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家宴“与你·共新奇” 共话创变向上的力量家宴,相聚的最高礼遇。2月24日,以"与你•共新奇"为主题的2023奇瑞家宴·【新春交流会】在广州圆满结束,奇瑞汽车、星途汽车、捷途汽车及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携手,与媒体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奇瑞家宴·新春交流会科技赋能发展,2022年奇瑞创造历史新速度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高飞先生代表奇瑞,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关注奇瑞发展的媒体"家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与大家一起共同回顾2022年奇瑞取得的亮眼表现:回首征程,2022年是奇瑞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里程碑式的一年,面对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奇瑞逆势上扬,展现了强劲的发展韧性。2022年,奇瑞仅用10个月即突破百万销量,全年累计销量达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再度刷新"奇瑞速度";奇瑞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创新为第一动力,并发布"瑶光2025"战略,持续增强"技术奇瑞"的领先优势,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同时,在"大单品策略"下,夯实SUV+轿车双产品线,加速产品多元化布局。2022年过去了,这一年是奇瑞的高光之年,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高飞先生表示,"理工男"终于华丽转身。并努力地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明察人性与用户需求的全科生。在充满了挑战的2022年,奇瑞汽车逆势攀升,在各个方面都迎来了最好的自己。其中,"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销量首次迈过100万";"新能源年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年出口首次突破45万辆",出口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第一。而这份稳中有增的"答卷"得益于奇瑞多年来夯实体系实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和耐心。做强国际国内双循环,从而实现跨界融合,迭代创新,在变革突破中实现销量快速增长,引领品牌创变向上。面对充满转折与机遇的2023年,高飞先生表示,不仅要依靠这些年打下的扎实体系基础,而且未来将开启的混动车浪潮,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突破,迅速抢占新赛道的技术制高点,并不断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领先优势,在混动车战场上继续攻城拔寨、达到领军地位。"全科生"在2023年继续不忘初心,以蝶变创新的力量持续向上、突破向新、聚变向远。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高飞突破向新,四大品牌创变新生站在2023年的全新起点,奇瑞汽车将以创新应万变,擦亮"科技奇瑞"金字招牌,实现更大的目标和更大的转型。2023年,在技术方面,奇瑞将发布第三代超级电混和火星架构超级平台,以及第五代发动机技术,不断强化四大技术领域,夯实奇瑞科技领先印象。在产品方面,全新发布艾瑞泽82.0TGDI、瑞虎9和TJ-1三款重磅产品,夯实瑞虎、艾瑞泽、新潮三大产品系列,并实现车型全面电混。在营销方面,奇瑞将着手数字、新媒体、用户运营等多维度发力,构建"最理解"客户的需求、"最贴近"客户的营销、"最愉悦"客户的体验的三最营销体系。以"品牌进阶、技术革新"为基石,通过"产品出新、营销创新",营造理性+感性的"全科生"形象,迈入"技术奇瑞"向"科技奇瑞"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作为"奇瑞皇冠上的明珠",星途汽车将引领奇瑞集团加快变革,向上突破,为集团品牌整体向上打造"星途引擎"。2023年,星途将继续沿着技术高端、品牌高端、服务高端、人群高端、海外高端的路线踏实向上,实现2023年目标全面落地,全面践行星途高端化战略布局,实现所到之处皆为星途的美好愿景。2022年是奇瑞新能源持续坚持直面用户、深耕精品小车战略成效显著的一年,也是收获用户对产品认可的关键年。2023年奇瑞新能源将持续围绕用户需求,进一步升级拓展产品序列,以全新的产品、全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2022年捷途汽车前行依旧,追寻不止,完成了全年销量18万+辆,"旅行+"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用户提供诗和远方的向往。2023年,捷途将通过产品、新媒体、生态的多维带动,向年销30万辆目标进发,打造"旅行+"出行生态领导者品牌,进入自主品牌第一梯队。携手并进与你共新奇筑梦同行,岂止于伍。此次【新春交流会】是欢聚宴,更是奇瑞与媒体代表共创的团圆宴。除了精彩的文娱节目,华南地区媒体代表还细谈与奇瑞结缘的点点滴滴,分享对2022年奇瑞取得良好成绩的喜悦,积极表达对奇瑞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奇瑞家宴·新春交流会活动现场心与心的交流,构建起深厚的感情。这场不一样的家宴,让人品味出不一样的奇瑞"味道",也意味着未来奇瑞将以蝶变创新的力量持续创变向上、突破向新、聚变向远。2023年,奇瑞将继续与媒体同仁同行并进,以足够的技术沉淀、完善的产品规划、精准的决策魄力和战略眼光,引领行业发展,向全球汽车产业展示更加澎湃的中国力量和更加深邃的中国智慧。2023-02-2858441汽车投诉网
