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服务投诉产生的也并不在少数,这更需要企业把好产品的质量关。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91宗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维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上。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还有部分车主订车后提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欺诈销售的投诉量也上升的较快。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2010年度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资料来源及整理:汽车投诉网)2011-01-254.4万
江苏2010上半年汽车投诉:三成车主要求召回在经历2009年车市的火爆后,2010年车市进入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部分热销车型依然延续去年的供不应求,一车难求;另一方面由于刚性需求的减弱,部分车型供大于求,库存容量已经达到极限。而这还不是重点,去年由于汽车企业普通出现产能不足,不少企业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来提升产能,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新车质量有所下降,投诉上涨明显。通过汽车投诉网公布的资料显示,江苏以406宗投诉排在地区投诉的第二位,仅次于山东地区。截止7月10日,江苏省的投诉解决率不足八成。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到投诉4080宗,同比去年增长接近3倍。而来自江苏的投诉为422宗,其中16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406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超过五成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超过20%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而mpv车型则以一宗投诉位居所有分类之尾。报告显示,5万-8万以150宗占据江苏所有投诉量的36.95%,略高于平均值;而8-12万则以124宗居第二位,占江苏投诉量的30.54%,同样高于平均值;而把5-12万的投诉量累计起来已经超过江苏投诉量的三分之二强。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7.39%,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最后借助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9.80%。[PAGE]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344宗投诉占据了江苏投诉总量的84.73%。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再扣减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保有量的差距。仍然能够让人感觉到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与其一贯的口啤并不一致。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受统计时间过早的影响,目前仍有20.69%的投诉没有得到企业的回复,亦即表示目前解决率只有不到80%,但在一周内能够回复的投诉达到27.59%,也就是说相当企业均能在收到投诉后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商处理,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说明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还是不错的。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高达37.68%的投诉人并没有向网站反馈自己对处理结果的看法,再加上正在处理当中的20.69%,使得只有41.63%的车主向网站表达了对处理结果的认可情况,而在这些反馈的车主中有超过一半的对处理结果是表示满意,占总投诉人数23.89%。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处理投诉的态度。另外,从今年各大厂商频频发布服务品牌也可以看出,服务战将会成为企业下一个战略制高点,从这个意义来看,企业也必须要更加重视车主的投诉并进行高效处理,因此,我们也寄希望于未来中国汽车环境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报告显示,超过八成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13.05%,而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的车主更是只有6.4%,也就意味着超过九成的车主投诉缘自于质量问题。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124宗位居投诉榜首。[PAGE]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不过关、服务态度差、销售欺诈等。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上半年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报告显示,59.24%的投诉已经处于处理完成状态,正在接受投诉人满意度打分的投诉也有17.06%,由于离统计时间过短,接受20%的投诉还处于企业协调处理状态。上半年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资料来源及整理:汽车投诉网)2010-07-284.4万