瑶光,暗淡星途下的遥不可及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纷纷打起价格战,集体选择以内卷的形式加速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同时,传统燃油车企也在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大众、“两田”以及BBA等合资品牌还能依靠自己的老牌底蕴和较广的用户群强撑,而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唯有激进的策略才能求得自保。2月21日,作为星途品牌2.0阶段首款战略车型,“智慧轻奢旗舰SUV”星途瑶光便肩负着助力星途冲击中高端市场的使命正式上市。15.28万元-20.28万元的售价区间比此前盲订预售价格区间低了2万元,同时结合星途瑶光全车较多的智能配置也不难看出,星途正在运用新势力们的产品策略攻占燃油市场:通过智能化堆料以及较低的定价形成远超同级别竞品的性价比。星途瑶光强调性价比的打法成效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星途此时此刻所面临的无疑是一个窘境。不再理想的赛道在过去的2022年,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则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为649.5万辆,较2021年同期增长96%;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27.6%,较2021年同期提升12.6个百分点。同时,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新能源乘用车在2023年的销量达到85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将提高至36%。在这一背景下,星途选择在今年开局推出瑶光进入竞争早已十分激烈的燃油车市场赛道将面临不小的压力。从细分市场来看,瑶光进入的是15万元-20万元B级SUV市场,这一市场不仅是合资SUV此前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是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内冲击高端重点发力的细分市场。目前,自主品牌在上攻中型SUV市场时,多数选择新能源汽车产品为主。2022年新能源中型SUV车型的销量达到了78.7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也正在逐渐成为中型SUV细分市场的新宠儿。从整个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中型SUV市场中新能源车型(纯电+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的占比还不足20%,而来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这一细分领域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30.6%,这也意味着在中型SUV领域中,燃油车型的占比已经不足7成。总体来看,星途瑶光目前切入的的赛道已不在理想。在燃油车型给新能源车型让道的如今,就算在这一市场叱咤风云多年的南北大众、丰田也都吞下了销量同比降幅10%以上的苦果。此时进入市场的瑶光毫无疑问无异于“49年入国军”。奇瑞先知而后觉,瑶光错失黄金期在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历程中,奇瑞从未停止过尝试。早在2009年,奇瑞为了实现品牌升级,就推出了高端品牌瑞麒,此后还曾斥巨资打造观致。不过,这两次冲击高端市场的尝试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奇瑞冲击高端市场的第三次尝试,星途成立于2018年。相比吉利和长城在高端市场布局的领克和魏牌品牌,奇瑞的布局晚了两年。除了在高端市场布局较晚外,星途的销量与领克、魏牌对比比也是相差甚远。后两者自旗下产品上市不久后便销量突破10万辆,星途则直到去年才实现累计销量超10万辆。自旗下产品于2019年开售以来,星途的市场表现一直欠佳。数据显示,在2019-2021年期间,星途的销量分别为1.43万辆、1.83万辆以及3.7万辆。在2022年,星途在多款车型的加持下,销量上升至5.11万辆。不过,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上险数据表明,星途2022全年上险量仅为24,015辆,同比下降了15.8%。即便以更为光鲜的“销量”数据作为参考坐标,星途和竞品之间的差距也是在逐步扩大,与领克等品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如领克2022年全年销量已超过18万辆。星途在中高端市场低迷的表现,与品牌和产品定位模糊密不可分。虽然星途定位高端品牌,但是未能在智能、性能以及豪华等方面给用户留下一个鲜明的标签。此外,长期深耕中低端市场的奇瑞难以为星途提供品牌背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产品方面,星途旗下的产品在动力等配置方面的技术与奇瑞、甚至捷途的产品几乎完全重叠。与后两者相比,星途除了价格更高、用料更好一些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星途旗下的产品在价格方面一直10万元-20万元售价区间,且与奇瑞和捷途没有拉开太大差距,导致呈现明显的内耗和并未真正进入高端市场。除上述原因外,星途品牌渠道建设缓慢也是影响销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星途官网数据,其在全国范围内共计仅拥有176家经销商。相比之下,领克在渠道建设方面早已突破300家,传统燃油车企一汽丰田更是铺设了超过750家门店组成的经销商网络。显然,星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22年7月,星途对外发布了“双网共修”服务网络计划,开通星途服务空白区域奇瑞网络的服务权限。虽然这一计划能够快速提升星途服务的网络覆盖率,但是也使得星途品牌与奇瑞品牌的关系更加模糊,导致星途品牌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的难度上升。此外,在新能源方面,星途的产品布局节奏则是异常缓慢。自2019年星途首款产品TX上市以来,共计推出6款产品,其中2020年之后除车型改款外,只推出了揽月、瑶光两款全新车型。不仅如此,截至目前星途旗下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仅有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反观长安、吉利等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和中高端新能源等细分市场早已采取了多样化的布局:用新能源产品填补现有产品线,或者成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高举高打。且市场已经证明,在向品牌高端化的又一次尝试中,新能源汽车路线对于自主品牌阵营而言成效显著。小结:面对2023年,星途制定了8万辆的销量目标。为了实现这一销量目标,星途在今年推出包括瑶光、三款现有车型的改款车型以及一款纯电动车型。不过,在瑶光的助力下,星途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仍是一个大大问号,同时市场留给星途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2023-02-2759902汽车投诉网

销量谷底!二线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为何在华艰难求生?末路之上是否会步讴歌后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崛起,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造车新势力,也让不少传统车企寻觅到了新的机遇,但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企业凭借着新能源市场的到来而崛起,也有不少企业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而黯然离场。我想,英菲尼迪绝对算得上其中的“悲情人物”。想要了解一家车企目前的状态,销量无疑是最直观的选择,2022年英菲尼迪全年销量仅有6175辆,其中最新款车型QX60的全年销量更是仅有500台。纵观英菲尼迪近一年的销量不难看出,如今的英菲尼迪正处于悬崖之上,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这份数据难免让人唏嘘,在唏嘘之余也不禁发问:曾经的二线豪华品牌为何沦落至此?通病泛滥未及时处理,日积月累致使口碑下降英菲尼迪销量成绩之所以会持续下降,除开市场出现改变以外,很大程度上算是自己“作”的。通过汽车投诉网可以发现,英菲尼迪车型有着不少质量通病被车主所投诉,其中以车辆离合器电机轴承破损问题为主。虽说英菲尼迪在去年10月左右发起过一次缺陷车型召回计划,其中便有针对QX60车型2014款至2022款所表现出的变速箱离合器电机轴承破损问题进行召回维修。可是从最终的反馈来看,单纯的召回显然无法平息车主的怨气。想来也是,早前厂家在收到车主的投诉后却并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及分析故障原因,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车主在遇到变速箱离合器电机轴承破损问题后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如今这份迟来的召回通知想要平息车主的怨气,显然不太可能。被蚕食的市场,翻身的机会愈发渺茫之所以销量持续下降,其实除开英菲尼迪自身的原因以外,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随着汽车市场全面向新能源靠拢,内部所涌现出的造车新势力凭借着先发优势占领了市场的主导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到自主高端品牌以及新势力品牌。这也直接导致如英菲尼迪等传统品牌的市场份额遭到蚕食。不仅如此,纵观与英菲尼迪同一阵营的沃尔沃、凯迪拉克以及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们,不说在汽车领域内混的风生水起,但也称得上有滋有味。可唯独英菲尼迪站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或许英菲尼迪自身品牌定位的模糊便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在沃尔沃标榜“安全”、凯迪拉克彰显“运动”、雷克萨斯以“纯进口”为标签之时,靠“颜值经济”的英菲尼迪似乎逐渐失去后续竞争力。并且在新能源转型这点上,英菲尼迪表现的似乎像一位“局外人”。在所有传统车企都在加速自身电气化转型时,英菲尼迪所售车型仍以燃油车为主。并且根据英菲尼迪官网显示,其当前在华所售的4款车型均为燃油车。汽车投诉网:留给英菲尼迪的时间,已然不多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进行着最新一轮的大洗牌,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都在加剧,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兴势力的力量以及话语权都在不断增强,并且联手脱颖而出的自主品牌争相瓜分传统豪华品牌蛋糕。留给英菲尼迪“翻盘”的时间,已然不多。2023-02-235837文杰