上海2010上半年汽车投诉:紧凑型车辆投诉占五成在经历2009年车市的火爆后,2010年车市进入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部分热销车型依然延续去年的供不应求,一车难求;另一方面由于刚性需求的减弱,部分车型供大于求,库存容量已经达到极限。而这还不是重点,去年由于汽车企业普通出现产能不足,不少企业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来提升产能,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新车质量有所下降,投诉上涨明显。在汽车投诉网公布的上海上半年汽车投诉中,质量问题集中在发动机这一主要部件上。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到投诉4080宗,同比去年增长接近4倍。而来自上海的投诉为158宗,其中9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为无效投诉,实际有效投诉为149宗。报告显示,在车型属性分析中,接近五成的投诉来源于紧凑车型,另外还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投诉来源于小型车,而这一级别正在2009年车市优惠政策的最大受惠者。报告显示,5万-18万之间的投诉占据上海总投诉量的80%以上,其中8-12万价格区间比例最大,达到29.53%,而12-18万价格区间则以28.19%位居第二。[PAGE]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占总投诉量的53.02%,但不可否认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企业产能不足,通过加班加点来扩大产能,对新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磨合期内(含一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已经达到28.86%。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的品牌属性上,合资品牌投诉遥遥领先,以128宗投诉占据了上海所有投诉总量的85.91%之多。相信这个数据会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依然显得有点高高在上。而也正是通过的数据分析,更能让人相信自主品牌在质量方面的控制与提升。报告显示,受统计时间过早的影响,目前仍有26.17%的投诉还没有得到企业的回复,亦即表示目前解决率只有73.83%,但一周内能够回复的投诉达到26.17%,也就是说相当企业均能比较及时的和车主协商处理投诉,并及时向汽车投诉网提供解决方案,说明企业对车主的投诉处理还是比较重视的。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总共只有40%的车主向网站表达了对处理结果的认可情况,而在这些反馈的车主中有超过一半的车主对处理结果是表示满意,占总投诉人数21.48%。这从一定程序上说明了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另外,从今年各大企业频频发布服务品牌也可以看出,服务战将会成为企业下一个战略制高点,从这个意义来看,企业也必须要更加重视车主的投诉并进行高效处理。从这点来看,未来中国汽车环境有望得到更大的改善。报告显示,超过六成车主在对质量进行投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只占23.49%,说明4s店作为与车主沟通的第一道屏障,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有可能直接影响车主的投诉与否。[PAGE]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车身及电气、变速箱是主要投诉对象,而发动机更是因较多车主投诉怠速不稳、易熄火、油耗过高、渗油等问题,最终以46宗之多位居投诉榜首。而服务问题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技术不过关、销售欺诈等。部分企业由于过快扩张4s店销售渠道,但4s店的技术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4s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引发一些车主对服务态度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的投诉。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上半年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中,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报告显示,超过6成投诉已经处于完成状态,正在接受投诉人满意度打分的投诉也有7.59%,由于离统计时间太近,也有24.68%的投诉正处于企业协调处理状态。上半年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上半年上海投诉比较典型的投诉案例有:投诉编号:QT6655一汽丰田rav4开空调车抖,怠速上下波动投诉编号:QT6417福特新嘉年华手动挡变速箱渗油,厂家维修多次未有成果投诉编号:QT6305雷诺梅甘娜车门玻璃升降器缺陷通病,质量低劣!!配件奇贵!投诉编号:QT5720雷克萨斯RX350高速爆胎,新车才开了4000公里投诉编号:QT4347东风日产骊威变速箱异响引300余车主集体投诉/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大陈,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资料来源及整理:汽车投诉网)2010-07-274.4万
2010年上半年汽车投诉统计分析报告解读在繁荣的车市背后,汽车质量、服务问题依然严峻。汽车投诉网[QcTsw.Com]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接获投诉4080宗。日前,由汽车投诉网发起,联合中国证券报、中国汽车网、中国经济网等50多家媒体共同针对上半年的汽车投诉情况进行盘点分析,并由各合作媒体从中筛选出十个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详见十大典型案例),希望可以让大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为消费者的购车行为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报告显示,上半年汽车投诉网共收到投诉4080宗,其中117宗因资料不全或属恶意行为而被判定为无效投诉,实际投诉量为3963宗,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倍,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主流车型。点击进入2010年上半年汽车投诉统计专题2010年上半年汽车投诉主要特点:投诉增量惊人,同比去年增幅高达三倍去年上牌冠军山东成最主要投诉地区核心部件屡遭投诉三分之一投诉涉及发动机集体投诉渐成车主维权新方式自主品牌更重视车主投诉一、月度、地区投诉趋势分析上半年头两个月的投诉量并没有很大的增量,但在春节过后的三月份往下,投诉量有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每月300宗上升到每月接近1000宗。