特斯拉再次上演现实“狂飙”?疑似失控造成一死一伤!安全隐患问题究竟何时能解?说起特斯拉,或许大家第一时间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一梯队”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可是大家知道吗,近几年来的特斯拉,却被“刹车失灵”、“行车失控”以及“无故加速”等代名词所侵蚀。特斯拉出现刹车失灵以及车辆失控等投诉问题并非是空穴来风,早在两年前的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车顶维权开始,似乎特斯拉就开始被逐渐拖入到舆论的漩涡当中。近年来特斯拉疑似刹车失灵的案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虽然其中绝大部分特斯拉都表示是车主本人的误操作导致,可其中真的与品控问题没有一丝关系吗?特斯拉再现物理“狂飙”,网上对此众说纷纭就在今年2月17日,浙江温州一辆特斯拉Model3疑似失控,与正常行驶的公交发生碰撞事故。根据网传视频以及图片了解到:事故车辆为一辆蓝色的特斯拉Model3,该车辆在城区道路中高速行驶,经过一段桥面时车辆由于速度过快有腾空的迹象,随后车头重重砸向地面,之后也并没有减速,继续快速行驶。接下来在画面中极力避免与对象驶来的电动车及轿车发生接触。最后在追尾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和一些路边停靠的车辆后刹停。不仅如此,在本次事故发生前一天,广东被爆出一特斯拉轿车突然加速撞到公交车。2月16日下午,广东东莞南城一路口,一辆特斯拉起步后径直撞向对面车道等、等待红灯的公交车。事发后,周围市民在救援时发现车窗和车门同样是锁死状态,最终合力破窗将特斯拉司机救下车。近期出现的多次特斯拉疑似失控的情况,不免让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安全性进行重新审视,对于此次浙江温州特斯拉失控一事,网上消费者对此可以说得上是众说纷纭,有部分消费者认为车辆之所以出现碰撞事故,有可能是因为特斯拉单踏板的操作模式导致车主误操作引起,也有部分消费者结合此前多次出现的特斯拉碰撞事故认为特斯拉在安全性上的确存在隐患。频发事故的特斯拉,或许正迎来进一步的崩坏对于特斯拉而言,频频发生的事故正在逐步击垮消费者对于特斯拉安全性的信心,先不论这多次出现的事故当中,是否有着特斯拉刹车品控问题的影子,单论特斯拉时候给出的回复以及建议,也足以让不少消费者寒心。面对一起起的事故问题,特斯拉对此的解释却是车主误操作导致,并且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也仅是希望加强“车主教育”,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就曾表示“后续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避免在使用环节当中的误操作,或者说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的问题。”只不过,对于一款定位在便民出行的汽车产品上,出现隐患后却要求使用人员去根据车辆情况做出改变的处理方式真的好吗?在事故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不能够直接去说这就是特斯拉的问题,但根据如此频发的事故报道,我们应该看清楚特斯拉事故后的安全隐患。汽车投诉网:重视事件背后的原因,还消费者一个交代对于此次事故,当前事故原因仍没有公之于众。但其中的原因无论是车主误操作还是车辆的确存在安全隐患,汽车投诉网认为特斯拉都应该给予最高重视,调查清楚事故背后隐藏的真相,还消费者一个交代。毕竟,谁又会花大价钱去购买一台有着潜在安全隐患的车型呢?2023-02-2261194文杰



JEEP指南者出现多处质量问题!部分维修后仍未能彻底解决?如今故障已成顽疾?随着广汽菲克的离开,旗下JEEP系列车型的售后问题成为了广大车主心中的那一块巨石,据小编了解,汽车投诉网自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后便收到了不少JEEP车主的投诉,其中一位JEEP指南者车型的车主表示自己所购买的车辆才使用了不到两年,车辆便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要求厂家解决却迟迟未能处理。为进一步了解车辆具体情况,小编随即与该车主取得联系。车辆购买后故障颇多,车主苦不堪言在与车主卢女士的沟通中小编了解到,卢女士曾在2021年12月3日购买了一台JEEP指南者车型,但根据卢女士的描述来看,显然卢女士对车辆并不满意。卢女士表示,自己所购买的JEEP指南者车型使用至今才一年出头,但是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并且一些故障知道如今也依旧没能解决。在小编进一步与卢女士沟通后得知,卢女士的车辆在购买后不久便发现驾驶位窗户装饰条弹出无法复原,并且车辆仪表盘时不时会出现故障警报,最为重要的是车辆仪表盘无法调节成夜晚模式,导致卢女士在夜晚驾车时仪表盘非常刺眼,影响行驶安全。除此之外,卢女士还透露出车辆转向柱也有着不小的问题,车辆在行驶速度超过80码的时候转向会变得异常沉重,并且这个问题此前也曾向4s店反馈过,可多次维修以及四轮定位下来却依旧无法解决。如今车辆多出故障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车辆天窗又出现无法关闭的故障导致雪上加霜,车主卢女士表示:希望厂家能够对此事给予重视,尽快解决车辆那些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但当前最迫切的就是希望厂家能够为车辆的转向问题进行检查并且维修更换原装转向轴,避免车辆再次出现安全隐患。厂家:当前已经与卢女士沟通完毕,正在做最后确认为进一步了解车辆具体解决方案,小编随后与JEEP厂家取得联系。在经过简单的交流后小编将卢女士当前所遇到的转向轴问题向厂家进行转述,通过厂家后台的查询得知,卢女士的确曾经向厂家反映过车辆转向轴故障,并且这个故障问题也已经有工作人员向其进行了解,具体的解决方案正在进行确认当中。随后小编将卢女士车辆最新出现的天窗故障以及饰板弹出无法复原的问题告知给厂家,厂家表示会再次与卢女士取得联系,了解车辆最新情况。而当前厂家也会尽快去确认好车辆最终的解决方案,尽快为卢女士车辆故障问题进行解决。汽车投诉网:质量问题频发应当引起厂家重视最后,小编将厂家的答复转述给卢女士,卢女士听后表示愿意等待厂家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但也希望厂家能够一并对车辆各种的质量问题进行解决。小编认为,如果车辆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有所欠缺呢?希望厂家能够重视车辆各种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聆听底层车主的使用反馈。2023-02-2060652文杰