如此大的增量,一方面是1、2月份时临近春节,另一方面则由于3月份经过众多媒体和车主的传播,使得汽车投诉网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增量明显。山东作为去年的上牌冠军,其车市之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不过火爆的除了销量,还有投诉。上半年汽车投诉网受理的投诉中,山东以480宗高居地区投诉排行榜的榜首,占了总投诉量的12.11%,从这个数字上来看,显然山东地区车主的维权意识要更强一些。而江苏和广东则分别位列第二、三位。前十地区全部加起来的投诉量要占到总投诉量的将近七成。[PAGE]二、车型投诉分析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虽然比上次统计略有降低,但仍然维持在七成以上,而自主品牌的投诉份额就有所上升,比上次统计增加了三个百分点。而在进口车型中,欧美品牌的投诉量显然要远远高于日韩品牌。报告显示,上半年在汽车投诉网的2834宗合资品牌投诉中,囊括了目前所有在售的合资品牌车型,通过图表可以清晰发现,在合资品牌的车系投诉中,日系车被投诉最多,达到869宗,占汽车投诉网所有投诉量的21.93%,其次是美系车,达到786宗,占总投诉量的19.83%。而如果结合其销量成绩来看,德系车的投诉占比最低,美系车则因旗下部分车型的集体投诉而飙升,成为投诉占比最高的车系。报告显示,在投诉车型属性分析中,紧凑型车以50.14%成为上半年最主要的投诉点,而与上次统计有所不同的是,中级车的投诉量已经由13.94%降为目前的11.30%,而小型车的投诉量则由原来的17.98%升到目前的23.11%,说明投诉车型正在逐步向下走。报告显示,5-8万的价格区间投诉最多,占三分之一多,而这一价格区间正处于自主品牌A级车以及合资品牌小型车的价格范围,如v3菱悦、F3、炫丽、乐风、骏捷等,而这一部分车型又正是放量车型,使得其投诉量居高不下。另外8-12万这个价格区间的投诉量也达到28.72%,应该说符合其市场销量份额。报告显示,保修期内投诉仍然是投诉时的主要时间点,占58.49%,但受去年车市热销导致产能不足,最终通过加班加点来增量,势必会影响到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在购车一个月内产生的投诉也达到539宗,占了13.6%,磨合期内的投诉也有569宗,占14.36%。[PAGE]三、投诉问题情况分析报告显示,质量问题依然是诱发投诉的主因,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投诉达到87.33%,说明当前消费者对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依然不满意,他们关注产品质量要远高于服务质量。同时一些故障由于缺乏第三方鉴定,形成各有各有理的局面,也是导致质量问题投诉居高不下的原因。报告显示,在涉及质量的投诉问题中,与上次统计一样,依然是发动机、车身及电气、变速箱三大项成为最主要的投诉对象。而发动机因为今年投诉低速熄火、油耗过高、渗漏等问题的车主较多,跃升成为上半年质量投诉的第一位,占投诉总量三分之一。发动机主要反映问题包括:低速熄火、油耗过高、起动困难、异响、渗漏、怠速不稳、助力泵等;车身及电气主要反映问题包括:锈蚀、空调、导航仪、气囊、车漆、雨刮、灯光、组合仪表门窗等;变速箱主要反映问题包括:异响、渗油、跳档、换档困难、发热等;制动系统主要反映问题包括:拖滑、制动软、异响、跑偏、抖动等;转向系统主要反映问题包括:转向过重或过轻、方向盘抖动、转向跑偏、转向不能回正、异响、方向机漏油等;轮胎主要反映问题包括:鼓包、非正常磨损、暴裂等;前后桥及悬挂主要反映问题包括:车桥异响、传动轴异响、悬架异响、避振器漏油等;离合器主要反映问题包括:打滑、分离不彻底、发抖、异响、磨损异常等;报告显示,在涉及服务问题投诉的3039宗投诉里面,维修技术水平不过关、服务态度差是服务方面最主要的投诉点,分别占了943宗和848宗;而欺诈销售也有504宗,比上次统计略有下降。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服务投诉都是由于车主对4S店员工处理车辆故障的技术水平、解释沟通不满而引起的;还有部分服务方面的投诉则是由于车主认为零部件价格不合理以及零部件等待时间过长而引起;最后一部分就是车主认为4S店员工在销售或是维修过程对其存在欺诈行为而引发,这部分投诉更容易导致双方情绪对立,因而这一部分投诉往往也是最难以协调的棘手投诉。[PAGE]四、投诉诉求分析报告显示,44.87%的车主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维修,占所有投诉诉求之首;要求得到赔偿的车主占40.83%;维修和赔偿向来就是诉求的主要目的,不过在上半年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针对各大品牌的召回进行报道,也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五、投诉处理效率分析报告显示,26.09%的投诉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的积极处理并反馈结果,比上次统计时有所下降;而7-15天能够回复处理结果的也达到16.88%;一个月内回复的则有22.23%,这样的反馈结果还是能够体现出企业的重视程度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仍然有20.36%的投诉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企业的回复。六、投诉处理情况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汽车投诉网的投诉处理完成率为61.57%;同时企业已经反馈结果,正在接受车主满意度评分的投诉也有11.74%;累计加起来完成率超过75%。但目前仍有972宗上半年的投诉没有得到企业的反馈,体现了部分汽车企业对网络投诉重视度不足,以及内部处理流程效率的低下。[PAGE]七、投诉处理满意度分析报告显示,超过四成车主在投诉处理完成后并没有向汽车投诉网反馈自己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再加上还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投诉还处于企业处理状态,车主无法评分,所以上半年总共只有1338宗案例的车主对企业的处理意见发表了看法。从车主的反馈情况来看,有822宗案例的处理结果车主表示满意,126宗案例的处理结果车主表示认可,390宗案例的处理结果车主不认可。通过这样的数据也能看出汽车投诉网在协调车主纠纷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为了让大家在第一时间直观了解到各汽车厂家在处理投诉方面的服务好坏,汽车投诉网针对每一条投诉从企业反馈结果的效率、反馈结果的好坏,以及投诉人、网友对处理结果的看法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表示该企业投诉处理越好,是企业对售后服务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Qt分可以发现,上海大众等十家企业Qt分值最高,成为上半年度投诉处理较好企业,而哈飞汽车、东风日产等十家企业的QT分值最低,成为上半年度投诉处理较差企业。对于投诉的处理,有的企业非常重视,能够在收到投诉的第一时间安排当地4S店进行协调处理,并尽可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满足车主的诉求,然后把相关处理意见反馈给汽车投诉网,使投诉能够完满结案。但也有的企业对投诉并不是那么重视,对于车主的抱怨并没有及时去协调解决,而是一味的推卸责任,有时一个投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结不了案。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个企业对投诉的重视程度,汽车投诉网还根据各企业的投诉量自动核算出最高和最低解决率的企业。[PAGE]八、汽车投诉难点剖析针对大家目前事实存在的情况,汽车投诉网QcTsw.Com根据实际情况归纳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四)、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五)、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九、教你轻松搞掂汽车网络维权通过网络了解车况、交流使用心得是不少车主的每天必备功课,而通过网络进行维权同样也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习惯。而如何选择投诉平台、如何填写投诉资料,更能使自己的维权诉求得到更好、更快、更专业的处理呢?下面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一)、选择专业维权平台:选择专业的维权平台可以确保你的投诉可以得到相应的跟进处理,并能及时将进度反馈给投诉人,而如果选择的是一些非专业平台,没有人跟进的话,你就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投诉信息能够被厂家发现从而主动找上门来为你解决;而如果有专人跟进的话,一般情况下,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接到厂家(4S店)的电话,这样维权的成功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而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为车主服务的维权平台;(二)、详实填写投诉信息:按照投诉平台的要求如实、认真的填写相关投诉信息,才能确保你的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为详实的投诉信息不但可以让维权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你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详实的投诉内容同样有助于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整个事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能体现出你对维权的重视,而厂家也就更容易促成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也需要提醒车主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涉及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等信息不建议直接在投诉内容中显示,以免被人利用,而专业的维权平台都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三)、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要想问题得到网站的帮助、协调,就必须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车牌等),因为只有填写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投诉处理平台才会将投诉转给厂家进行处理协调,而如果是信息不全或是虚假的,我们汽车投诉网QcTsw.com将会当作恶意投诉转入无效投诉的类别,不会予以跟进协调;(四)、合理适当的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我们所能遵循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适当的诉求,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汽车投诉网不支持更不建议车主采取对厂商(4S店)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等手段进行维权,给予对方尊重,对方才会对你尊重,部分消费者就是因为在维权时不够理性,以为可以借助一些偏激的话语来引起厂家的重视,殊不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们同时也不建议车主走极端维权道路,我们信奉中国的商家都是以“和”为贵,万事“和”为先,彼此双方对立的情绪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五)、注意保留相关票据:平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比如说维修单据、车辆故障图片、发票、录音、视频等,在发表投诉时增加这些资料会让你的投诉更容易引起厂家的关注,使你成功维权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这些资料更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大家在去4S店作保养或是接受服务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收录一些图片资料,以备后用。报告由汽车投诉网[QcTsw.Com]、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江南时报、海南特区报、天府早报、海南日报、四川早报、全景网、凤凰网、网易、中国汽车网、南方网、21CN、汽车点评网、华商网、猫扑、中国经济网、大洋网、荆楚网、中安车网联合制作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投诉网/文)2010-07-144.4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