2022年汽车投诉品牌类型分析,自主品牌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有待提升回顾2022年,对于国内的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各大主机厂遇到了诸多挑战,包含了新冠疫情、车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等,不少车企的负责人更是直言“压力山大”。好在,相关部门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例如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等等。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2702.1万和2686.4万台,延续了2021年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关于汽车消费的相关投诉,问题依然相当严峻。据汽车投诉网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总投诉量达到23692宗,同比去年下降12.3%,涵盖了售前和售后等投诉。其中,关于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投诉情况,呈现出哪些特点呢?自主品牌占据较高的投诉比重2022年,自主品牌的表现无疑相当亮眼,通过新能源以及智能化的积极转型,实现了车型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据乘联会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接近50%,超越了合资品牌,为近些年来的新高。但是,在汽车消费投诉中,自主品牌则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据汽车投诉网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投诉的总量为23692宗。其中,关于自主品牌的投诉就达到了22147宗。从比重看,为总投诉量的93%左右。而进口品牌的总计投诉为814宗,合资品牌则为731宗。从比重看,分别占据了总投诉量的0.034%和0.030%。从这几组数据来看,虽然自主品牌的市场接受度方面,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在车型质量、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方面,依然有不小的改善空间。新能源已成为投诉的高发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各大车企在去年的补贴截止之前,通过积极促进销售,12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完成64.0万台,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7.0%。2022年全年零售567.4万台,同比增长90.0%,渗透率达到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销售占比接近80%。依靠着主场优势、三电系统技术的积极研发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可以说,自主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相比较为成熟的合资品牌而言,高速发展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售前售后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导致了相关投诉的高企。从汽车投诉网就能看到,有不少关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集体投诉。其中,售前问题就包含了零跑经销商在销售T03车型时,无法按时进行交车。多位消费者表示,零跑的售后人员,没有在承诺的3个月内交车,不能给出确定的交付时间,期间一直推脱,消费者也无法正常退车。合创汽车在2022年,同样存在无法按期交车的问题。多位消费者在汽车投诉网发帖表示,在合创汽车的直营店支付定金后,工作人员承诺会在3个月内进行实车交付。但是,随着交车时间的临近,依然没有等到具体的提车时间信息。并且,定金也不能轻松退还。而在售后质量问题方面,投诉较多的类型就是续航能力严重下降。其中,比较突出的品牌就有北汽新能源。在汽车投诉网集体投诉页面能看到,不少车主反映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V、EU等系列的车辆,出现掉电严重的情况。一些消费者表示,购买的北汽新能源EU500车型,新车实际的续航能力能达到420公里左右。但是,在用车约两年后,实际的续航只有320公里公里。从电池损耗看,已经超过百分之20。不少车主表示,动力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全民舆车:毫无疑问,在2022年,自主品牌的高速发展,确实给了很多人惊喜。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接近了50%,新能源领域更是亮点满满。其中,定位较为高端的蔚来、理想和小鹏等品牌。在2022年,销量分别达到12.25万台、13.32万台和12万台。定位较为亲民的哪吒汽车,全年交付量则突破了15万台,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从汽车消费者的投诉来看,自主品牌在售前和售后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23-02-176049游俊男


